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韓國K-9號稱「亞洲第一炮」,裝填炮彈竟然是這樣的繁瑣

韓國K-9號稱「亞洲第一炮」,裝填炮彈竟然是這樣的繁瑣

在近些年的國際防務市場自行火炮領域,韓國推出的K-9『雷霆』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可是說是大有斬獲。從2000年前後韓國陸軍首次批裝以來了,迄今為止已打入了6個國家的軍中,其中4個是歐洲的芬蘭、愛沙尼亞、挪威和波蘭,另2個是橫跨亞歐的土耳其和亞洲的印度,還有一些亞歐國家正在考察或對K-9產生濃厚興趣。韓國正兒八經算不上老牌防務輸出國的,但為什麼自吹「亞洲第一炮」的K-9能混的如此風生水起呢?

究其原因有這麼幾點,1是韓國榜上了美歐,能得到美歐火炮前沿技術和零部件支持,甚至是美歐著名軍火巨頭直接參与;2是營銷,我們知道韓國營銷套路有深吧,韓國還借著美歐的牌子最終將裝滿了美歐子系統的K-9打入了北約體系,成為了最挑剔北歐國家芬蘭和挪威的炮兵新「寵」。其實說穿了,也沒有什麼好羨慕的。關於K-9的介紹網上挺多的,這次筆者要說的,是它的半自動裝彈機構。

與絕大多數現代先進自行榴彈炮一樣,K-9也是裝有自動化的炮兵自動化終端,當接到指令進入陣地後,炮兵自動化終端能夠根據設置或接受收的射擊諸元自動調炮,然後在裝填手的控制下半自動裝彈機構開始工作。

半自動裝彈機構設置在炮閂後面,尾部自動上揚至炮塔尾部彈丸存放位置,裝填手採用手動方式將彈丸拉動滑致半自動裝彈機構的抱彈器中。

在裝填手單手拉動下,彈丸滑入抱彈器中。

當彈丸完全進入半自動裝彈機構的抱彈器之後,裝填手還要手動將抱箍翻轉抱緊彈丸,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抱彈器要轉換角度將彈丸頭部揚起,不抱緊的話就從尾部滑脫了。

然後抱彈器將彈丸翻給半自動裝填機構後再揚起對準炮閂,自動推入炮膛。

當彈丸被自動推入炮膛後還沒完事,還需要裝填手來手動將發射藥包填入炮膛,然後再閉合炮閂,才能發射。筆者計算了一下時間,前面半自動裝填彈丸入膛至少需要13秒,再加上裝入發射藥包和閉合炮閂,估計裝填流程耗時約20秒才能發射首發炮彈,並不覺得怎麼先進啊,而且這套半自動裝填機構很繁瑣,潛在很多不利因素,隨便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開炮。

圖為韓國炮兵K-9自行榴彈炮集火發射畫面

從芬蘭炮兵公布的K-9艙內照片來看,空間還挺大的,炮手可以在炮塔內自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軍方精銳部隊向伊德利卜省集結 關鍵反恐大戰將啟
俄駐敘軍事基地衛星新照 戰機總數銳減 這場反恐戰勝利在望

TAG:新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