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本文|王璽心理空間

朋友女兒大學畢業,對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有很多想法,且每個想法聽上去都不錯,每一個她都很想嘗試,最後陷入混亂與困惑,不知到底該如何抉擇。朋友也拿不定主意,希望我能跟女兒交流一下,看能否幫她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

是個長發披肩、陽光靚麗的女孩兒,見了我第一句話:哇,我好喜歡你的工作啊。

問她為何喜歡,她說了一堆理由,緊接著是一連串好奇的問題,歸納成一句話就是:你的職業好高大上啊。

我問她: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嗎?

她很興奮:我真的覺得特別好。

我說: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嗎?

她遲疑了一下:呃,有點喜歡,但沒有喜歡到非它不可。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我說:能告訴我你喜歡什麼嗎?

這個話題打開了她的話匣子,她滔滔不絕談起自己從小喜歡的事情,她的興趣愛好還挺廣泛的,我注意到她談論最多的是寫作,而且每天都習慣性地寫點什麼,是她多年來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談著談著,小姑娘一拍腦門:我知道了,我知道我想要什麼工作了。

她明確堅定地說:我想去報社工作,我想當一名記者。

她說談話過程中這個念頭逐漸清晰。她從小就羨慕那些可以到處採訪到處行走的人,可以一邊為寫作積累素材,一邊看世間大好河山開闊眼界。多年來她之所以堅持不懈地寫文章,除了文字能為她提供一個自由想像、發揮的空間之外,潛意識裡還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所羨慕的那種人。

原來她想要的,早就暗藏在她多年前的自我期許里了。

她很興奮,表示回家就去準備針對報刊社的應聘簡歷,臨別時對我說:我還是喜歡您的職業,如果以後有一天,我真的準備好了,可以從事這個工作嗎?

我說:等你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後,還依然覺得這是你想要的,當然可以。

她開心蹦跳:太好了,以後我也有希望了。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寫到這兒,我想起另一位女子,多年前我剛認識她的時候,她剛研究生畢業,在一家心理機構當諮詢師。我們彼此喜歡、欣賞,她一直跟我說:姐姐,以後我一定要開一家自己的心理諮詢機構。

說實在的,當時我有點半信半疑,信是因為她對心理學發自內心的熱愛,看她熱忱的眼神就知道有多愛;疑是因為她太年輕了,又剛當媽媽,精力分配上恐怕不夠。

結果幾年後,她真的開辦了一所專業的心理機構,從選址到動工、建造的整個過程中,我看著她和合伙人一點一滴打造著自己的夢想,看著她們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那是一個環境通透、雅緻的心理諮詢機構,有敞亮的諮詢室,有面積很大、布置溫馨的團體活動室,有可以製作美食的獨立廚房,還有鮮花、鞦韆、流浪貓咪出沒的美麗後花園。

在創辦這所機構的同時,她的生活並沒有被耽誤,也並未影響她很好的養育孩子,從她身上,我見到了心想事成的力量。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一位來訪者萌生了強烈的自我探索與成長的意願,他告訴我,來諮詢最大的動力是他想克服自己的懦弱,想尋找到力量,成為一個有勇氣有自信的人。

他的原生家庭,父母關係不太好,家庭氣氛壓抑,父母幾乎爭吵了一輩子。

他媽媽年輕的時候,聽從父母之命嫁給了鄰鎮的一個男人(後來成了他的爸爸),那個鎮子和那個男人都讓這個年輕女子感到陌生,當然,還有人生地不熟的恐懼,這個陌生和恐懼導致她心理上的排斥,以及對自己本能的保護。

尤其是當她發現,自己嫁的丈夫性格內向溫和,在公婆家中並不太受重視,這種自我保護意識就更加強烈了。在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出於母性的本能,這種保護又延伸到對孩子、對自己整個家庭的保護(後來這個保護明顯過度,甚至演變出來很多控制)。

來訪者出生以後,因為是男孩兒,這個媽媽頓感揚眉吐氣,格外看重這個兒子,恨不得把他天天抱在懷裡,恨不得不讓他自己下地走路。他家是個小院子,院里有廁所,但他5、6歲了還在房間里大小便,再長大一點,如果是晚上或寒冬,他媽也讓他在房間里拉:出去怪冷的,外面又黑,你會害怕的。

當然,他媽的擔心只針對他,他的兩個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姐姐,無論颳風下雨都必須去外面上廁所的。

他慢慢長大了,他媽也捨不得放他出去玩,總是再三跟他強調:你身體不好,你太虛弱了,別跟外面那些孩子瘋玩,萬一你摔倒了怎麼辦,萬一他們欺負你怎麼辦?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印象中冬天下雪的時候,他總是被父母裹在厚厚的暖暖的被子里,隔著窗戶向外張望,外面是和他同齡的小朋友們在玩耍,他們奔跑,他們堆雪人,他們互相投擲雪塊,彼此快樂地追逐喊叫。

躲在窗戶後面的他,好羨慕那些小夥伴啊,好想走出家門和他們一起玩,但一想到媽媽的話,他又擔心萬一自己給凍感冒了怎麼辦,甚至這個念頭都讓他感覺到冷,他越發裹緊了被子。

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他每天上學放學都由媽媽親自接送,幾乎沒有可以在外逗留玩耍的時間,也幾乎沒有一個朋友,面對學校的同齡孩子,他不知該怎麼去靠近,去交流,他總是表現得怯生生的、弱弱的,課餘時間也不出去玩,其他孩子也不喜歡跟他玩。

每天他媽在校門口一接上他,問的第一句話永遠是:有沒有人欺負你?

這恰恰是他不敢告訴媽媽的秘密,因為在學校的時候總有人欺負他,嘲笑他,甚至有人故意打罵他。他不敢跟媽媽說,是因為他曾經說過一次,結果他媽當場暴跳如雷,去打了那個欺負他的孩子。對方家長知道後不幹了,說她以大欺小,找上門來跟她互罵、對毆,鬧得很大,把他嚇得要命,覺得都是自己多嘴,才引發的後續爭端。

當他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和孩子,越來越多地發現過去生活對自己和家人的影響,很多時候,他內心總會出現自我貶低、自我打壓的聲音:我不行,我很弱,別人會欺負我。

這些聲音是父母傳遞給他的,多年來已被他內化成自己的聲音。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他下決心通過諮詢來解決過往的困擾。他自己也看很多心理學的書,有一次看了篇文章後深有感觸,跟我說:其實我媽媽是她自己自卑,她自己很脆弱,所以她也認為我很脆弱。她用這種方式來對待我,看上去是在保護我,其實是在傷害我,剝奪了我的自主權。

父母的語言具備一種神奇的力量,父母認為孩子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往往就會真的成為什麼樣子。

因為父母就是這麼看待孩子的,那是他們心中暗自認同的部分。

這就是心理學講的投射性認同,父母關注孩子什麼,孩子就會成為什麼。

就像我這個來訪者的媽媽,從小到大隻關注他的弱小,他會不會被人欺負,她的每一次關注和問詢,都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暗示與強調,最後終於如她所預言的,兒子果然就很弱,果然動不動就要被人欺負。

令他欣慰的是,在他的鼓勵和暗示下,他的兒子成長得一點也不弱,不僅外形結實,性格也很活潑開朗,尤其酷愛運動。由此可見,有些魔咒是可以打破、中止的。

還有一些父母堅定地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好的,他(她)們經常會有意無意傳遞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念頭:你很好,你遇到的人也會很好,你會順利的,就算遇到一些困難,你也能去面對和解決。

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會覺得:我運氣很好,我遇到的人和事也都很好。

賦予孩子心想事成的能力,只有父母能辦到

事實上,那些不斷對自己說「我要成功,我要有錢」的人,很多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職位,真的掙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收入。

很多人會跟我分享,說自己不敢隨便動一些念頭,因為那些念頭好像真的會發生。

然後會舉很多實例來佐證,我聽後也覺神奇。

心念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聽上去有點像邁克爾.勞塞爾所著《吸引力法則》一書中的觀點:只要某種信念,比如財富、事業、健康、愛情等願望足夠強大,就會吸引好的事情降臨到你身上,就能讓你美夢成真。

從心理層面講,這是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法則。

當然,我相信一個人的心想事成,敢去設想只是第一步,此外,還要有發自內心的熱愛,有腳踏實地的努力與付出。

自我設定只是一個願望的開始,不一定帶來必然的想要的結果。但能夠經常對自己賦予積極設定的人,好過從不設定或消極設定的人。

這種自我設定更像是一種自我激勵。人的精神世界無比奇妙,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看起來都是無形的,但其產生的能量卻是巨大的。自我設定就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綜合體現,它會影響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們怎麼設定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他人就會呈現我們想要的樣子。

2019年,你希望給自己什麼樣的自我設定呢?

願你所想,皆能成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養老大犯錯,養老二補過
誇孩子不要只會「你真聰明你真棒!」試試這15種說法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