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好美!全球著名建築大師的家都長什麼樣?

好美!全球著名建築大師的家都長什麼樣?

本文轉載授權自:時尚芭莎藝術

路易斯·巴拉干自宅,墨西哥城,1947年

每個人都有自己居住的「家」,它可以是幾平米的蝸居,也可以是一家人起居的宅院;抑或是一本人生「傳記」,乃至一處精神居所。那麼對於最會打造生活空間的建築師們而言,他們的家宅是什麼樣的呢?

「第一屆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家」

普利茲克獎素有「建築界的奧斯卡」之稱,1979年的第一頂桂冠由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摘得。而在那之前30年,他設計的「玻璃屋」為他帶來了巨大聲譽。

菲利普·約翰遜自宅「玻璃屋」(Glass House),美國康涅狄格州新卡納,1949年

在「玻璃屋」可飽覽自然景色,圖中傢具為下面將提到的建築師密斯所設計。

顧名思義,「玻璃屋」四牆為玻璃,透明、簡潔的空間中除了圓形的衛生間外全部敞開。或許這樣的「家」會讓人擔心隱私問題,但建築師本人在這裡一直生活到去世。此外,他還於56年間在周圍設計了磚屋、美術館等九個各具特色的作品。

通透的「玻璃屋」

「玻璃屋」附近作客房使用的「磚屋」(Brick House)

「「正版」玻璃屋:少即是多」

而實際上,約翰遜玻璃屋的想法來自另一位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其貫徹的「少即是多」的建築理念與純凈形式也被人們稱為「密斯風格」。雖然約翰遜說自己以玻璃屋表達對朋友的仰慕之情,但密斯恐怕難以不介懷,兩人幾年後不歡而散。

范斯沃思住宅(Farnsworth House),美國伊利諾伊州普萊諾,1945年設計、1951年完工。

密斯的「正版」玻璃屋是為單身女醫師範斯沃思而建。雖然他的設計未能幫助二人保持親密關係,但剔透的玻璃屋和周圍美景融為一體,始終優雅地飄浮在福克斯河畔。

秋天的范斯沃思住宅

冬天的范斯沃思住宅

「文丘里「媽媽的家」」

在1991年普利茲克獎得主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的眼中,沒有現代主義的「少即是多」,而是更多強調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被他親切稱為「媽媽的家」的早期作品即體現其理念:一樓可以滿足母親的一切需要,做最複雜的考量使老人的生活最方便;而建築師自己則住在二樓,更多傑作在他的房間誕生。

羅伯特·文丘里作品「媽媽的家」(Vanna Venturi House),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1962-1964年

「媽媽的家」模型

「媽媽的家」草圖

當年,也正是這位優秀的母親打開了文丘里的建築視野。這座「母親之家」成為了凝聚建築師、母親和建築三者關係的實體。

「柯布西耶:建築帶來幸福」

無獨有偶,「現代建築之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也曾為自己的雙親設計住宅,親手用建築為最重要的人帶來幸福與快樂。從房子的面積選擇到開關位置的設計,柯布西耶都從老人的需求出發,甚至為母親的愛寵都專門建造了瞭望台,這些獨特而貼心的設計恐怕非建築師本人所不能為。

勒·柯布西耶設計的湖濱別墅(Villa Le Lac),瑞士沃韋小鎮日內瓦湖畔,約1923年

湖濱別墅,臨湖的長窗方便老人在屋內賞景。如建築師所言:「這個小小的家是為長年勞作的父母親、為了他們安享晚年的每一天而設計的。」

上圖右側的觀景處內側,小窗檯方便建築師母親的寵物站立。

「13平米的小木屋」

柯布西耶的自宅(之一)則省時省地:45分鐘便設計完成,只佔用3.66×3.66×2.26共30立方米的空間。在這個「居住細胞」背後,是建築師最簡潔純粹的設計理念與生活方式。

勒·柯布西耶的小屋(Villa de Cabanon),法國尼斯蔚藍海岸(C?te d"Azur),1951年

在這小小的13平米中,「回」字形的四周被劃分為四個功能區域。隨著陽光劃分出白天與黑夜,活動與靜息交替其中,時間在空間中流動,建築的秩序在設計者木香四溢、貼近自然的生活場所中呈現。

柯布西耶的小屋室內,右圖門口露出的藍黃色畫作為他本人所畫。

柯布西耶的小屋草圖與當年小屋內的他

「家是妻子的名字」

柯布西耶鍾情的小木屋沒有受到心愛妻子的喜歡;而深受他影響的2018年普利茲克獎得主巴克里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其自宅則見證了自己與妻子的愛情。

卡瑪拉家宅(Kamala House),印度艾哈邁達巴德,1963年

多西的家宅以妻子卡瑪拉的名字命名。它融合了東西方設計元素,其花園一反常態地位於住宅後方,在提供更多隱私的同時,房子也成為了花園的別緻涼亭。房中「四立柱 樓梯」的標誌性結構,最初來自多西見到一束陽光照耀下的妻子拾級而下的動人場景。

卡瑪拉家宅樓梯

「建築風格在家消失」

美國建築師湯姆·梅恩(Thom Mayn)以他的大型建築獲得了普利茲克獎;但在和妻子的家中,他想做的不是自己的建築風格,而是一家人的生活方式。

湯姆·梅恩自宅,美國洛杉磯切維厄特山(Cheviot Hills)

在湯姆·梅恩為家人打造的房子里,生活空間開放:他們可以從客廳直接到泳池;客人在這裡也賓至如歸,玻璃和植物則使這個家和自然協調無間。

湯姆·梅恩自宅

「風之「銀色小屋」」

伊東豐雄自宅「銀色小屋」,日本東京,建於1982-1984年,獲1986年日本建築學會獎。

比起成名後的住宅,風一樣的「銀色小屋」是伊東豐雄這位日本建築大師的成名之作。經濟的高速發展賦予了建築物以臨時性,它最亮眼的、像大棚一樣的銀色半透明屋頂和其它結構都使用了輕型的臨時材料,呈現出風的輕盈和飄浮感;流動的空氣和反射的陽光則在空間中回蕩,營造出虛幻的不安定感:在這間居所、這個時代,人們逐漸失去了「場所」的歸屬與記憶。

「銀色小屋」的頂棚可透過光與空氣

「自宅既「自傳」」

自宅可能開啟建築生涯,也可能貫穿建築師的一生。對拉丁美洲現代建築史上最著名的建築師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而言,他的住宅是其一生不斷發展的建築語言與景觀理念的實踐場所;對後人而言,它則是世界的文化遺產。

路易斯·巴拉干自宅與工作室,墨西哥墨西哥城米格爾·伊達爾戈區(Miguel Hidalgo),1947年初建。

巴拉干自宅屋頂的石和水

巴拉干自宅內的色彩與陽光,這座建築「就是他的自傳」。

這樸素、恬靜、孤獨的建築是設計者精神的庇護所:厚重的牆體營造安寧,其上的鮮亮色彩又在魔幻中透出溫情;樓梯在空中凝滯,光在牆面與水面上躍動,天主教徒的虔誠則印刻在片段空間的偶像與束束陽光中……

巴拉干自宅內閱覽室「飄浮」的樓梯

「文人的精神家園」

對於第一位中國籍普利茲克獎得主王澍而言,自宅同樣是詩意的安居之所。在公寓樓內61平米的兩室一廳中,他不可思議地憑想像打造了一座中國傳統文人的園林。

王澍自宅,杭州,1997年建成,後建築師進行室內設計。

在這個一家人生活的場所中,壁櫃與卧室兩門洞之間的空間是園林的「廊」,陽台上扭轉的盒子是供人休憩的園中之「亭」,五層的書架是高聳的「閣樓」,八盞特別設計的木質燈與桌椅則是一間間平等的「房」……就這樣,建築師以想像的方式為自己構建了精神的棲居家園。

王澍自宅內部

如王澍所言,「兩室一廳」以一種內在的規範將人們的居住強制性地壓縮到了分戶牆內。或許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重新打造住宅,但或許可以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重新釋放想像和精神的自由;在重重壓力下,努力成為空間和生活的主人。對你而言,居所到底是什麼呢?

[編輯、文/趙婧]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設計 的精彩文章:

再談阿爾托:房子不應該跪著住,傢具不應該跪著用
如何擁抱心中夢幻的烏托邦?這兩個可柔可剛的顏色必不可少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