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環保部門應增強服務意識和本領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環保部門應增強服務意識和本領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傑日前撰文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需要主動創新抓落實的方式,形成一套相對成熟、行之有效、各方認可的策略方法。環保部門應增強服務意識和本領。

最近一段時間,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一些地方對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識有所弱化。社會上對於環境保護、環保督查的各種各樣的議論也多了起來。

李干傑表示,應充分認清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的重大進展。他說,2018年,生態環境部門與各地各部門一道,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展開。分兩批對河北等20省(區)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推動解決7萬多件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開展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向地方交辦涉氣環境問題2萬餘個。

與此同時,推進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圓滿完成1577個水源地6242個問題整改。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行為,掛牌督辦的1308個突出問題1297個完成整改。推進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達標排放,存在問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全部完成整改。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15項重點舉措,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環評審批。劃定15個省份生態保護紅線。累計完成20多個行業3.1萬多家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

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PM2.5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1.8%、10.2%、10.8%。其中,北京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12.1%。全國地表水優良(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繼續上升,劣Ⅴ類斷面比例繼續下降,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李干傑說:「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持的策略方法」。要穩中求進。既打攻堅戰,又打持久戰;既儘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既有堅定的決心和信心,又有歷史的耐心和恆心。主動作為、循序漸進,把該抓的事情抓徹底,把該做的工作做到位,同時要久久為功、持續用力,堅決杜絕「層層加碼」「級級提速」。

同時也要統籌兼顧。既追求生態環境效益,又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力求每項工作都能實現「三個有利於」,即有利於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有利於推動結構優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於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對於在加強環保執法監管的同時,如何為企業更好地服務問題,李干傑表示,既發揮好行政、法治手段的約束作用,又發揮好市場、技術手段的支撐保障作用,特別要依法行政、依法推進,規範自由裁量權,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對企業既嚴格執法,又熱情服務。

他認為,環保部門要「既抓宏觀頂層設計,強化法律標準、政策規劃制定和綜合協調,又抓微觀推動落實。既抓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動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又抓強化監督,派出幫扶工作組,幫助地方和企業解決問題。」

李干傑說,2019年環保部門要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誌性戰役,同時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打造高質量發展「雄安樣板」,推動海南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強西部大開發、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全國「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編製和落地。

李干傑說,2019年將啟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但同時,環保部門也應「增強服務意識和本領」,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監督中,積極主動服務,對企業環評、治理技術、提標改造進行幫扶指導,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堅決反對「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以生態環境為借口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堅決遏制假借生態環境等名義開展違法違規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帶量採購量價雙降隱憂
江淮2018年銷量下滑近一成,今年欲借力大眾逆襲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