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從不在學校上廁所!全都憋到回家,原因太詫異
浙江有一位老師,這學期教一年級,最近有一項新發現:班上大部分孩子從來不在學校排便!
真的是這樣嗎?
本周,記者在部分小學和幼兒園採訪發現,這一現象在低年齡段的孩子身上的確比較普遍。隨後在記者進行了隨機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
一年級男生肚子疼
去廁所兩次就是拉不出
事情的起因是,某天班裡有個男生告訴王老師,自己的肚子有點疼。
「要不要去廁所?」王老師問。男生點頭,去了廁所。
過了會兒,見他回來了,王老師問:「拉出來了嗎?」他搖了搖頭,說:「但我是想拉的。」
「有感覺嗎?」
他歪頭想了想,說:「有點。」
王老師讓他再去廁所試試。男生又去了一趟廁所,結果還是沒拉出來。
王老師馬上給男生媽媽打電話,媽媽說,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從來不在學校大便,一定要回家拉。
此事引起了王老師的重視。她覺得,從學生健康角度出發,大便,很重要。因此,第二天上班隊課,她用半節課給學生講「大便問題」。
「有沒有人在學校大便過?」王老師問。底下零星舉起了六七隻小手。「那,有沒有人從來沒在學校大便過?」她又問,沒想到呼啦舉起很多小手。
王老師很好奇:「為什麼不在學校大便?」
一個孩子站起來說:「因為我在學校從來沒感覺要大便。」
「有沒有感覺想拉大便但又忍住了呢?」她接著問。
學生們紛紛點頭:「有的!有的!」
「如果你們感覺要拉又忍住,大便在腸道里會慢慢變得很乾很硬,因為水分被吸收啦。這樣再去拉,肛門就會出血哦。」王老師想了想,又補充說,「肛門就是拉便便的那個地方。」之前那個肚子疼的小孩激動地插嘴:「我就是肛門會流血的!」
於是,王老師建議:「大家平時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千萬不能憋大便,上課時候想去的話,一定要舉手告訴老師。
如果長期大便不正常,腸道就會出問題,很危險。」一年級的娃像小雞啄米似的拚命點頭,有些迫不及待地打開水壺喝起水來。
超過九成孩子承認
在學校會憋著不上廁所
這個故事記者分享在網路上後,引發許多網友的共鳴,認為這是普遍現象。
653位家長參與了調查,僅有8%的家長明確表示,孩子會在學校拉大便;「很少,幾乎不拉」和「從來沒有」的比例卻高達52%和40%。
有74%的家長表示,關注過這個問題,但不知道如何解決。有16%的家長,從來沒關注過這個問題。
近日,記者還在不同城區的3所小學及4所幼兒園,做了入班調查,調查人數超過200人,年齡段在3~8歲。調查中發現,從未在學校拉過大便的小朋友有53人,男女比例約1∶1,其中有憋大便習慣的小朋友,超出90%。
二年級女生甜甜(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訴記者,自己從幼兒園小班開始就不願在學校拉大便:「因為幼兒園的老師很嚴厲,我在廁所待久了,她會批評我不聽話,後來我就不愛在學校拉大便了。」
甜甜在學校憋大便的習慣,爸媽一開始沒發現,還是幼兒園中班的老師打電話反饋後,夫妻倆才意識到。
「爸爸媽媽跟我科普過好幾遍不拉大便的危害,每天放學後都會問我有沒有在學校拉大便,但我就是拉不出來。」說到這裡,甜甜撇了撇嘴:「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爸爸媽媽也著急。」
甚至還有老師向記者報料,個別中高段的孩子也不願意在學校排便。
前段時間學校組織五年級學生軍訓,需要在外待上5天。班主任接到了小豪媽媽的電話:「我家小豪從來不在外上公共廁所,一定要回家才拉得出。我怕他憋大便,能麻煩您盯牢他吃好飯,多喝水,定時排便嗎?」
班主任覺得很稀奇:不願在學校上廁所的小朋友,一二年級比較常見,怎麼小豪也有這個問題?
小豪媽媽解釋說:「不上公共廁所,是一家人共有的習慣。不光是小豪,自己從小也不愛在學校上廁所。我們家還有個二寶,現在才上幼兒園小班,已經有不愛在學校上廁所的苗頭了。我是一名醫生,比較愛乾淨,總覺得外面的公共廁所比較臟。我們一家人出去旅遊也從不在外拉大便,都是早晨出發前在賓館解決好,或者晚上回來再去廁所。不過,我很注意引導孩子固定排便時間,所以小豪從小自然而然形成了早上或晚上排便的生物鐘,排便習慣是很好的。只是他平常不愛喝水,所以二年級就出現了大便乾燥、肛門出血的情況,所以必須每天敦促他多喝水。」
所以,軍訓那幾天,班主任天天盯牢小豪吃飯、喝水,還跟他科普過不拉大便的危害,小傢伙總算順利拉出來了。
這10個不上廁所的原因
你家孩子有嗎
話說回來,為啥孩子們不願意在學校拉大便?老師們大都認為是兩個原因導致的,一是習慣的問題,二是膽子小。
習慣了在家裡的私密空間里大便,在公共廁所比較害羞。但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況會好轉。
不過
記者入班調查聽了孩子們的心聲之後
卻發現事實並不這麼簡單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不下十種
1、不愛排隊的小朋友。從幼兒園開始,每次上廁所都遇上「滿員」,要排隊,久而久之就不願意在學校上廁所。
2、害羞的小朋友。因為學校廁所一般都是蹲坑或半包式蹲坑,和家中如廁環境不同,不願意上廁所。
3、比較倒霉的小朋友。幼兒園時期被老師排在集體上廁所隊伍的最後,因為在排隊中途就憋過好幾次大便,久而久之就「憋」成習慣了。
4、動作比較慢的小朋友。上廁所需要十多分鐘,下課時間根本來不及。
5、有點懶的小朋友,因為學校廁所設計成蹲坑蹲著累,擦屁股也麻煩,就不願在校大便。
6、有「黑歷史」的小朋友。曾經在學校大便後,怎麼沖都沖不走,之後就再也不願在學校大便。
7、貪玩的小朋友。課間10分鐘只記得和小夥伴玩耍,有時便意來了,憋一憋肚子又不痛,就不願意去廁所了。
8、怕黑的小朋友。不敢一個人去學校廁所蹲著拉大便。
9、愛乾淨的小朋友。嫌廁所味道臭,小便還能憋著氣,但是大便時間很長,就乾脆不上。
10、膽子小的小朋友,上課時間有便意卻不敢舉手,結果下課的時候又不想拉了。
東東媽叨叨:
憋大便的確是有害身體健康,確實有很排斥在學校排便的同學,家長也可以給孩子養成生物鐘。
比如每天清晨起床可以讓孩子喝足量的白開水,刺激腸道蠕動,十幾分鐘後,即使沒有便意也去廁所嘗試一下,不要勉強一定要排出。
每天堅持,可以將排便的生物鐘提前哦。
『end』
*來源: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侵刪。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親親寶貝網
這麼大的好看,看見了嗎???


※這4種女人,天生有福!說的是你嗎?
※偷看手機才發現老公是二婚?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TAG:親親寶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