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市場上散茶越來越少,背後的成因到底是什麼?

市場上散茶越來越少,背後的成因到底是什麼?

很多新朋友都喜歡網上買茶,買茶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問題,市面上大牌的散茶好像不多,來來去去就幾款,那是什麼原因大家都沒什麼動力做散茶呢?

大家都知道散茶轉化快,但是市場對散茶不追捧也是有原因的。散茶主要有幾方面導致他現在市場需求度不高:

一、散茶本身的原因

由於散茶不是用緊壓方式製作,缺少壓制這一步,所以散茶是散的!缺少蒸壓緊壓這些步驟就意味著:

1、這就意味著它的茶條與空氣接觸面積會大,而這一特性造就了散茶轉化快的優點,堆味異味散得快,但也導致了一個缺陷,那就是散茶容易散香,特別如果本身容器密閉性不行又處於通風地方,香味很快就消散。這在香氣欣賞上是一個天然缺點,也是後期價值較低一個原因。

2、由於缺少緊壓這一步,散茶容易受到外界水份、溫度、氧氣作用,整體來說就不如緊壓茶適合微生物發酵作用,導致散茶放久了,內質也會消散不少,茶湯會較寡淡,而且滋味也不如緊壓茶豐富,就剩個甜!

所以綜上所述散茶在後期陳放收藏價值低於緊壓茶,這是他天生缺陷!

二、運輸原因

普洱產於雲南,飲用人群最多的卻不是雲南,是廣東等地,這就需要考慮長途運輸問題,這問題在今天物流運輸發達還好。在以前就是個大問題,假設一袋散茶運過來100斤,以以前的編織袋計算,起碼碎掉10斤(這不是誇張,散茶運輸碎茶率如果袋裝的是非常高),如果熟茶還好,生茶如果客人挑條索的那就麻煩。而緊壓茶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三、倉儲存放

散茶佔用面積大,對於寸土寸金的都市商鋪來說很佔地方,同是100kg的茶,緊壓茶可以碼放,散茶一旦碼多幾層,老闆都哭給你看!所以它的倉儲成本較緊壓茶高。

四、市場接受度

人們對散茶接受度不如想像的高,攜帶不方便,一帶就帶一大包,你10g、20g緊壓茶才多少面積,散茶又得佔多少面積。而且人們不接受散茶還不止這個原因,由於散茶存放問題,很多人會以為散茶會比緊壓茶臟。

五、廠商生產慾望不高

1、散茶賣不起價,加上附加值成本又高,銷售乏力。很多人會以為散茶比較便宜,要扭轉這一觀念,廠家只能用高檔的包裝,還用傳統的包裝的就出現價格賣不高(牛皮紙袋)。近年來罐子等物料價格飛漲,加上設計費用,成本甚至會比緊壓茶還高(同等克數下)。而散茶這麼貴,消費者為此買單的不多。廠家還不如生產常規品種。

2、散茶附加品牌價值不高,去掉包裝散茶都差不多。在日益追求品牌價值的今天,散茶推出量就更少了。

六、文化背景與觀賞性

普洱緊壓茶多為「方」、「圓」兩種形制(沱茶亦圓、茶柱亦圓)它巧妙的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能夠同時具備「天圓地方」的物品,往往是寓意吉祥順利的,身為「茶文化」的一員大將,「天圓地方」的普洱緊壓茶,也是承載著中華人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與其他散茶相比也更具有藝術性,也能更直接讓他人觀賞。

相較之下,散茶在外形上則沒有什麼特色,不過這樣更顯得隨意,安靜,自然樸實。散茶茶條完整而少斷碎,能夠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質。

雖說從長期陳化價值來說散茶不如緊壓茶,但是散茶因為直接就是成品,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山頭的特點,且取用方便,非常適合日常飲用。且散茶沒有蒸壓,不需再經過穩定期,在適當的存放條件下,存放散茶在短期到中期往往會陳化得跟為迅速,所以往往3年的茶就可以品飲呢!

所以其實不論散茶還是緊壓茶,都是有其優劣的,最終想要買哪種形式,還是取決於個人的需求。若是買來存著慢慢喝,自然是緊壓茶比較好,而如果是買來作為一些短期消耗的日常品飲,自然是散茶更好一些。孰優孰劣,根據需求選擇即可,沒有絕對的好壞。(本文系說茶網綜合整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陳化十年的月光白,加一個動作,竟比平時好喝3倍
同一餅茶,為何2010年的比2011的高出3倍多?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