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是Hi-Fi音樂播放的一個全新形態」 Sony DMP-Z1音樂播放器

「這是Hi-Fi音樂播放的一個全新形態」 Sony DMP-Z1音樂播放器

2018年8月,Sony高調在香港舉行一系列音頻新品發布會,並且邀請了大中華以及亞太等地區的代理商以及媒體參加,如此盛大的發布會也預示著Sony將會在Hi-Res音頻播放領域繼續深耕,推出讓整個音響市場印象深刻的重磅產品。事實上Sony並沒有讓我們失望,除了多款頭戴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新品相繼發布,2018年的重磅Hi-Res播放器DMP-Z1也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這款被坊間稱為「索六萬」的頂級音頻播放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當時公布的定價達到了61888多港幣,即使在國內公布的售價也達到了人民幣55000元,完全是一款定位Hi-End音響系統的播放產品。3個多月之後,「影音新生活」終於拿到了這款產品的樣板機進行試聽。

2018年在音響屆最轟動的產品,非Sony的DMP-Z1莫屬,光從定價上來說,很難想像出它的競爭對手到底是誰,而且以工業設計和功能應用,DMP-Z1絕對是近年音響屆難得一見的Hi-End產品。DMP-Z1從體積來看的確算不上是一款便攜產品,但因為支持電池供電又的確不受區域空間限制所使用,所以還是歸在便攜之列。

重要特點

DSD母帶重置,重新讓你認識唱片

十段EQ,滿足個人口味的需要

DESS HX升頻格式到32bit192Khz

可調整黑膠音效

1000mw/32歐姆滿足不同的耳機或者IEM的推力要求

黑科技藍牙支持使藍牙不用壓縮

Alps旗艦電位器、音頻級電容、H型機內布局、精製金屬鋁板等極致用料及工藝

其實很早之前Sony的工程師就說過這並非為了便攜而設計的產品,但我不認為你可以在大街上能夠看到有人隨身使用,我想用家中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那些需要出差又四海為家的人吧(例如筆者這種要到處跑的媒體人)。

從這個型號的命名上看,當屬sony產品的旗艦之列,因為索尼對產品的定位是AAA-XX,AAA意思產品類別,DMP就是隨身播放器,XX是級別,通常用字母加數字表示,Z是最高等級,數字最高是9。所以DMP-Z1是終極旗艦還是暫時旗艦,還不得而知。

不計其成本打造,旗艦的定義

有的品牌旗艦產品的壽命長則十年八年,短則兩三年便又推出所謂旗艦產品,說實話極致哪有那麼容易就被超越呢。筆者在兩聲道產品接觸的Sony NR旗艦功放產品,就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新產品取替之,其品質至今超前。其次旗艦產品是不計其成本而打造的,而且售價高昂,但廠家在旗艦產品上很大可能虧本,因為做出來是用來彰顯品牌實力,而不是擁有很高的銷量。

讓人印象深刻的定價

DMP-Z1的外觀上有一個耀眼的金色的電位器,這個電位器可是來頭不小,來自Alps旗艦之作,筆者看起來型號應該是RK50,往往應用在一些Hi-End兩聲道產品上面,單電位器零售價也要數千元人民幣。而內部採用的是poscap和高聚合物電容。在線路上採用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完全分離的做法,並且採用異點接地的方法隔絕高頻低噪。

背面擁有充電介面,以及一個USB Type-C介面,音樂數據導入和USB DAC都將通過這個USB介面實現

雙儲存卡的設計也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

設計特點:

USB TYPE-C連接

鏡面拋光式鋁製頂板

3.1英寸觸摸式液晶屏

雙Micro SD卡插槽

物理播放控制鍵

鍍金鋁製音量旋鈕

256G機身內容

NFC觸摸區域

鋁製H型底座

「靜音」和「充電」狀態指示燈

做工上採用鋁製底座和H型內部架構,徹底把放大部分分離開來,其次是提供一個強度足夠的內部支撐架構杜絕諧振對線路板的影響,親臨拆分的索六萬面前,才能感受那種工藝精湛的震撼!供電採用五節電池供電,而且數字部分,模擬部分完全是分開隔離的供電。內部接線上所採用的是著名線材廠家提供的接線。

欣賞高品質音樂,需要高品質硬體支持

規格不廢話,基本世界上有的全部支持,DSD硬解碼用的是兩片AKM4497旗艦晶元。最值得說的是DSD母帶重製功能,用64倍CD採樣率重新把信號升頻到DSD的格式,也可以粗暴地理解為PCM轉DSD,多年前我極反對這個功能,因為缺乏好的數字濾波線路和晶振控制抖動,基本DSD信號出來就是一堆爛玩意,現在技術進步了,OSRD過採樣率倍增器的運用令高頻雜訊大大降低,並有足夠好的晶振保駕護航。

筆者用上這個功能後基本沒有停過,尤其是很多50-60年代的老錄音,聽RCA魯賓斯坦的老錄音最明顯,打開母帶重製,聲音細節動態全都出來了,連錄音時候的原始母帶噪音都給聽出來了,不打開聲音稍穩點,除此之外包括什麼聲場、動態、細節、密度沒有任何比得上打開。

以前DSD難聽是因為超高頻量化噪音,現在你可以通過DAC濾波選擇濾波曲線的平緩與急去處理這個噪音,這個看大家的聽音習慣與選擇了,如果選擇快速的話聲音聽起來比較HIFI一點,低色散短延遲的話比較模糊暖一點,從結像上很容易聽出來分別。

當然你可以選擇都不處理,包括DSD母帶重置也不處理,打開Direct,但我們不推薦。關閉Direct直通之後還有十段的EQ可以調節;還有DSEE HX(升頻到32bit/192Khz)針對MP3特別有效;動態音量均衡器,有時候會出現第一首歌聲音很小,第二首歌聲音很大,老是要扭音量調整,這個就是調整你的文件電平到同一個位置;最後一個功能就比較有意思了,黑膠唱片處理器,就是讓你的系統聲音聽起來有股黑膠的味道。

模擬部分也不簡單,採用TPA6120A2運放去作為放大,推力十分值得留意,32歐姆有1000mw的輸出,在隨身應該無出其右了,台式來講也不弱,推個啥IEM都不在話下,今天聽直接上大耳。

聆聽體驗:「感覺全都有了!」

搭配試聽的是同時誕生的Sony大耳MDR-Z1R,具體下次介紹,現在說聽感。聽感建立在打開DSD母帶重置功能之後,濾波模式不構成大影響,EQ沒有動,黑膠模式沒開。

我用方大同的《Timeless》唱片16bit/44.1kHz 的PCM檔案進行測試,升頻PCM時,音場形貌不會改變,但會讓音像形體感更浮凸,更立體,音場深度與層次更好,躍動感提升,質地似乎也更細緻了,整體音色也維持原樣,基本上我覺得升頻PCM帶來的都是正向改變,倍數越高,立體感越好。升頻轉換DSD的改變更大,像是在聆聽另一個錄音,例如音場變得較窄而更深遠,音色變得較潤澤、圓滑。

再來聽一段電音《Fade》,低頻量沒有想像中多,屬於日本式低頻的代表,下潛深、速度快、乾淨、有線條,在電量充足的時候低頻量感會多很多。聲場牛得一筆,什麼飛出耳機的聲場定位啊,在頭頂也有聲音啊,這些感覺全都有了,而且聽交響樂聲像的分離度很高。

聽林憶蓮的《愛蓮說》專輯時,DMP-Z1的聲底頗為通透、乾淨,音色中性無染,能不帶偏頗地還原出錄音原本的色彩與質地,具有健康而明朗的本色,表現不俗。不僅如此,NT-505高、低兩端的延伸也十分出色,高頻清麗高雅,細節豐富而不帶壓力,低頻則具有良好的輪廓與清晰線條,讓整體的聲音顯得自然愉悅,聽起來十分輕鬆。

聽張國榮《為你鍾情》感覺人聲很毒啊,通透之餘有一種溫潤的感覺,中頻一點都不像低頻,很討好耳朵,如果你喜歡老歌的話可以關掉DSD重置,再把濾波模式調到慢速,把輸出增益調低,那種濃郁的感覺會讓你懷疑是不是在聽日本的系統,真的可謂是魚與熊掌兼得的系統了。

再來試試藍牙連接,聽了幾張MJ的專輯,其素質是毋庸置疑的,一首《Love Never Felt So Good》關於音效的震撼感是在很多台式才能感受到的,我也沒有感覺說什麼中頻薄,整體找不出什麼缺點。

結語:

不能說DMP-Z1就是眾多Hi-Res播放器裡面神一樣的存在,但是如果現在各大耳機和播放機試聽活動缺少了DMP-Z1,那肯定好像缺少了什麼似的。DMP-Z1的出現不僅刷新了音樂愛好者和音響愛好者對於Sony索尼品牌的全新認知,更對Sony索尼在Hi-Res音頻播放領域的魄力與深耕感到佩服,最重要的是,對於其他播放機品牌來說,DMP-Z1給它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未來數年的音頻播放市場一定會更加好玩和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音新生活 的精彩文章:

設計|等我有房了,陽台才不要晾衣桿!學學有錢人這樣裝
「三點懸吊平衡架構」 Thorens TD-309黑膠唱盤

TAG:影音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