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軍武次位面】: 無限建制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小國的悲劇:一國同胞為了他國利益在自己的國土上刀兵相見

在講電影之前,先講個小故事:

1950年11月2日深夜的朝鮮戰場上,美軍被志願軍包圍,美軍中一位名叫呂超然的華裔士兵用中文向前方大喊:」別開槍,我是中國人「,對面的志願軍以為是自己人便從陣地中站起來,結果被美軍的機槍掃倒,陣地被暴露的志願軍迅速被美軍擊垮,傷亡慘重。而呂超然卻因為成功讓美軍突圍,獲得美國海軍十字勳章的嘉獎。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呂超然成為美軍歷史上第一位華裔軍官

當他晚年接受CNN採訪時將這段故事公之於眾,讓美國華裔產生了激烈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以美軍華裔士兵的身份立下戰功,為華裔在美國社會贏得了榮譽與地位。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朝鮮戰場上的呂超然穿著美軍軍服

另一方面他對自己的同胞痛下殺手,自己不願做中國人,卻用中文欺騙中國人,這種卑鄙的欺詐行為是華人社會難以接受與認同的。

那麼我們在戰場上遇到同胞,到底要不要開槍?有一部電影便講述了這個故事。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對於無數軍迷影迷而言,二戰戰爭片一直是影視界長盛不衰的題材。在眾多二戰片中有這樣一個獨特的類別,就是小國視角中的二戰。他們的二戰電影大多都講述國家被佔領吞併,自己的國家淪為他人戰場的悲慘命運。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深綠色為愛沙尼亞,現位於俄羅斯與西歐之間

愛沙尼亞,一個人口只有138萬人的中歐小國,二戰中被夾在蘇德陣營間,先後被雙方佔領。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愛沙尼亞於2015年世界各國慶祝二戰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之際推出了這部名為《1944》的戰爭片,講述了與屬於他們自己的戰爭視角。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雖說影片僅僅耗資190萬歐元,但在愛沙尼亞已經堪稱打破歷史記錄的「巨制」,經費甚至都是靠愛沙尼亞國防部、電影協會、文化基金會與個人集資湊起來的,但影片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讓愛沙尼亞萬人空巷,在中外影評網站也收穫了7.9的高分。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蘇德兩軍中的愛沙尼亞士兵彼此對視

「兄弟為敵」的宣傳語將劇情也透露了幾分

影片講述的故事和同盟國、軸心國的雙方視覺完全不一樣。

首先要說下愛沙尼亞二戰時的狀態。1939年蘇聯出兵佔領了弱小的愛沙尼亞,強行吞併成為蘇維埃共和國的一部分,許多年輕人被迫參軍加入蘇軍。然而1941年,德國忽然閃擊蘇聯,將愛沙尼亞奪回。愛沙尼亞人視德軍為「解放者」,紛紛自願加入德軍,組成一支黨衛軍愛沙尼亞師。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德國黨衛軍愛沙尼亞師

可惜風水輪流轉,1944年德國被蘇聯擊潰,一路敗退到愛沙尼亞。當年加入蘇聯軍隊的愛沙尼亞人與加入德國黨衛軍的愛沙尼亞人在自己的祖國相遇。一邊是為了從德國手中奪回祖國,一邊為了保護祖國不被蘇聯侵佔。兩撥愛沙尼亞人為了並不屬於自己的戰爭展開廝殺。

他們真的希望對自己同胞開槍嗎?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使用蘇聯SVT-40半自動步槍的愛沙尼亞黨衛軍狙擊手

儘管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也沒有大明星助陣,甚至經費都異常拮据,但本片卻靠著不少出彩之處展現了一個小國電影工業的極高水準:在視覺效果上,《1944》以極小的成本成功營造宏大逼真的戰爭場面與戰鬥視覺效果令軍武菌嘆為觀止。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在T-34/85坦克洪流的帶領下蘇軍對殘餘德軍群追猛打

蘇軍的愛沙尼亞士兵和德國愛沙尼亞黨衛軍為爭奪這片不大的土地使出了渾身解數,從MP38衝鋒槍、StG44突擊步槍、K98k步槍、MG42通用機槍、鐵拳火箭筒,PPSh-41衝鋒槍、PPS-43衝鋒槍、SVT-40半自動步槍等二戰眾多武器。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德軍的「撕布機」MG42猛烈開火

他們並不知道射擊的是自己同胞

二戰中的明星輕武器到M41式82毫米迫擊炮、PAK 38式反坦克炮、T-34/85坦克、伊爾-2攻擊機等重型裝備一應俱全,影片用不多的群演還原了蘇軍潮水般的步坦協同攻勢。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德軍防禦在潮水般的蘇軍步兵

鋼鐵洪流的衝擊下難以為繼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蘇軍伊爾-2攻擊機轟炸愛沙尼亞平民

德軍為守住陣地,甚至呼叫了停泊在波羅的海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進行炮火支援,也在影片中有所體現。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一閃而過的歐根親王號向蘇軍進行火力壓制

這也是歐根親王號在二戰中最後的征戰歲月

在影片細節上,兩軍的制服、與小道具運用考究、細緻,還原幾無沒有差錯也給軍武菌留下很深印象。德軍麾下的北歐黨衛軍(兵源以丹麥、挪威志願軍為主)和愛沙尼亞黨衛軍(兵源以愛沙尼亞人為主)的臂章都有各自的國旗做區分標識。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德軍愛沙尼亞黨衛軍左臂

有愛沙尼亞國旗臂章做區分標識

甚至影片中蘇軍送給平民的罐頭都是極其考究的道具,這些罐頭是美軍C型口糧豆子燉肉罐頭,是美國二戰援蘇物資的一部分。影片道具組沒有隨便用鐵皮盒子冒充,而是細緻的還原了罐頭的包裝和上面的文字,這個細心程度真值得國內戰爭片學習。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美軍罐頭上的英文清晰可見

後面是美援道奇10輪卡車

老大爺這一段其實也感觸頗深,昨天和他一起喝茶的還是德軍同胞,第二天就變成了蘇軍同胞。而他卻沒有認出來,仍然以為是昨天的小夥子。蘇軍同胞給他的美國罐頭,被他誤以為是德國罐頭。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蘇軍T-34坦克上的塗鴉也極具時代氣息

還原標語意為:「為了愛沙尼亞人民的蘇維埃!」

除去各種完美還原的道具,影片想做的並不僅僅是一部展現槍林彈雨的戰爭片;它深刻重現了愛沙尼亞在二戰中被敵對陣營操控,同胞刀兵相見的殘酷悲劇,蘇德雙方誰贏得戰爭,就會在未來贏得對愛沙尼亞的統治權——這場戰爭可能會有勝者,但愛沙尼亞永遠都是輸家。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影片中愛沙尼亞士兵無論在德軍還是蘇軍中都被當做充填戰爭缺口的炮灰,影片里的小細節無不透露著愛沙尼亞人對德國、蘇聯的厭惡,(例如影片中蘇軍里的愛沙尼亞兵就極為厭惡蘇軍軍官,而民眾也對蘇軍極為敵視)。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蘇聯軍官槍斃抗命的愛沙士兵

僅剩的幾名愛沙尼亞黨衛軍拚死阻擋蘇軍,掩護愛沙尼亞老百姓撤退。在即將全軍覆滅時,雙方無意間發現彼此都說著愛沙尼亞語,一瞬間,雙方不約而同的停止了射擊,扮演者蘇德兩軍的愛沙尼亞人從戰壕中站起,在自己的田野上默默對視,民族的悲劇氛圍開始在戲裡戲外蔓延,這種滋味,也許只有愛沙尼亞觀眾才能體會的到....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當雙方發現彼此都是愛沙尼亞人後都放下了武器

影片的結局同樣令人玩味,在激烈的戰鬥中,德軍中的男主戰死,蘇軍中的男主因拒殺害愛沙尼亞俘虜被蘇聯軍官槍斃——同一個國家的人都為兩個不同的國家而戰,最終都死在了自己的國土上,兩個人的命運映照了整個國家的不幸。

小國的悲哀,淪為兩大國的炮灰,同胞手足相殘,最終輸的還是祖國

▲蘇軍男主因拒絕槍殺被俘的

德軍愛沙尼亞少年兵而被蘇軍槍決

你為蘇聯而戰,我為德國而戰,但是我們都是愛沙尼亞人啊。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