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首戰告捷,這樣的大寶天天見—足球賽中的科學
1月7日,亞洲杯小組賽首輪,中國隊首戰吉爾吉斯斯坦(2:1)告捷。在於大寶打進關鍵球後,解說更是興奮的提到:這樣的大寶我們希望天天見,這不#于大寶 大寶天天見#的話題很快進入了微博熱搜榜。足球比賽充滿了激情與熱血,更有球迷們的瘋狂與吶喊。綠茵場上憑藉球員的一停、一轉、一傳之間,對方的防線土崩瓦解,足球在他們的腳下充滿魔力。雖然神奇,不過藉助科學知識,我們便能秒懂那些神奇進球背後的原理。
神奇的香蕉球
經典回放:1997年,法國四國足球邀請賽中,在巴西隊對陣東道主法國隊時,巴西球員羅伯特?卡洛斯在距球門35米遠的地方起腳射門,足球在空中划了一追詭異的弧度,最終反彈入網。
原理介紹:這是一記技驚四座的香蕉球。也被視為羅伯特?卡洛斯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代表作之一。在水平方向上,足球不是筆直飛進球門的,而是划了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弧度,使人很難判斷它的軌跡和落點。射出的足球之所以這樣奇怪,與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運動狀態有關,如果細緻觀察的話就會發現, 在這個過程中,足球是高速自轉的。
這裡涉及的是流體力學的知識。我們身體周圍充滿了空氣,當足球在空中自轉的時候,就會攪動周圍的空氣,形成一流體漩渦。由於自轉,足球前進時的兩側或者上下的受力情況是不一祥的。假如足球向前飛,並且從右向左自轉,此時左邊一側的轉動方向與足球前進方向一致, 而右邊一側向後轉動。這時候,左右兩邊相對空氣的速度就不同了,左邊快,右邊慢,而根據伯努利原理,運動快的這邊壓強小,所以足球會被推向左邊,最終在飛行時划出一個越來越向左偏轉且偏轉幅度越來越大的弧線——這就構成了香蕉球的後半段路線。
而要製造出向左旋轉的球,在踢球時,就不能一腳整個踢在足球上,而是要踢足球的左側,通過摩擦使它旋轉起來,向右前方飛出——這便形成了香蕉球的前半段路線。
於是,一個先向右飛出,然後在後半段急速左轉的香蕉球就出現了。怎麼樣,神奇吧?
怪異的電梯球
經典回放:2012年歐洲杯上,義大利隊與克羅埃西亞隊交鋒的上半場中,義大利隊的皮爾洛在22米外踢出自由球,足球飛過了「人牆」, 然後突然急速下墜,準確飛進球門左下的死角,讓守門員猝不及防。
原理介紹:這種很快地呈斜線往上飛,又以更大的陡度急墜,好像電梯急上急下的球,被稱為電梯球。電梯球背後的原理主要是馬格努斯效應。 球員的腳幾乎全部都作用在往前的動能上,足球凌空瞬間獲得高速,因此一開始急速直線前行。然而,足球是一個球體,在空中旋轉前進時,會和周圍氣流形成流線型接觸,造成紊流或湍流,就是旋轉的氣流,使足球忽左忽右或忽上忽下,最後以更大的陡度急墜,好像電梯一樣急上急下。速度越快,晃動頻率越高。
電梯球的原理和香蕉球不同,它幾乎不旋轉。而它的背後,則是彈道學原理——物體在極高速時會飛出一個不對稱的拋物線,這需要一點數學計算,然後再繪製出彈道曲線。炮兵們對此都很熟悉,但對我們而言有點難。不過,同學們可以比較一下不同初始速度形成的軌跡曲線。
要踢出電梯球,初始速度必須快,一般要接近150km/h,而且不能有旋轉,足球在末段才會急速下沉,這要求球員能夠在短時間爆發出力量,對球員的體能、體力是極大的挑戰。一但踢出來,電梯球與香蕉球一樣,極具美感,同時也威力巨大。
參考文章:科學大眾


※遙控器是怎麼實現遙控的?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的科技創新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