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病毒學家顧方舟逝世,用小糖丸打敗小兒麻痹,拯救幾十萬孩子

病毒學家顧方舟逝世,用小糖丸打敗小兒麻痹,拯救幾十萬孩子

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在小時候打完預防針後,醫生都會給我們吃一粒小糖丸。當時小編年幼無知,以為那是醫生對小孩打針的獎勵。隨著年齡的增長,小編才知道那是用來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疫苗。而那位拯救了中國幾十萬兒童的人,就是病毒學家顧方舟。在2019年1月2日,顧方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顧方舟於1926年出生在浙江寧波,在他5歲時父親因感染黑熱病去世。她母親在32歲成為助產士,含辛茹苦拉扯他們兄弟姐妹長大。而顧方舟走上醫學之路也是受母親的影響。1944年,顧方舟考取北京大學醫學院,1950年畢業。1951年顧方舟前往蘇聯留學,學成歸來後,他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擔任了脊髓灰質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一職。

1955年,中國江蘇南通全市突然大面積爆發了脊髓灰質炎,即小兒麻痹症。當時有1680人癱瘓,466人死亡,且患病者以兒童為主。很快,脊髓灰質炎在青島、上海、濟寧、南寧等地開始蔓延,進而引發了全國的恐慌。在這危急關頭,顧方舟不顧個人安危,從北京、上海、天津、青島等十二處患者的糞便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並成功定型。最後還發表了《上海市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分離與定型》。這是我國首次使用猴腎組織培養技術分離出病毒,並用病原學和血清學的方法證明了I型為主的脊灰流行。

1959年,顧方舟一行去蘇聯考察學習脊灰疫苗,「死疫苗」和「活疫苗」兩派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當時「死疫苗」由美國研發,只需注射三次,便可消除隱患。但缺點是成本高,造價昂貴。而「活疫苗」由美蘇聯合研製,成本低廉,但副作用不詳,沒人敢輕易嘗試。蘇聯在中國使用何種疫苗上沒有給出明確意見,顧方舟根據我國國情,決定使用活疫苗。

為了研製活疫苗,顧方舟和同事們親自到雲南參與猿猴實驗站的建設。當時他制定的研究計劃分兩個步驟:一、動物實驗。二、臨床實驗。在動物身上取得良好效果後,顧方舟和同事們冒著癱瘓的風險,拿自己的身體來試藥。發現自己使用安然無恙後,顧方舟又開始有了別的憂慮。因為成人抵抗病毒的能力本就高於兒童,如果不拿兒童實驗一下,效果始終不放心。為了試藥,顧方舟承擔著喪子的風險,瞞著妻子給自己剛滿月的兒子注射了疫苗。

當妻子得知真相後,雖然很憤怒,但卻沒有過多的責怪顧方舟,而是寬慰他兒子一定會沒事的。同事看顧方舟的兒子並沒有什麼異常,也給自己的孩子注射了疫苗。中國抗脊灰疫苗就此問世,我國的脊灰發病率也從1949年的十萬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萬分之0.046,幾十萬中國兒童免於傷殘。

由於當時的疫苗是液體狀態,不僅不方便推廣,而且兒童也不願意服用。因此,顧方舟又與同事們將疫苗研製成了「糖丸」的形態。這樣不僅保存期延長,而且也容易向農村地區推廣。在此,讓我們再一次感謝顧方舟先生為兒童所作出的貢獻。顧先生,一路走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朱棣出兵「安南」不到一年就勝利,為何在二十多年後卻撤兵?
林沖、岳飛和盧俊義居然是同一位師父,這位高人是誰?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