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工耳蝸幫你告別無聲的世界

人工耳蝸幫你告別無聲的世界

主持人續續:

大家好,歡迎收看《名醫堂》,目前人工耳蝸已經成為重度神經性耳聾患者的首要治療選擇,同時人工耳蝸設備在不斷的發展,植入術的適應症也在不斷的擴展,今天節目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的是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查定軍主任,請他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人工耳蝸的現狀和發展,查主任,您好。 

查定軍:

您好。 

主持人續續:

查主任,我覺得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什麼是耳蝸,您能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嗎?

查定軍:

好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說話,你們能聽到,剛才主持人說話我們能聽到,你們在屏幕前聽到這個聲音,最主要依靠的是什麼呢?就是耳蝸。那麼聲音它是一個機械波,它要有效的傳遞到我們的耳朵裡面去。在耳蝸裡面,它就要實現一個把機械波轉變成神經衝動,也就是(轉變)神經信號這麼一個過程,這是在耳蝸裡邊實現的。那麼這個神經衝動傳遞到我們最終的大腦皮層,就讓我們感受到聲音了。那麼在整個聲音傳遞形成這麼一個過程中(擔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我們內耳的耳蝸,那麼這個耳蝸也是我們目前感應神經性耳聾,最容易受影響的部分,也就是我們感應神經耳聾,絕大部分的受影響部分的是在耳蝸這個位置。這就是耳蝸它的作用。 

主持人續續:

這個耳蝸具體是在耳朵的哪個部位呢? 

查定軍:

耳蝸在什麼部位,我們可以看一下。 

主持人續續:

它這麼脆弱。 

查定軍:

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個模型。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這個是耳廓。 

主持人續續:

這個耳廓。 

查定軍:

這是耳廓,那麼這是有外耳道。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有人掏耳朵,這是外耳道,外耳道內側有個鼓膜,那麼整個外側就是外耳,空氣裡邊的聲波就通過傳遞到鼓膜,那麼鼓膜會通過我們聽骨鏈。聽骨鏈有三塊聽小骨,錘骨、砧骨、鐙骨。通過這個聽骨鏈傳遞到內耳的耳蝸,那麼這三個聽小骨在整個聲波的傳遞過程中,它有一個機械放大的作用,也就是可以把聲信號放大,這個放大的聲信號就會有效的傳遞到內耳,內耳它是一個耳蝸樣的結構,像蝸牛一樣,為什麼叫耳蝸? 形狀像蝸牛,所以叫做耳蝸。這個耳蝸位於我們的顳骨的比較深面,如果從我們頭骨的位置來說,它位於頭骨的比較深的位置,在顳骨的深面,顏部的位置。在耳蝸裡面,它雖然不大,但是裡邊的結構是非常精細的。外面是骨性結構,這裡面有骨螺旋板,以及基底膜,還有前庭膜,把它分成三個腔隙結構,分別叫做前庭階,鼓階和中階,這裡邊有三個腔隙結構,這三個腔隙結構裡面是充滿了液體,分別是外淋巴液和內淋巴液。 

主持人續續:

這裡邊這麼複雜,這個耳蝸裡面。我以為就是一個小肉疙瘩呢。 

查定軍:

在這個裡面,在中階裡面不是有三個腔隙結構嗎?在中階裡面,在基底膜的上方有支持細胞,有外毛細胞,有內毛細胞,那麼這個細胞就是我們人體感受聲音的最最關鍵的細胞,毛細胞,那個毛細胞它要正常發揮作用,需要它整個周圍環境,這個周圍環境包括什麼呢?它周邊的細胞,結構,以及所在的內淋巴液的環境,都必須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它才可以正常的工作。它的正常工作才可以保證我們進入到內耳的這個聲音信號,有效地轉換為神經衝動,我們才能聽到。 

主持人續續:

這個耳朵裡面實在是結構太複雜了。 

查定軍:

你們看這個耳蝸,它不是一個螺旋狀的嗎?在耳蝸的中間有一個蝸軸樣的結構,在蝸軸的核心部位有螺旋神經元,那麼這個螺旋神經元就是我們聽覺神經的第一級神經元。這個神經元要接收耳蝸毛細胞傳遞過來的神經衝動,那麼它的神經周圍突就會分布到內毛細胞、外毛細胞的底部,我們目前在臨床上常見的感應神經性耳聾的主要的發病部位,70%、80%以上都影響的是毛細胞的功能。 

主持人續續:

這個毛細胞大多是因為沒有長好嗎?還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耳蝸的損傷呢? 

查定軍:

毛細胞以及它的工作環境,結構是非常複雜的。它這一複雜就說明了什麼呢?任何一個都可能影響它,它這個工作環境與它本身的一個細小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它不能正常工作,都可能會導致耳聾。那這個影響因素很多了,要影響它毛細胞工作的內淋巴液的環境,它需要一個正常的鉀離子、鈉離子濃度,那麼離子濃度的平衡需要一些離子通道,任何一個離子通道受影響,都會影響到它的平衡,也就會影響到毛細胞的這種工作。毛細胞它本身的結構也很複雜,它有纖毛,它有包體。給大家說起來就很複雜,影響它的就是我們目前已知的影響它的基因也就是我們遺傳性耳聾,從父親母親那帶過來的遺傳性耳聾的基因已經明確的有幾百個之多,那麼每一個基因可能影響的都是它一個細小的分子結構,也就任何一個細小的部分發生了問題,都會影響他的整個耳蝸機構的運行。 

主持人續續:

明白,所以其實大部分的患者都是遺傳造成的嗎? 

查定軍:

我給你簡單講一下,我們國家應該是2006年、2007年的做過一次殘疾人的調查,我們國家殘疾人的總的發病人數是很多的,那麼其中的耳聾的人數是2000多萬。 

主持人續續:

很大的一個比例的數字。 

查定軍:

那麼每年新生的孩子裡邊也就是說一出生的孩子,每一千個孩子裡邊有0.1%到0.3%的孩子會一出生就是耳聾的。那麼一出生就耳聾的孩子會有60%到80%是和遺傳因素有關的,是大概這麼一個比例。 

主持人續續:

所以孩子的話主要還是遺傳因素造成的,我們日常生活中會不會有一些很不好的習慣,也造成這個耳聾呢? 

查定軍:

會的,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也就是說除了遺傳因素以外,還有就是說環境因素。那麼這個環境因素包括我們噪音環境,你想經常在噪音裡邊,環境裡面或迪廳裡邊,或者是長期戴這種耳機,而且把這聲音放得很大,還有一些特殊的這些工種,像我們工作環境噪音很大的這種。 那麼它長時間的都在這種環境裡面工作或者生活都會對聽力造成影響,這個就會引起雜訊性耳聾。 

主持人續續:

主要是噪音太大了。 

查定軍:

對,這一類的。還有這種藥物性的。藥物性的像這種慶大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這是氨基糖類的藥物。那麼對有些孩子來說,那可能就一針就致聾。那麼這個致聾,它實際上也是和遺傳因素有關係的。那麼現在已經明確了,這些孩子他之所以會一針致聾,實際上也是跟他攜帶的特殊的一些遺傳基因有關係的。也就是雜訊、藥物是後天的,也就是在環境因素作用所引起的耳聾的非常主要的原因。還有一些抗腫瘤的藥物,像順鉑,這些藥物在一些腫瘤病人使用過程中也會造成聽力的損失。 

主持人續續:

天啊。那老年人老說聽不到聽不到,這個耳聾也是因為耳蝸出現問題了嗎? 

查定軍:

是的,大部分是的。 

主持人續續:

也是耳蝸出現了問題。 

查定軍:

對,老年性耳聾呢,它實際上主要是跟年齡相關的器官退行性變有關係的。那麼目前明確的是實際上有一部分老年性耳聾的,有可能也是跟他的遺傳基因是有些關係的,因為到了一定年齡層次以後,並不是所有的人,他的聽力都不好。有些老年人,他的聽力還是可以的,但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那麼老年人他的感應神經耳聾引起主要的發生部位也是在耳蝸,但是也有一些,他的聽神經,或者他的聽覺傳導通路,或者聽皮層發生問題,但主要的發生部位,也是在耳蝸裡面。 

主持人續續:

所以耳朵裡面最精密的部位就是耳蝸了。 

查定軍:

對,非常精密。 

主持人續續:

然後所有的精華都長在這裡,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最脆弱的部位。 

查定軍:

是的。實際上也就是我們耳鼻喉界醫生以及科研工作者一個最主要的科研方向就是耳蝸。我們各種環境因素,各種遺傳因素是怎麼樣影響到耳蝸導致我們聽力損失的,這是大家研究的一個重點。 

主持人續續:

最高精尖的一個部位。 

查定軍:

那麼另外還有一個研究重點就是我們目前能採取一些什麼樣的辦法,能挽救或者修復這種損傷的耳蝸裡邊的結構,最主要的是毛細胞的損傷,我們能採取一些什麼樣的辦法能給他挽救回來。 

主持人續續:

可以修復嗎? 

查定軍:

目前從實驗階段是可以的,像遺傳性耳聾已經是有文章發表出來,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是見到苗頭了,我們可以把一些明確的致病基因給它矯正過來,在動物身上是發現的是可以改善這些動物聽力的。 

主持人續續:

就是要做一些基因篩查,在提前的話去控制這個基因。 

查定軍:

對,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在我們臨床上有很多的先天性耳聾的孩子,我們通過基因篩查是可以明確它的致病基因的。那麼以後我們有可能就有希望在這方面做這些工作。 來通過一些基因的治療來改善他的聽力。當然目前還有一些其他的手段,包括幹細胞的治療等等,都是在研究當中,以後也是有希望的。 

主持人續續:

是,這個還是特別好的,我覺得。 

查定軍:

沒錯,但是目前這些東西都還沒有用在臨床。我們只是說大家都在努力做這個事情,有希望在可預見的未來把它用到臨床,但是在目前這個階段還沒有。那麼目前這個階段對我們已經形成的感覺神經性耳聾,目前的治療手段的對一些突發性的,我們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對於一些輕度的中重度的。我們治療的手段主要是考慮配助聽器。那麼對於一些極重度的配助聽器沒有效果的,那麼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應該就是我們人工耳蝸植入了,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這個。那麼人工耳蝸實際上也是醫學史上最成功的應用在人體身上的能重建恢復人體感覺功能的一個植入體,它應該是從應用以來,在全世界現在有幾十萬例了,非常好的改善了這幾十萬個患者的聽力狀態,特別讓一些孩子他植入以後,他可以學說話,他跟外界交流,從一個可能會變成聾啞孩子,聾啞人這麼一個狀態,完全步入到了一個正常的生活軌道。 所以這個人工耳蝸對這部分人來說是個福音。 

主持人續續:

所以感謝科學家。 

查定軍:

對,發明的人工耳蝸的科學家,現在已經獲得大獎了。是我們耳鼻喉界應該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大家認為他是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產品。 

主持人續續:

剛才您講了我們自己長的人工耳蝸裡邊情況就這麼複雜,又是細胞又是液體還又是骨頭,那它這個人工耳蝸的話,它的一個原理跟我們自然生長的人工耳蝸是一樣的嗎?

查定軍:

人工耳蝸是非常巧妙的避開了我們耳蝸裡邊的毛細胞,它所組成的處理器這個環節,我剛才跟你講了,在耳蝸裡邊有毛細胞,它在聲音形成轉化過程中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作用在我們專業領域叫做耳蝸的放大器,它實現的什麼?就是把聲音信號,機械信號轉變成神經衝動刺激螺旋神經元的周圍突,那麼讓這個神經信號直接傳遞到中樞去,那麼植入這個電極就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什麼?這有一個體外機,體外機也可以接收外界的聲音信號,然後它會在這個裝置裡邊,聲音處理器裡邊。 

主持人續續:

它把這個部分給放在外面來處理。 

查定軍:

會轉變成這個信號傳遞到體內去,通過電極直接刺激體內螺旋神經元的周圍突,也就是避開了耳蝸這個環節,為什麼叫人工耳蝸?就是這個意思。 

主持人續續:

其實他這些聲音的這些轉換全部都是在外圍完成了。 

查定軍:

對,都是通過機械設備來實現的,通過電子設備來實現的,避開了我們人體內的耳蝸的機械、電、生物信號轉換的這麼一個環節,也就是說它可以把這個機械信號轉變成電衝動,直接刺激我們耳蝸裡邊螺旋神經元的周圍突,然後產生聲音信號。 

主持人續續:

所以其實這個想法設計都很巧妙,我覺得。 

查定軍:

是的。 

主持人續續:

太厲害了,是不是大部分戴人工耳蝸的都是小朋友呢? 

查定軍:

目前來說在我們國內是這樣的,因為國內一出生的孩子,聽力不好也是大家最關注的。中國國內目前人工耳蝸使用者,在兒童階段植入的是最多的。 

主持人續續:

兒童一般要幾歲的時候植入好一點? 

查定軍:

兒童植入,我們現在是最佳的植入年齡,就是在他學說話之前是最好的。 

主持人續續:

那是就一歲左右。 

查定軍:

1到3歲是最好的。1到3歲。越晚,它的效果是越差的。因為他有可能就是錯過了形成語言的最佳時期。 

主持人續續:

這個畢竟是一個這種器械植入到大腦裡面,我覺得很多家長都會比較擔心說怎麼樣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產品呢? 

查定軍:

首先他是這樣的,它不是植到大腦裡邊,它是植到我們耳蝸里。 

主持人續續:

我把耳朵都算到大腦裡面了。 

查定軍:

耳蝸的骨階,植到這個裡面去,這個電極會纏繞在耳蝸的窩軸上,對於正常耳蝸,我們現在有機械耳蝸,機械耳蝸它可能是需要不同的這種電極,不同的方式,纏繞在耳蝸的蝸軸上,那麼它直接刺激螺旋神經元。 對於這些產品來說,植入到體內的一部分,實際上它要求是很高的,當然體外它要求也很高,它要組織相容性好,長期在體內機體不會對它有明顯的排異反應,而且還要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所以電子產品它要求還是很高的,當然對於醫生來說,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搞清楚這個作用機制,很好的,創傷很小的把它植入到患者的體內,那麼至於怎麼研製,要怎麼改進,我們全世界都有很多這種優秀的公司,國際上比較早的比較知名的,澳大利亞的科利爾公司,還有奧地利的美國公司,那麼國內現在也有耳蝸公司,他們現在在做這些事情。 

主持人續續:

產品其實現在已經很成熟了,那在手術這個方面,您覺得這麼多年有一些什麼樣的進步和發展嗎?畢竟是小朋友做手術,這個創傷什麼的,還有一些後遺症、併發症的影響。 

查定軍:

手術的方式應該說現在比較成熟了。 

主持人續續:

很成熟。 

查定軍:

已經從以前就說我們要保證怎麼樣把耳蝸植入進去。現在慢慢已經就是說我們發展到什麼程度,不但要植入進去,我們還要怎麼樣的減少它的併發症,怎麼樣能夠減少對耳蝸的損傷?對耳蝸的損傷有幾個。一,保留他的殘留聽力,那麼有些患者,他是有些殘留聽力的,也就是耳蝸裡邊,他的一些功能可能還是具備的。我們進去以後,這個電極要儘可能的減少對耳蝸內精細結構的損傷,保留它的殘餘聽力,這是第一。第二,保留他耳蝸的聽力結構,為我們後續的,包括基因治療,包括幹細胞治療等等生物治療提供一個可能路徑。你把這個結構的破壞了以後,就沒有再修復的可能了,所以目前做人工耳蝸提倡的是要保證耳蝸內正常結構的完整,也就是我們創傷要小,這是我們要追求的,也是大家大部分的好的醫院裡面大夫應該是都能做到這一點。再一個就是減少其他的併發症的發生,其他併發症也有,像有些孩子有由於他本身體質的問題,可能會對耳蝸產生一些排異反應,但這個發生率是很低的,這個是有的。其他的併發症是偶爾會發生,但實際上發生率都不高,在一些比較大的成規模的醫院裡面發生率都不高,他並不是沒有,會有一些併發症的。 

主持人續續:

那這手術方式就直接從耳道這樣做嗎?需不需要做一些切口什麼的? 

查定軍:

需要。你看一下,這個是我們這個耳廓,我們一般是會在耳後做一個切口。 

主持人續續:

在這個耳朵後面。 

查定軍:

在初期,這個切口會很大,可能有6到8個厘米。我們現在做的切口可能也就三個厘米左右的,切口比較小,進去以後我們會把裡面這個乳突給它抹開,然後通過面神經隱窩把電極植入到這個耳蝸裡面去。那麼它有一個接受刺激器,我們會在顱骨上的磨一個骨槽,給它放在裡邊,然後加以固定,就是體內的部分,那麼固定好了以後,我們就會把皮縫上,這個手術就算做完了。一般來說,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成熟的耳蝸植入大夫來說,做手術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一般來說。 

主持人續續:

一個小時。 

查定軍:

一個左右差不多。 

主持人續續:

那這個孩子做完手術以後要在醫院住院住多長時間? 

查定軍:

這個住院時間,各個單位可能不一樣,5到7天左右,有的可能短一點的,床位少的,三天內有,但一般是在5到7天左右。 

主持人續續:

可是有一個問題,比如說您給一歲的小朋友做完了手術以後,他本身也並不能說話,然後他這個聲音您怎麼樣去監測或者說說明我們手術成功了呢? 

查定軍:

你雖然不是這個專業的,但問的問題都很專業。 

主持人續續:

不專業,都是為孩子的家長考慮的。 

查定軍:

你看這個東西植入進去以後,每個孩子他是有差異的。我們在植入後一個月要給孩子要過來調機的,這個調機就是什麼?就是我們要每一個電極有耳蝸,它直接有電極的,各個廠家可能電極數不一樣的,那麼每個電極,我們首先要測試它在耳蝸裡邊電阻的情況,也就是它的位置和周圍組織間的這種接觸情況,要測一下電阻。 第二,我們要給電流,給電流以後刺激他這個,這個孩子能感受到刺激的最小的電流強度。我一給的時候,他覺得聽到聲音了。 

主持人續續:

那他怎麼反應出來聽到聲音呢? 

查定軍:

我們會建立條件反射。電流建立條件反射,或者是舉手這種方式。這種方式,這種條件反射,我們訓練能建立起來,要讓他有感覺的,這個叫感覺閾。 另外一個閾值就是感覺到他最大強度能忍受到多少,對吧?最大強度,如果你超過這個強度,有的孩子就會疼了。我們就會把每個孩子不舒服的這個強度要給她試出來,也就是說我們在給孩子電流強度,每個電極上的電流強度,我們定期要給他調,要他在一個什麼閾值範圍內呢?這個差距,也就是他能感受到這個閾值和舒服,不至於疼痛,不至於他難受的閾值之間,在這個範圍內,給他給閾值強度調整的範圍內,每個電極都放在這個範圍內。那麼一個月兩個月、半年甚至一年,我們都要再調,穩定了以後,我們可以延長調機的時間。 

主持人續續:

所以做了手術以後經常要回來做調機,然後來檢查一下這個情況。 

查定軍:

是的,是的,看他這個工作狀態怎麼樣,而且我們要對這些孩子做一些評估,把我們到一定時間以後,我可能要拍一個X光片,看一下這個電極在耳蝸內的位置,是不是在我們正常的位置上,這個也很重要的。 

主持人續續:

那是不是如果太早的話,其實並不適合做這個人工耳蝸手術嗎?要到一歲以後可能會更好一點。 

查定軍:

目前大部分醫院都是建議最佳的植入年齡是在一歲到三歲,但實際上有些單位把年齡已經全提了,甚至六個月、八個月都有做的,那我們西京醫院做的最小的孩子是八個月。

主持人續續:

八個月。 

查定軍:

是可以的。沒有問題的,只要你覺得孩子評估他能達到手術條件,是可以做的。 

主持人續續:

那耳聾一般是一個耳朵聾,還是兩個耳朵都聾呢? 

查定軍:

需要做人工耳蝸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兩側耳朵都聾。 

主持人續續:

一般有一個耳朵可以聽得見,大家都不去做這個手術嗎? 

查定軍:

有一個耳朵聽得見的孩子或者是患者,選擇做耳蝸的有,但是很少。 

主持人續續:

那一般選擇什麼?擴音器。 

查定軍:

他不是選擇什麼問題,因為他有一個耳朵能聽到的話,他覺得交流沒有什麼問題了,那麼有些人他覺得他不僅是交流,他希望有雙耳的聽覺,雙耳,雙耳聽覺就是立體聽覺了。那麼這個時候在他的患耳,也就是說我們的檢察出來有問題的這個耳朵,配助聽器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是可以考慮做人工耳蝸的。那麼這個在無論在全世界還是國內都有,但是這個做的患者人數並不是特別多,因為他的需求這種量還不是很大。做的比較多的還是單側的,雙側都聾,單側做,但是雙側耳聾的患者目前有一個什麼好的?有一個就是說可以給大家建議的什麼,在做耳蝸的時候可以考慮雙側都做。雙側都做的好處是什麼呢?可以產生雙耳的聽力。大家實際上可以體會一下。如果你摁住一隻耳朵的時候,你聽要聽聲音,你會發現你在一側的聲音確實是會受影響。 

主持人續續:

就是您的聲音只來自這一側。 

查定軍:

對。那麼如果這些孩子他雙側都做耳蝸的話,那麼在他的學習語言過程中,學習過程中,它會更接近於甚至完全達到正常聽覺小孩的程度,我們在臨床上也是有這樣的,絕大部分雙側植入的孩子,他的這種學習語言的能力,以及後期的語言的掌控能力,以及他學習階段的學習能力,都會比單側的孩子要好。 這和聽力是有密切關係的,和雙側植入是密切關係的。 

主持人續續:

聽您講了這麼多,我覺得我這兩個耳朵好貴,以前沒有覺得,覺得它是很正常。 

查定軍:

你這光這一側的做一次手術也就是10萬到20萬。 

主持人續續:

然後一個耳朵兩個耳朵,長了這麼珍貴的兩隻耳朵應該好好保護它。可是戴上這樣的一個東西,戴上了以後效果就是這樣的嗎?就像我們考拉後邊的這樣的,小朋友戴上就是這樣子的。 

查定軍:

我還沒注意它這個。 

主持人續續:

雙側戴上是這樣。 

查定軍:

是的,這是目前的這種耳蝸的形式,因為它體內機植入進去,我們做手術實際上把體內裝置放進去,這個體外裝置,它是目前來說是必須需要的,因為它需要把這個聲音信號轉變成這種電信號以後傳遞到體內去,也就是機械信號要經過一個轉化,通過這個裝置傳遞到體內,目前來說這個裝置是少不了。 

主持人續續:

只能這樣戴著。 

查定軍:

對,但是大家目前也對這個耳蝸也做了一些設想,以後可能一個全植入式的,全埋入似的。 

主持人續續:

外邊看不到了。 

查定軍:

我希望是這樣的,我估計各大公司現在也在積極的研究探索做這個事情,也就全部埋在體內,我希望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東西能用到臨床上,但目前都是有體外的。 

主持人續續:

可是一個耳朵我都覺得還戴著可能會有些不方便,並且是不是每天也要把它摘掉,然後再戴上,如果兩個耳朵都帶上的話,會不會對生活造成一些什麼樣的影響呢? 

查定軍:

這個是這樣,這種你要洗澡做什麼的時候,這肯定要取下來,睡覺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也會取下來,因為他畢竟長期戴在頭上,他有些時候還是不方便的,他需要用的時候,到時候你需要聽聲音,需要用語言的時候可能就會給他戴上來,實際上每個患者和家長他自己靈活掌握這個事情。 

主持人續續:

對,還是要精心細緻一點。人工耳蝸戴上了以後,跟我們的正常耳朵聽力就是完全一樣的嗎? 

查定軍:

只能說接近。我說要做到完全一樣很困難,應該我記得我們耳鼻喉界的前輩的韓東一教授,他做過的一個孩子,應該是一個大學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因為他是屬於後聾,戴上耳蝸以後耳朵聲音的感受。實際上大家就可以把這篇文章拿過來看一下。 

主持人續續:

他原來有過自然的這種聽力,現在戴上了人工耳蝸。 

查定軍:

是的,應該是有些區別的。但是現在的這些設備比較成熟,它可以做到非常好的接近我們自然的聲音,你要讓它完全達到這種仿生技術。我覺得還不能這麼說,我覺得可以說非常好的接近是可以做到的。 

主持人續續:

明白,所以其實更好的方式還是在之前能把這個基因篩查出來,然後控制基因,不讓這種情況發生。 

查定軍:

那是大家都在努力做的事情,不通過這個植入,通過其他的生物手段就能把聽力問題解決了,那是最好的。 

主持人續續:

剛才您講了小朋友出生就有耳聾的情況,還有成年人以後聾的這種情況都可以戴這種人工耳蝸,那老年人需不需要戴人工耳蝸呢? 

查定軍:

老年人一樣,如果他的聽力損失到佩戴助聽器沒有效果,而患者本人或者家屬他又想改善聽力的話,是完全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的。 

主持人續續:

老年人講耳聾眼花,這個耳聾也是人工耳蝸有了問題嗎?還是其他一些老化的原因。 

查定軍:

他的耳聾,我剛才跟你講了,實際上老年人耳聾他主要的原因,他跟年齡大了以後,器官退化是有些關係的。老年性聾就是器官退化,當然有些人他可能在年齡大概五六十歲的就開始出現明顯的這種下降,有的人可能出現的晚一些。 一些個體差異是有的,而且也是和他們的遺傳因素是有關係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它出現這些問題了以後,我明確診斷他有感應神經耳聾,而且用助聽器效果又不好的話,它符合人工耳蝸植入的情況的話,是可以考慮做的。而且做了人工耳蝸植入以後,大部分的老年患者,他都可以重新獲得聽力,和外界做交流。 

主持人續續:

所以其實用在老年人身上也是效果非常好的。 

查定軍:

對。 

主持人續續:

那在老年人身上,在做手術等方面跟小朋友是完全一樣的嗎? 

查定軍:

有些區別的。 

主持人續續:

還有有些區別。 

查定軍:

小孩跟我們成人,跟老年人的在結構上生理特徵上還是有些區別的。成年人和老年人做的時候,我們肯定在處理這個植入長以及在頭皮的厚度上,可能要考量一下,其他的在植入效果上,部分老年人因為影響他的聽力的除了耳蝸以外,他可能會有聽神經的問題。那麼對這些人他的植入效果,我們可能多少受些影響,也就是它不僅僅是耳蝸因素導致他的聽力下降。 

主持人續續:

是老化的一些其他的一些器官也老化了。 

查定軍:

包括聽覺傳導通路、皮層,他可能都會受影響,那麼這些因素就可能影響他的這種效果。當然對於一些兒童患者來說,除了耳蝸的問題以外,也有聽神經的問題,也有蝸後的問題。對於這些孩子,他們的耳蝸植入效果也是會受影響的。 

主持人續續:

您剛才講了做了人工耳蝸手術,並不是一勞永逸了,還要經常來醫院,然後調試一下機器,看一下現在配佩戴的一個情況是不是合適。我還聽說除了做這些以外,還要再做一些康復的一些工作是嗎? 

查定軍:

是的,像您剛才講就是說最好是定期到醫院裡邊來調下機,檢查一下這個植入體在體內的狀態,我剛才講的電阻,它的C值T值是不是在正常範圍之內?然後就是要評估一下他的言語情況,他的聽力情況。在我們西京醫院,我們是要求患者定期回來,大家評估一下,這實際上對患者是有好處的,了解他一下他的工作狀態。那麼至於說康復,實際上在整個聽力障礙兒童,在他的聽力恢復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這個耳蝸植入進去僅僅是讓他能聽到聲音,但是這僅僅是第一步,他必須要聽到聲音,要學會說話,要學會與外界交流,那麼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康復的過程。這個康復實際上現在有的醫院可以做。有的康復學校他可以做。有的是以家庭為主,但是整個這個康復,它在耳蝸植入患者當中,在他的恢復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僅僅認為耳蝸植入過去以後,他就能說話了,他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有些家長一過來以後,做完手術以後,他就問我,大夫,我這個耳蝸植入進去是不是一醒來就會說話,不會的。因為它還是有個過程,耳蝸植入進去,調機以後它正常工作以後,僅僅是讓他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了,聽到聲音以後到他學會說話,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這個過程對這幫孩子來說,需要我們外加的一些輔助力量來幫助他,儘快的也就是我們通過一些康復的一些手段來縮短它這個過程,加快他的言語形成,言語康復,這個是必不可少而且必須要做的。 

主持人續續:

所以需要醫護人員跟家長的共同努力。 

查定軍:

對,是的。 

主持人續續:

然後讓聽障有問題的孩子能夠儘快的恢復聽力,然後學會語言。 

查定軍:

是的。 

主持人續續:

那我們西京醫院目前開展人工耳蝸手術已經多少年了,做了多少例手術了? 

查定軍:

我們西京醫院是從2000年開始做人工耳蝸的,當時做第一例是我的老師,我的老師邱建華教授,他是在2000年做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做了有接近2100例人工耳蝸了。我們記得當時我們做的第一例就是澳大利亞的人工耳蝸,這個孩子我還記得很清楚,那個是七歲。 

主持人續續:

七歲,到現在已經二十五六歲了歲了。 

查定軍:

現在已經上大學還是大學畢業了,這個孩子,而且還是恢復得很不錯的。 

主持人續續:

很優秀的一個小朋友。做了這麼多例手術,然後從18年前就開始做,您覺得在設備跟手術方面有些什麼樣的進展嗎? 

查定軍:

我覺得這個進展還是挺大的。在這個設備上面,不同的廠家,他們設備都是在更新的,它的性能在不斷的優化。而且體積,電極的不同的模式,他們現在是都具備的,因為什麼呢?我們剛才講的都是正常耳蝸,實際上還有一些畸形耳蝸,有些耳蝸不是正常形態的。那麼我們醫生從醫院這個角度來說,給我們患者做手術這個方面,那麼這個更新也是很明顯的。那麼以前我們做手術,剛才講的切口很大,做一台手術下來可能得要四五個小時。那麼現在切口很小,創傷很小,我們很好的保護內耳的結構,而且手術時間一般是在一個小時左右,這些實際上都是改進。那麼改進的目的就是讓現在的植入耳蝸的患者,它可以達到創傷更小,殘餘聽力保留更好,如果有的話,他們植入康復效果更好,達到這麼一個目的。 

主持人續續:

是不是廠家設備他們不斷去更新,然後您作為醫生,咱們也是不斷的學習,然後配合,一起能夠把這個患者,患者的疾病治療的更好。 

查定軍:

是的,每個新產品出來以後,實際上廠家都跟我們臨床醫生做及時的溝通,我們要掌握這個新產品的特點,怎麼使用,適宜哪一類的患者,這個我們一定會有及時掌握的,那麼掌握了這些信息以後,你才可能更好的把這個產品運用到需要它的患者身上,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主持人續續:

未來我們中心的話,在耳蝸技術上方面,還有患者治療方面,您覺得有些什麼樣的未來的計劃嗎? 

查定軍:

這個計劃我是有的,因為我們西安是在陝西,陝西在整個經濟水平上相對來說不是很發達。但是在人工耳蝸這個事情上,無論是國家還是陝西還是西安都非常重視,而且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財力來做這個事情。那麼在整個陝西,目前只要查出來是有聽力障礙的0到18歲的患者都是可以免費植入人工耳蝸的。那麼西安市同時也提供了一些免費項目,0到6歲可以免費植入。那麼這個項目就可以做到什麼?我們只要查出來了,我們就可以給他植入,就可以給他做這個項目,但目前問題是什麼?也是我想在陝西省內做的一個事情,就是要讓我們陝西人的所有符合做耳蝸條件的這些患者,他知道有這個項目,因為信息不對稱,他們很多人不知道的。 

主持人續續:

這是一個政府的一個公益項目嗎? 

查定軍:

對,是的。他知道有這項目,因為我們現在有些患者來了以後,他說他不知道,只是聽別人告訴他。也就是說我們在這些項目的推廣上,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那麼我們現在計劃要做的,我想在陝西省就開展一個希望把整個陝西省內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有聽力障礙問題的,都納入到一個比較規範的監控渠道上。只要他有問題或者後續發現有問題的,我們就能及時的跟蹤,及時的處理。最終的目的是達到什麼?只要有聽力障礙的,符合這個耳蝸植入條件的,他都百分之百能及時的接受人工耳蝸植入。這是我們希望我們通過醫生和政府部門共同努力,然後各個醫療機構共同努力,把這個事情能做到,實際上國內,有些省市區已經基本可以做到這一點,他只要有耳蝸問題基本上能做到完全解決。 

主持人續續:

就是不管家庭情況怎麼樣,有沒有錢,然後我們都可以去做人工耳蝸手術,這對於很多貧困家庭來講是…… 

查定軍:

沒錯。手術費,以及術後1到2年的康復費用都是國家提供的。 

主持人續續:

費用還挺多的,做一個。 

查定軍:

一個下來,可能設備可能得20萬左右吧,就提供一個孩子,所以我們國家在這方面投入還是很大的。 

主持人續續:

這是好事情。由於時間關係,查主任,今天我們採訪進行到最後了,最後也希望您再給我們網友朋友們總結一下今天的採訪內容,好吧? 

查定軍:

今天給大家主要講的就是我們這個人工耳蝸,它主要適用的範圍是極重度的感應性神經性耳聾。那麼這個耳聾,它通過助聽器不能起到很好的聽力矯治作用。那麼對這些患者,我們通過一些檢測評估以後,如果他適合的話,也就是適合我們分析在耳蝸裡邊主要的問題的話,是可以考慮做人工耳蝸植入的。那麼人工耳蝸植入就對這一類患者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當然植入以後可能還需要做一些康復,那麼這也是必須的。那麼人工耳蝸植入,對於0到18歲的孩子,在陝西省內是可以做到,經過評估以後完全由政府支付耳蝸植入體的費用,耳蝸植入手術的費用,以及術後兩年的康復費用。這個是國家可以給他負責的,全國內應該大部分地方都是這樣子的,就是告訴大家,如果你周圍有這樣的孩子,可以及時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去診治,或者到殘聯去聯繫做這個事情。實際上我們國內各省區,各省各自治區都有這種聽力的診治以及一些耳蝸的植入機構,他們都會承擔的這個事情,也希望這能把我們全國的聾兒的康復積極的向前推進一步。 

主持人續續:

希望沒有聾兒。 

查定軍:

希望沒有。要沒有,我們還有其他的更多的事情要做,包括產前,要說的話就多了。 

主持人續續:

這個也是我們後面的計劃。 

查定軍:

對,那個內容就多了。 

主持人續續:

好,再次感謝查主任做客我們本期《名醫堂》節目,我們這期節目就到此結束了,下期再見!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胃癌早期難發現,防治胃癌需注意
「吃奶」是嬰兒的專利?酸奶最健康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