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的規律:300年更替,700年強盛
文史
01-08
古代歷史悠久,在中華大地上相繼存在著幾十個王朝更替,但是你會發現,像大一統的帝國的時間不會超過三百年,漢朝是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王朝,正是如此中國人被稱為漢人。其他的王朝雖然有大一統的時候,但是大多數都不超過300年。宋朝雖然是319年,但是南宋時期並不能算得上統一,因為北方地區還有金國和遼國。
有人說三百年是一個巧合,但是在多數王朝都有這個期限,所以可以稱得上是一種規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成為一種規律,王朝的壽命一旦達到300年,不是內亂就是受到外族的入侵。專家對此做了一定的總結:一、天氣原因,氣候可能是幾百年必然經歷一場大的災難,引起饑荒從而動亂;二、地主階級對土地貪婪的收為己有,經過幾百年普通農民無地可種;三、階級之間的矛盾累積已到了無法調和的程度;四、內外交困,國力削弱,受到侵略的機會增大。
我們羅列一下以下王朝的壽命,晉朝不到200年,155年;唐朝289年,兩宋加起來319年,元朝時間不到100年,98年。明朝國祚276年,清朝297年!因此300年就像一個期限一樣鎖住了每個王朝的壽命。
除了以上王朝外,還有超過三百年的王朝。周朝前後分西周和東周,歷經700多年;漢朝比一般王朝要長100年之久,分為西漢和東漢,700年左右一次興盛;從秦漢到隋唐,約700年,這是一次興盛;從隋唐到明清,大約700年,再一次興盛。無論怎樣變遷,古代封建王朝都沒有逃出這樣的規律。


※漢武帝遠征古希臘,殺其國王,令西方聞風喪膽
※讓外國人費解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吃肯德基?
TAG: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