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愛孩子,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早晨

愛孩子,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早晨

作者:安然 骨多一

本文:慧養娃(ID:anranxiyu)

最近降溫,喊女兒起床越發困難了。

每天早上,我都得抱著忐忑的心情接近她的小床,用最溫柔的動作,輕輕撫摸她的脊背,淺吻她的臉頰,將她從香甜的睡夢中喚醒。

1

可不管我動作多麼溫柔,女兒醒來還是會默默地哭一會,看什麼都不順眼:

玩具沒放在籃子里,不行;襪子和昨天的不一樣,要鬧;甚至拖鞋的位置不對都要哭半天……

即便起來了,也是磨磨蹭蹭,不管怎麼催都沒用。

看著女兒睡眼惺忪地抱著被子,我也曾心軟讓她多睡一會兒。

愛孩子,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早晨

可沒想到,不管她睡多久,都還會有起床氣。而且這也直接造成了她上幼兒園遲到,我上班遲到。

後來,實在沒辦法,就支使孩她爸去喊。

她爸大嗓門,在房間門口就大聲喊女兒名字,進去後直接掀被子,女兒不但沒起床,反而鬧得更厲害了。

苦惱許久,到幼兒園群里吐槽,發現媽媽們的早晨一樣痛苦:


「叫醒了就坐床上發獃,怎麼都不肯穿衣服。」「稍微提醒他『快點』,就要發脾氣,早上跟打仗一樣。」「我家起床後一小時都不理人的,跟他說話像和空氣說似的。」

……

看來應對孩子的「起床氣」,是大多數父母每天必經的第一道難關啊。

愛孩子,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早晨

2

為此,我查閱了不少資料,發現「起床氣」真的不能怪孩子,是我們沒有了解到背後的原因。

「起床氣」實際上是一種睡醒後的負面情緒。而造成這種情緒的原因常有如下幾種:

1

睡眠不足

朋友聽說我女兒起床氣大,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沒睡夠吧?

這句話點醒了我,女兒晚上十點還在一遍一遍地央求著:「媽媽,再讀一本嘛!」

遲疑拖延著,鬧騰到11點才肯睡,早上7點起床,加上午睡時間也才9小時,沒達到4歲孩子該睡的時長。

這就是典型的「晚上不睡,早上崩潰」。

2

睡眠慣性

有時候,孩子明明睡了很長時間,起床時還是煩躁不安。我們隨便說一句話,可能都會讓孩子炸毛。

我們自己也常會被這怒氣所傷,以為孩子脾氣不好。

殊不知,起床氣其實是一種穩定狀態被打破而產生的正常現象。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剛起床時腦海中還是一片空白,是不願被人打擾的,所以就本能地抗拒新事物。我們不管說什麼,於他們而言,都是打擾。

從生理來說,剛醒來時,體溫、血壓上升,呼吸頻率加快,外周神經系統處於高度活躍狀態,大腦會將這些信號處理為情緒信號,讓孩子具有攻擊性。

這種由心理和生理疊加產生的情緒,才是「起床氣」的罪魁禍首。

愛孩子,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早晨

3

起床後的活動缺乏吸引力

除了自身原因外,孩子還會因為對起床後的事情不感興趣而不想起床。

記得有一次,我跟女兒說周末去迪士尼玩。到了周六,女兒不到六點就穿好小裙子,興高采烈地敲我房門,起床氣被迪士尼惑沖得無影無蹤。

其實也很正常,孩子做的事大多是被我們要求的。而這些安排可能並不是他們喜歡的,心理落差讓他們產生了抵觸情緒,從而更加排斥起床。

4

喚醒方式粗暴

很多時候,孩子起床氣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就像我女兒,我喊她起床她最多也就發發獃,磨蹭一會兒。但是我老公掀被子時,女兒尖叫聲跟拍恐怖片似的。

從心理學來說,我老公的粗暴喚醒非但不起作用,還激起了孩子的對抗性心理。

這種做法也是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讓孩子除了對抗起床氣外,還得對抗一個粗暴的爸爸。

3

如果我們認為,孩子的起床氣不過是在無理取鬧,還因此感到不耐煩,甚至對孩子的「壞脾氣」用粗暴的斥責對待,就會像火上澆油一般助長孩子早晨的不適。

那麼,面對一個有起床氣的孩子,我們要如何做呢?

1

保證充足的睡眠

英國睡眠委員會的發言人傑西卡·亞歷山大稱,低質量的睡眠是導致「起床氣」的關鍵因素。

因此,我們需要合理制定孩子作息時間,營造一個良好睡眠氛圍,讓孩子擁有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

對於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睡眠時長(每24小時),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愛孩子,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早晨

2

用溫和的叫醒方式

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性用一些「殺傷性叫醒」方式,比如大吼大叫、掀被子、不停嘮叨、走來走去地製造噪音,這些方法都會讓孩子極度反感。

其實,我們大可以採取一些溫和的叫醒方式。


比如緩緩拉開卧室的窗帘,讓孩子在陽光浴中自然醒來;用一曲舒緩的音樂替代我們的喊叫;讓早餐的香味先喚醒孩子的味覺……

孩子起床後,允許孩子發會兒呆。

用這些柔和的方式沖淡晨起的不適,給予寶貝一個清凈和緩的早晨。

3

留一些讓孩子愉悅的活動時間

除此之外,安排一些讓孩子愉悅的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期待起床後的事情,能更迅速地清醒過來。

就有教育專家建議,用「故事」叫孩子起床。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孫怡表示,經常聽起床故事的孩子心情會更好、更開朗,甚至對孩子養成早晨排便的習慣都有所幫助。

孫怡說,臨睡時就可以和孩子約定好講故事的時間。

這樣,讓孩子對起床後的安排有足夠的期待,也讓孩子對早晨的安排有了心理準備。

4

做好榜樣

常言道,「蘋果落地,離樹不遠」。

孩子的行為大多源自父母,英國《每日郵報》一項研究發現,起床氣與基因遺傳有著密切的聯繫。

除了基因,我們起床時的表現對孩子也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我們自己也要學會調節,早睡早起,做好孩子的榜樣。

愛孩子,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早晨

4

其實,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們的大腦需要完成複雜的「切換啟動過程」:

環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系統啟動→四肢蘇醒。

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被「粗暴」地驚醒,啟動過程就會被中止,導致神經系統紊亂,形成驚悚,小則令孩子起床後迷迷糊糊、磨磨蹭蹭,大則一天渾渾噩噩,昏昏欲睡。

長期下去,還可能帶來一系列神經或心理的問題。

叫醒里最上乘的方式,是溫柔與耐心。

讓孩子感到足夠的安全,並用愉悅的刺激傳達「醒來」的信號。

一日之計在於晨,愛孩子,就從一個美好的早晨開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難怪孩子不長肉,看看你是不是天天給孩子吃這些?
養老大犯錯,養老二補過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