《天下十大行書》第二:顏真卿《祭侄文稿》
我是一人。天下十大行書這個排名找不到出處,但是有一個非常統一的排行榜。排行從高到低依次是:《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伯遠帖》 、《韭花帖》 、《蒙詔帖》 、《張翰思鱸帖》、《蜀素帖》 、《松風閣》 、《土母帖》 。
《天下十大行書》流傳度非常的廣,其中第一行書《蘭亭序》、第二行書《祭侄稿》、第三行書《寒食帖》這是公認的,但之後的排行我個人持保留意見。還是會根據這個順序,依次介紹。
《天下十大行書》第二: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祭侄文稿》,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全名《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文稿》,俗稱《祭侄帖》、《祭侄稿》。原作紙本,縱28.8厘米,橫75.5厘米,共234字(另有塗抹字30餘個)。
顏真卿(709年至785年),字清臣,琅琊(今山東臨沂)人,唐代著名書法家。封「魯郡公」,為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謚號文敏。顏真卿是歷史上著名的忠臣。
顏真卿《祭侄文稿》與蘇軾《寒食帖》都是情緒非常大的情況下所寫,天下第二與第三行書看上去並不美觀,但是能夠從這兩帖中看到顏真卿和蘇軾當時的心情。
放大看一下《祭侄文稿》,看到文字內容了解當時的情況,就能體會為什麼《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書。
上圖《祭侄文稿》上半部分。釋文: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口: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閑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
上圖《祭侄文稿》下半部分。釋文:歸止,爰開土門。土門即開,凶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
可以看到多次嗚呼哀哉,嗚呼哀哉!當時顏真卿是多麼悲憤,國讎家恨同時發生。
【一人有感】
歷史上很多書法家,都是非常正直的,更是有部分是忠勇之士。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六:宋蘇軾《黃州寒食帖》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東晉王氏《三希寶帖》
TAG:一人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