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以形補形,行不行?

以形補形,行不行?

「以形補形」,即用與人體臟器或組織形狀類似的食品補養身體。類似的說法有「以臟補臟」「吃什麼補什麼」,在民間流傳很久,一般多是用豬、羊的內臟來補益人體的內臟。其他的如以血補血、吃核桃補腦、喝骨頭湯壯骨(補鈣)、吃豬皮養膚等。

千百年來「以形補形」一直被廣泛應用,在百姓中根深蒂固。隨著西方醫學的進入,特別是營養科學的發展,對「以形補形」的滋補方法爭議不斷。

支持者以古代醫書記載為由,認為是人體和動物同一器官的組織結構相似,進食後可以補充相應器官,促進組織修復。反對者則稱之為「荒謬的食補」。

以形補形的現代剖析

核桃補腦

有幫助 有實據

核桃仁的形狀很像人大腦的外觀。按照以形補形的理論,核桃應該可以補腦。事實上,從現代營養學分析和實驗研究,核桃的確有這樣的功能。核桃仁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其有 71%的亞油酸、12%的亞麻酸,以及豐富的蛋白質、磷、鈣和多種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能改善腦血管彈性,促進神經細胞的活力。亞麻酸在人體能轉化成俗稱「腦黃金」的 DHA,是胎兒、嬰幼兒大腦發育所需要的重要脂肪酸。核桃補腦的另一種重要營養物質是磷脂,它可維護細胞的正常代謝功能,增強細胞活力,防止腦細胞的衰退。

牛鞭壯陽

沒依據 有需求

男人吃什麼可以補腎壯陽?在「偉哥」出現之前,最知名的恐怕還是動物鞭類,如牛鞭、狗鞭、鹿鞭。這種觀點可謂根深蒂固。

牛鞭是公牛的生殖器官,卻不含雄激素。即使雄激素進入人體消化道,在肝臟代謝轉化後就失去了作用。

雖然牛鞭壯陽沒有營養學根據,但有時卻真有效。由於男性性功能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涉及心理、神經、內分泌、性器官等多個因素。通過吃牛鞭,可能從心理上受到鼓舞,產生「堅持必有效」的心理暗示,從而克服心理障礙,促使性能力得到改善與提高。

「以形補形」歷史悠久

這種以動物臟器來調補身體的方法,來源於古代中醫治療學中的飲食療法。

早在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就收載了數十種動物臟器藥物,如主目熱赤痛的鯉魚膽等。

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應用獺肝、牛肚、羊膽等動物臟器治療急性熱病、豬膚湯治少陰下痢、白通加豬膽汁湯急救下痢等的記載,確實獨具匠心,膽識過人,堪稱最早創立動物「以臟治臟」療法的先驅。

唐代孫思邈最早提出用豬肝治療夜盲(維生素 A 缺乏病),用羊的甲狀腺防治單純性甲狀腺腫大,這比歐美用此法要早 1200 多年。

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創製了大量葯膳合一、療效卓著的動物臟器食療方劑。

明清時期臟器療法更為普遍。《本草綱目·獸部》中有比較明確的「以臟補臟」方劑,如豬腦治「風眩腦鳴」,豬骨髓能「補骨髓,益虛勞」等。至此,臟器療法以其醒目的名稱,獨特的風格,躋身於醫苑,成為深受醫家和群眾喜愛的一種較好的食療方法。

對「以形補形」的評價

古代樸素的類比思維派生出的滋補養生、食療方法,在食物貧乏,科技落後的歷史時期的確起到一定療效,或是通過心理暗示產生積極效果,所以在民間流傳、應用並保留至今。相信未來會繼續流傳下去。

以形補形是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不能用單一的實證研究來評價它。某些特定的食物經實驗研究有一定科學根據,可以參考。

如果一定要以形補形作為食補,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確有現代營養學依據才可採用,如核桃補腦、豬肝補血。

●注意其來源的安全性和一次食用的量。

●充分考慮自己的體質是否需要或適合。

●烹飪、進食時注意與其他食物的搭配。

●建議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以形補形,行不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桃仁 百合 蛤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飄香四溢竹筒飯(二)
新聞|我校師生在全國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取得佳績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