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分封諸侯,為何引來田榮彭越的不滿?最終公然叛變

項羽分封諸侯,為何引來田榮彭越的不滿?最終公然叛變

秦朝末年,項羽、劉邦紛紛起義,並先後入關滅了秦朝。隨後不久,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並分封了十八路諸侯,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天下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每個諸侯王都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但項羽沒有想到,他的這一做法不僅沒能穩住政權,反而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最終導致在楚漢戰爭中慘敗。

項羽之所以失敗,因為在分封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弊端。他嘴上說著要按照軍功分配地盤,但卻將是否入關作為重要的衡量標準;其次,在分封過程中一意孤行,很多人都曾給他提出一些建議,但他卻絲毫沒有理會,這也引起很多諸侯的不滿;除此之外,雖然在分封前就已經制定出一套方案,實際上,他卻並沒有嚴格按照方案實施,而是自己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別人有不同意見也沒辦法。

總體說來,在分封諸侯的問題上,項羽在這三個人身上犯的錯誤最為嚴重。

首先就是失封了田榮。田儋、田榮一直都是反秦中的重要力量,田儋死後,田榮就成為齊地最高統帥。田榮是一個獨立性很強的人,項梁起義時曾受到秦軍圍堵,於是向田榮請求救援,田榮提出一個條件,要項梁殺掉與自己政敵的田假。項梁為人正直,從來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所以就沒同意,田榮被拒絕之後,果然沒有發出一兵一卒。

後來田榮也沒有隨軍入關,所以項羽在分封時認為他對反秦沒有貢獻,便拒絕分封。項羽以個人恩怨來對待有功之臣,實在是犯了一個大錯,這也導致田榮在後來公然反叛項羽。田榮不僅自己叛變,還順便帶走了陳餘和彭越,這對項羽來說是個致命打擊,正是因為他率軍到齊地剿匪,才給了劉邦韜光養晦的機會。

其次就是失封彭越。之所以彭越願意跟著田榮一起叛變,他也有自己的原因。彭越在楚漢戰爭時期是出了名的游擊司令,但項羽和他並沒有太多接觸,再加上彭越沒有大的軍功,所以自然也被排除在分封諸侯王之外。而就是這樣一個不被項羽放在眼裡的人,在投奔劉邦之後,便一直在項羽後方活動,頻頻侵擾項軍糧草,導致項軍時常面臨糧草不足的問題。

除此之外,陳餘也是一位傑出將領,他曾參與了陳勝吳廣起義,在他的協助下,趙地很快發展壯大。陳餘在巨鹿之戰中貢獻很大,是城外盟軍主要力量之一,而他之所以沒被分封,因為當時正與結拜兄弟張耳反目成仇,一氣之下憤然出走。雖然陳餘勞苦功高,但只因沒有隨軍入關,所以也不在分封之列,而張耳卻被分封,這讓陳餘很難接受,所以也選擇背叛項羽。

項羽的一意孤行導致他失去了多位大將的支持,這些人大多投奔了劉邦,並協助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由此可見,項羽的失敗和他的性格也有很大關係,他不按軍功分封導致手下將領產生異心,而劉邦唯才是用,最終奪取了江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都說魯迅罵人不帶髒字,曾留下了幾句名言,你知道多少
男子傾其所有買了塊「紅燒肉」,前來鑒寶,鑒定者看後勸其上交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