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假醫生、假報告?原來我們做的都是假體檢!

假醫生、假報告?原來我們做的都是假體檢!


12月2日


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


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

曝出體檢行業「假體檢」醜聞:


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


甚至有抽了血,


沒做檢查就扔掉,


直接出結果……




張黎剛直言


「有些同行

用護士假冒醫生檢查B超」


也有一些同行

「抽了血做都不做,


把血倒掉,


直接出結果」


因為


「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


此話一出,網友炸鍋了!


這年頭,假的東西太多了,大家已見怪不怪。但是如果有人告訴我們,連體檢也有假的時,這真的讓人很吃驚,也很絕望。

可憐了那千分之三,萬一是你中了標,誤了治療時間,那就是奪去生命的危險。


01


排隊兩小時,檢查兩分鐘,動輒幾千塊


卻啥病症都檢查不出來?

2018年可以說是全民養生的一年,不管是60後、70後還是80後、90後,甚至00後,都開始了虔誠的養生模式——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

,這句話可以說適用於各個年齡段。

為了保重身體,老年人堅持廣場舞,中年人日常泡枸杞,就連年輕人都默默將秋褲扎進了襪子里……

除了對身體的保養之外,體檢也逐漸被大家重視起來。

定期體檢的好處眾所周知——沒病買個安心,有病的話,早發現早治療,早治療早康復,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只是這體檢出來的結果……

事實上,你每年請假排隊去私立體檢中心花幾大千做的體檢,

結果可能連最明顯的病症都查!不!出!來!

於是網友開起了玩笑:年年做體檢,生病一查卻是晚期,原來一直活在假體檢報告的夢裡。

體檢是體檢,正不正經誰也不知道!

玩笑歸玩笑,但是生命只有一次,這種玩笑我們真的開不起!

大家做體檢本來是為了買放心,當看到體檢報告上一切都正常時,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現在還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的?

大家為了體檢都慎重其事,提前一天不吃油膩食物,早早入睡,第二天起個大早,餓著肚子趕去體檢,忍著疼痛被抽血,不就是為了想知道自己身體的真實狀況嗎?誰能想到體檢也會有假呢?早知道是這樣,誰還會去做體檢?浪費錢不說,還浪費時間,更傳遞錯誤信息,讓真正的病人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02


我們把體檢當成健康的屏障

他們卻拿人的生命健康當兒戲

體檢本來是為了預防重大疾病而進行早期篩查,當發現早期病兆時能儘早治療。如果這個體檢根本就是假的,這跟謀財害命還有什麼區別?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被譽為白衣天使,如今卻有體檢公司讓護士假冒醫生,褻瀆醫生的神聖職責。這是一個有組織、有預謀的造假行為,為了賺黑心錢,不惜拿人民的生命健康當兒戲,是可忍,孰不可忍?

現在各類體檢公司越開越多,有的已經做大成了上市公司,可見體檢行業有多賺錢。該賺的錢儘管去賺,大家沒有意見,但是如果賺錢的門道是用護士來假冒醫生,連驗血也不做就直接出檢查報告,這就不是賺錢,而是搶錢了。

不,這比搶錢還惡劣!搶錢還是明的,這卻是暗的,讓人不明就裡,還對搶錢者心存敬意,以為買到了放心。

事實上,體檢查不出病兆從來就不用承擔責任,也沒有人得了癌症就去找體檢公司秋後算賬的。

有專業統計數據顯示,廣州人平均每年用於健康保健的消費為3000元每人,目前廣州體檢市場正在以每年近一倍的速度增長。全市有1600多萬常住人口,目前有30%左右的人參加體檢,平均消費400元的話,一年就是19億餘元。

而全國數據顯示,2010年體檢市場規模為295億元,到了2017年,已經達到1350億元。就在這樣的龐大市場規模下,體檢中心瘋狂擴容,紛紛入局切分蛋糕,行業內魚龍混雜,亂象頻出。

這也讓一些體檢公司造假的膽子越來越大,幾乎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按理體檢公司這麼賺錢,應該要有點良心,可是他們還想賺更多的錢,因此成本是能省則省。有些體檢公司的CT設備,一看就是二手貨,很可能是大醫院淘汰下來的舊設備,圖像顯示模糊不清,這能查出什麼毛病來?請退休醫生還算是好的,用退休護士來冒充醫生就完全是昧著良心了。

瘋狂擴張中,剛畢業的學生可以冒充老道的醫生;抽的血可以直接扔掉不管。

03


為什麼癌症發現都是晚期?

有多少人的健康被扼殺在了疾病初發的萌芽中?成千還是上萬?這個答案細思恐極......有些體檢中心表面上在抽血,可是他們根本不會把血液拿去檢測,而是轉手扔掉,

在檢查結果那一欄寫上:一切指標正常

要知道,在常規的檢測中,

血液檢測至關重要

體檢中心可以通過檢測血液,然後對疾病做一個大概了解,並判斷疾病程度,甚至在疾病尚未出現癥狀之前發現異常。

例如,

我們現代人最為恐懼的「癌症」

不同組織器官發生癌變時,腫瘤細胞會有特定的生物性物質合成或釋放,

通過腫瘤標誌物篩查,可以發現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腫瘤的早期病變

癌症靠血不一定能查得出來,但是血檢可以為癌症診斷提供依據。

但是那些廉價的「體檢中心」卻不會進行血液檢測,因為只有醫院才可以對疾病作出判定,「體檢中心」只是負責篩查和檢測。

體檢最費錢的就是幾個腫瘤篩查,血常規的成本很低,沒必要造假,而造假腫瘤指標就能節省一大筆錢。不少網友表示還是去公立醫院體檢比較放心。


(腫瘤標誌物)


據健康時報,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中國最新癌症數據《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

在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達429萬,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

也就是說,

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

大多數人在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快速提升

,80歲達到高峰;

肺癌為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甲狀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統癌症。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癌症發現都是晚期?因為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查癌!其實壓根沒做對!

首先是技術限制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問題。

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為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這是因為,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症治療。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的原因。

也有許多人貪便宜體檢也選擇較為便宜的,看似一套體檢流程走下去並無異樣,其實都是在做無用功,大多數人也不將查癌症當成一回事,畢竟都認為自己身體都是健康的,而且體檢數據也都是正常無異,對於癌症我們都認為是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因此也將其疏忽。

在一篇報道假體檢的文章中,看到這樣的留言:

貪婪是商業的本性之一,也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但是別忘了,善良,也是。

01



20歲、30歲、40歲、50歲、60歲


體檢最該查什麼?重點來了


專家建議:


建議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功五項和血常規;還要注重胸部X光的檢查,因為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很多見。

專家建議:


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而且不僅限於查一次空腹血糖,因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後血糖會明顯升高。大部分年輕人體檢空腹時測血糖沒問題,但餐後血糖卻很高。所以應該同時查一次餐後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試驗。有條件的人也可以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更加準確。

專家建議:


人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一個明顯的老化,彈性大不如前,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建議該年齡段人群每年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記好血脂、血壓等指標。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檢查、冠脈造影等具體篩查項目要根據不同病情來決定,可諮詢專科醫生。

專家建議:


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現骨質疏鬆,建議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普通人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大便常規檢查,每兩到三年做一次腸鏡和胃鏡檢查;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風險人群,則應該每年都進行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

專家建議:


除了心腦血管、糖尿病、惡性腫瘤、腎損害、甲狀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檢查,老年人還應該注意聽力和眼底病變的預防。查眼底,能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還可以反映腦動脈是否硬化。


覺得文章不錯請點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喜歡文章,給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萬事通 的精彩文章:

「華二代」們遭遇的尷尬,你的孩子也在經歷
為什麼美國人喜歡領養中國小孩?真相讓人淚奔...

TAG:英國萬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