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打仗講計謀,而歐洲人更講實力?
中國古代有很多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比如巨鹿之戰、昆陽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
這讓很多人認為,在軍事方面,中國古人善於用計謀來彌補實力的不足,來獲得軍事勝利,而歐美各國則講究實力,打仗就是硬碰硬,不怎麼使用計謀。
其實,這是現代人對古代軍事的誤讀。
原因很簡單,中國古代一共就發生過那麼幾次以少勝多的案例,全都上了歷史教科書,所以你全都知道。而剩下的千千萬萬次以多勝少的戰爭案例則默默無聞,因為以多勝少太平常了,一點都不傳奇,也就沒人關注了。
這就跟現在的新聞老是報道各種事故,讓你覺得世界很不安全一樣。因為事故有新聞價值,所以媒體愛報道,正常的事則沒人關心,不會上新聞。
《孫子兵法》早就說過: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翻譯過來就是:(我)十倍於敵,就實施圍殲,五倍於敵就實施進攻,兩倍於敵就要努力戰勝敵軍,勢均力敵則設法分散各個擊破之。兵力弱於敵人,就避免作戰。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孫子兵法》自誕生以來就是中國歷代將軍的必備教科書,曹操、杜牧等軍事家都曾為《孫子兵法》作注釋。
《孫子兵法》不是教人用計謀的書,也不是教人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書,而是教你如何增強實力,在戰爭中不犯錯,然後以強勝弱的書。
孫子認為,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一句話「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兵伐謀,這是對《孫子兵法》誤解最大的一句話,很多人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打仗最好的方法是用謀略。其實不是,上兵伐謀的意思是伐掉對方的謀略,即打消、破解對方的謀略,讓對方無法使用計謀,大家重新回到實力對抗的層面上來。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一是幹掉對方的主要謀士,二是識破對方的計謀。
東漢初期,朝廷討伐叛將高峻,打了一年多也沒打下來,於是,光武帝劉秀派名將寇恂(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出馬。
高峻一聽寇恂來了,知道他是個狠角色,就派軍師皇甫文作為使者前來談判。
哪知道寇恂一見到皇甫文就下令,推出去砍了,然後讓皇甫文的副手帶話回去:「要打就接著打,要投降就早點投降。」
寇恂旁邊的人很吃驚,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你怎麼把使者給殺了,況且這人還是高峻眼前的紅人。這樣高峻肯定生氣,更不會投降了。
寇恂哈哈大笑,說你們放心,高峻明天肯定投降。因為高峻才能平庸,就指望皇甫文給他出主意,現在皇甫文死了,沒人給他出主意了,他只能選擇投降。
第二天高峻果然出城投降了。
其次伐交,就是伐掉對方的外交策略,打消、破解對方的外交策略,讓對方失去外部援助。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是伐謀和伐交都不成功,那就只能派兵作戰了,但是打仗也分好幾種,比如野戰、埋伏等,最差的一種作戰方式是攻城。所以,萬不得已不要去攻城,損失太大了。
總結:
善於用計謀,不注重實力,是現代人對中國古人的誤解。
中國人善於使用計謀,西方人更看中實力,也是一種誤解。
其實不論中國還是西方,軍事的基本道理是一樣的:實力決定成敗。以強凌弱是常態,以弱勝強非常罕見。
是教科書里以少勝多的案例看多了,讓人們有了一些誤解罷了。
※全盛時期的清朝,為什麼會被緬甸佔領2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劉邦為什麼一定要殺掉韓信?
TAG:棟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