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秦始皇給中國取名叫「中華」,這個「中華」到底有什麼含義?

秦始皇給中國取名叫「中華」,這個「中華」到底有什麼含義?

秦始皇給中國取名叫「中華」,這個「中華」到底有什麼含義?

中國自成立以來就被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二字,在古時候就存在,秦始皇是第一位將「中華」用於對國家的稱呼的,那麼「中華」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早在周朝人們就自稱國家為中華,中華由「中」和「華」組成,其意義也是如此。「「中」字,從地理方面來說,意味著世界的中間。古時候,人們的天下觀為:天圓地方,再加上天朝周圍為四大蠻夷之族,人們更認定自己在世界的中心,這就有了「中」的說法。從思想方面解釋,中庸之道一直以來都被大家

而「華」字則有多種釋義。第一種:「華」取自人們祖先的名字。一直以來大家都自稱為炎黃子孫。而炎黃均為少典的孩子,少典為女媧和伏羲的兒子。女媧和伏羲均為華胥氏的孩子。所以華胥氏被稱為「人祖」,人類最原始最根本的祖先,「中華」的華就取自此名。

第二種,「華」這一字還用來區別中原人與外族人,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的服飾是非常華麗的,而外族人並非如此,所以為了區別外族人,通常以「華」字啦區別,中華即最中心的國家,最華麗的民族。

第三種,「華」字早在春秋之前與「夏」字意思是一樣的,而夏朝又是我國歷史上首位朝代,所以當有其他國家分割出去或者獨立存在時,這些國家被稱為「夏」,在春秋時期描述眾多國家時用「諸夏」二字。而華與夏同意,在稱呼世界版圖時,我們稱為「華夏」。而後秦統一六國,所有的的國家歸秦所管,權利中央制,而此時「華夏」意味著中原諸侯,故當時的秦國就稱為「中華」。

「中華」二字能夠沿用至今,是因為這兩個字具有包容性。古往今來,我國在穩固發展的情況下,容納了各種民族與文化。梁啟超先生提出的「中華民族」更是讓漢族與其他民資變得沒有界限,這時候的「中華」是一個更大,更全面的國家,並不是代表著專政,以及某個限定的人群。

如今但凡提到中華二字就知道指的是中國,此外,華僑和華裔都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中國人,華僑證明的是從法律意義上說明他們是中國人,而華裔則是證明血統上,他們屬於中國人。關於「中華」二字,您有其他的看法嗎?歡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感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了冷知識 的精彩文章:

古代夫妻晚上睡覺,為何讓丫鬟守在床邊?不會感到「不方便」嗎?
日本「美女機器人」問世,外貌逼真,內部精緻大膽!價格卻很感人

TAG:知了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