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一塊布料, 在她手裡能做出怎樣的設計?

一塊布料, 在她手裡能做出怎樣的設計?


第二自然

(d2ziran.com)


是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台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一起設計


(ID:

together-design




染織

設計師 


須藤玲子



人類的生活是離不開「紡織品」的,衣物、毛巾、窗帘、床品……

紡織品總是伴隨在我們身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是因為這種普遍性,人們才會常常忽略「紡織品」那千變萬化的可能性。

在日本,有一位設計師,她用各種創意,製作了各種獨特的布料。比如

,將不鏽鋼纖維織入布中,然後用火處理,形成燒痕 ▼

或者這種猶如雕塑般的「摺紙布料」▼


利用這種布料製作成的環保袋具有獨特的美感,還可以像紙一樣折起來,方便收納 ▼

她創造的布料充滿新意,超過 150 件布料作品被永久收藏於多個世界級的博物館,例如現代藝術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國立近代美術館……


△人們在博物館參觀她的布料展

師從日本染織界泰斗新井淳一、NUNO 品牌創始人、為東京文華東方酒店設計整個酒店的布料、擔任無印良品 MUJI 的設計顧問、也是東京造形大學的教授……

她就是日本布料設計師,須藤玲子 ▼


 01. 


里程碑——東京文華東方酒店

2001 年,世界級的奢華酒店品牌文華東方,要在東京開設一家 27000 平方米的酒店 ▼

須藤的任務是設計酒店內的所有布料。包括大堂、客房、燈飾、座椅、靠墊,甚至是牆紙。

比如在入口大堂中,用上了前面提過的 Karadaki 布料 ▼



△東京文華東方酒店入口門廳

以日本的森林和水作為設計主題,須藤計劃與日本各地的作坊和匠人,共同協作在國內生產所有布料。

最終各地共有 50 家作坊參與了這個項目。

須藤與工匠們辛勤勞作,將項目完成得極好,細節處都有非常好看的紋理。

椅子上的靠墊,用的是 Cracked Denim 布料 ▼

牆壁的壁紙 ▼

窗帘 ▼

所有的燈飾都使用手工和紙製作,工匠們手工製作了近 3000 張和紙 ▼


牆壁則是請了京都西陣的飾帶織匠製作 ▼

當時幾乎所有日本的布料工藝代表產地,都在為文華東方酒店製作布料。

這個項目過後,須藤玲子被更多人所知。

 02. 

享譽世界的布料設計

她的工作室和店鋪位於東京六本木,名為「NUNO」,在日語中就是「布」的意思。



工作室成立 35 年以來,

已經生產了超過 2500 種原創的布料

店內一卷一卷的布匹,不整齊地碼在架子上,可以看到布匹卷的橫截面,並且每塊布卷變都會懸掛一枚「NUNO」的標識標籤 ▼


她用這些布料設計、製作日常用品,比如手提包、枕套,還有外套、裙子等衣物 ▼




她工作室的顧客有一半來自海外,吸引了設計師、收藏夾甚至是製鞋品牌的研發人員。



但是因為太火爆,有的人得提前一年預約,才能進行諮詢、參觀。

 03. 


創意靈感來源於日常

須藤的布料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突破常規、大膽創新是她最大的標籤。

但這種創新和突破,靈感卻往往來自於日常生活。

就拿最開頭的那塊布來說,它的名字叫做

「Karadaki」

它的靈感來源,是須藤因為一次不小心燒熱空鍋,看到灶火把不鏽鋼鍋燒得發紅。



過了一會,紅色變成了彩虹色,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於是她在布中加入了通常用來加固輪胎的不鏽鋼微纖維,然後用噴槍灼燒,布料上就形成了美麗無比的彩虹色 ▼

須藤給它起名叫「Karadaki」,意思就是「燒空鍋」。

還有這塊名為

「雙層蟬翼薄紗」

的布料 ▼

有一次須藤想要設計一塊有漂浮感的布料,她看到家裡被子里的羽絨漂浮在空中,她就想,如果能在布料里重現這種漂浮感就好了。

於是,她想到將羽絨植入布料中的方法。



純手工製作,在 2 層薄紗中植入鳥的羽絨,製成了美麗無比的布料,

被 MoMA 以及全球十多間美術館永久收藏


用這個布料製作的上衣手感光滑,輕盈無重感 ▼

須藤玲子創作出的特別布料數不勝數,有時候單憑布料的外觀來看,你很難辨識出這是一塊「布」。


△Baby Hair 産毛, 2007, 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波斯頓美術館


△Woodchips 木片, 2007


△Twig Gather 小枝集め(つぎはぎ), 2015


△Cracked Denim クラックドデニム 輪投げ, 2012

 04. 


用傳統工藝實現創新設計

常讓人困惑的是,須藤玲子作為一個布料的設計師、創作者,卻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制布工廠。

她的大多數布料,也不是在裝備最新機器的高端工廠生產,而是在各種老舊的小作坊生產 ▼

這些小作坊還保留著日本傳統工藝,這正是須藤玲子想要的。

比如,下面這是用來紡織

「和服腰帶」

的機器,須藤用這台機器製作圍巾,會具有一定的彈性,而且觸感輕柔 ▼

再比如,下面這塊名為

「Amate アマテ」

的布,看起來像獸皮,

但它其實是用傳統的「日本和紙」做的


布料是在和紙作坊,用傳統造紙技術手工逐塊製作,讓這塊布最終擁有獨特的質感和外觀 ▼

須藤一直在日本各地搜尋仍在流傳的傳統技藝和工匠,藉助他們的力量實現自己的設計構想。



如今,她已經和超過 80 家作坊合作生產過布料。

因為沒有自己的工廠,所以她才得以用那麼多不同的方式創造特別的布料,這也是她工作的獨特之處。

 05. 


被新井淳一「拋棄」的學生

須藤玲子出生在距離東京北方 80 公里外的茨城縣石岡市,年少時,祖母為母親和嬸嬸選購和服的場景,一直刻在須藤的心中。

絲質光滑的和服面料,帶著強烈而莫名的吸引,

讓她立志將來要成為一名「和服繪師」


△小時候的須藤玲子,很有福相

為此,她專門學習日本畫,最終進入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工藝設計系,讀取染織專業。

但在 1982 年,一次邂逅改變了她的人生。


△新井淳一

新井淳一,著名時裝品牌「三宅一生」的布料設計師。

他在上世紀 80 年代的日本昭和時代晚期,轟動了日本時裝界,更讓世界時裝界重新認識了日本織物。


△新井淳一 2016 年展於中國湖北美術館的作品《無題》

當時須藤去看了新井淳一的展覽,被他的布料深深震撼。

這些布料結合了科技與手工,她被徹底迷住,由此開始認真思考染織設計 ▼

原本實現自己「和服繪師」的夢想已經近在咫尺,但她還是與新井淳一,在 1984 年共同創立了 NUNO。

在接下來的 3 年時間內,須藤在新井淳一身邊鑽研布料。

但突然有一天,新井淳一毫無預兆地宣布離開公司,專註自己的作品。

並且把新井淳一把公司的掌控權,交給了一開始完全不知所措的須藤。

但緩過來以後,須藤開始對 NUNO 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為了不想吃新井淳一的老本,她甚至把 NUNO 的生產中心從新井淳一的基地群馬縣桐生市搬了出去。

事後回想起這件事,須藤認為那是個正確的選擇,「讓我能夠得到很多自信」▼

 06. 


將「廢物」變成全新布料

與各地工匠交流的期間,須藤發現了一些新的材料。

有一次她來到日本首屈一指的絲綢產地——山形縣的鶴岡市,她在某個作坊里看到一大捆看起來像樹枝的東西,以為是製作絲綢的材料 ▼

打聽下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名為

「KIBISO」

的東西 ▼

KIBISO 看起來有點像石膏,又有些像紙張,是制絲過程的副產品。

工廠在制絲的過程,會一層一層地把蠶繭分解開來,先浸泡,然後用機器抽絲,俗稱「繅絲」 ▼

簡單說,KIBISO 就是蠶繭外殼的硬絲,因為很硬不適合編織,所以通常被當作是工業廢料 ▼

但須藤玲子很喜歡。

喜歡到她特地找來鶴岡市的匠人們,一起設計了一種為它特製的織布機,將它的厚度變成原來的十分之一,並開始用它製作各類商品 ▼

第一類產品就是圍巾 ▼

她發現 KIBISO 這個材料可以有效抵擋紫外線,所以還正準備用它來製作陽傘。

須藤很喜歡重新利用一些被丟棄的材料,想要減少污染,並且以此為畢生使命。

2008 年,她正式成為無印良品(MUJI)的設計顧問,近年來開展了「重新利用舊羊毛」的項目。

須藤與愛知縣一宮市的製造商合作,循環利用廢舊羊毛衣的纖維,並且用這回收的材料製作全新的服裝系列 ▼

羊毛再利用的工程繁重,首先要收集大量的舊衣物、舊布料,甚至是工廠里的邊角料,然後仔細地用手工取下羊毛,按顏色分類 ▼

接著將它們壓碎,回到最初蓬鬆的纖維狀態,再慢慢分解,去除顏料 ▼

最終才會回歸到紗線的狀態,得以繼續使用。

須藤玲子還在美國庫玻休伊特設計博物館,展出了這個項目的成果,想傳達這種變廢為寶、重新利用的環保意識。

她認為這是作為一個「布料設計師」的責任。

 07. 


與傳統共同進步


這是她的「布藝之道」

在今年的 4 月,須藤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Koinnobori Now!」展覽中,須藤展出了 300 多條不同面料的「鯉魚旗」。

她與設計師 Adrien Gardere 和建築師齋藤秀一合作,攜 NUNO 工作室的 12 位設計師,以及 50 多處日本布料產地的工廠與職人一起,製作出這個神奇的場館。

染、織、染織結合,再與建築、展覽設計、燈光、音效的整體結合,2000 平方米的館內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震撼觀感。

這些作品不僅顛覆了人們對於織物的理解,也顛覆了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認識。


從這個展覽,能夠看出須藤玲子作為一個設計師,既有創新、又尊重傳統。

將日本各地傳承下來的染織技術與最新的機械技術,兩者自如得進行組合,從而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布帛設計表現。


△Tea Ceremony Fascination of Art and Design Marcel Wanders-[Koinobori Now!]-大分縣立美術館

從她的作品,我們能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能夠孕育出如何的美、如何極致的生活氣息。

而原來任何一塊布,從不簡單。




好物優選


貴州大山裡的古老手藝


梧桐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

即刻擁有





推薦閱讀



傳承2000年的手桿秤正在消失,90後還有人記得它嗎?



東方油畫絨綉工藝,誰說畫不能綉出來


第二自然


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台


讓匠心遇見匠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自然 的精彩文章:

設計師是不是吃貨?看她設計的首飾就知道了
藝術史有哪些著名的斜杠青年/業餘選手?

TAG:第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