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隊伍要想壯大「口號」太重要,看這個人:因一句口號直接當了皇帝

隊伍要想壯大「口號」太重要,看這個人:因一句口號直接當了皇帝

「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這句歌謠在當時廣為流傳,難道就沒有人去質疑嗎?李自成部隊是怎麼樣發展到百萬之眾的?難道他真的是無惡不作嗎?

其實,闖王的起義並非的一帆風順的,在農民軍進駐河南後,就曾陷入過一段較長的低迷期。

因為,剛剛被明軍打敗,起義軍被打得七零八落,李自成麾下兵源不足。為了擴充實力,李自成的軍隊沿著伏牛山向北開拔,因為,這一帶地形複雜,道路崎嶇,很少有老百姓住在附近,只有些無業散民住在山中。

同年十二月,闖王拿下包括伊陽在內的三個縣城,並且,迅速抵達洛陽城西的宜陽。宜陽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不但僅靠洛河,且兩面環山,有山水兩層天然屏障。明朝知縣唐啟泰負責當地防務,闖王命令部下爬上宜陽南方的錦屏山,從山上俯瞰城內的軍隊配置。

在探明敵情後,李自成命令士兵對該城發動突襲,在極短的時間內打敗了守軍,戰場上俘虜了知縣唐啟泰,李自成當即將其遊街問斬,並且,向老百姓表示:「闖王的軍隊不會殺平民,只會殺官員。」三天後,闖王軍繼續進發,圍攻永寧。

經過長達三天的激戰後,農民軍的大炮打開了城牆,城中監獄中關押的囚犯發起暴動,與李自成軍裡應外合,引導農民軍架設雲梯進入城內,打贏了這場仗。戰爭結束後,當地知縣以及明萬安王皆成了階下囚,連同永寧的鄉紳土豪幾百人一併被押上刑場,過堂後逐一問斬。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洛陽周圍的大小城鎮均被李自成打下,農民軍將洛陽重重圍困。洛陽一直是豫西重地,明福王的王府就在洛陽。

福王是神宗與鄭貴妃的嫡子,因為母親的緣故頗受神宗重視,自幼便受到萬曆皇帝的偏愛。按照神宗的意願,原本打算培養福王朱常洵成為太子。可是,當神宗提出這個建議時,滿朝都是反對聲音,神宗礙於祖宗制度和輿論壓力,不得不妥協,令立大兒子朱常洛為太子。

因為這場立儲事件中,皇帝與群臣發生矛盾,所以,在其後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中,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宮廷內鬥中,致使文武百官無暇顧及朝政,天下大亂。為了彌補未能成為太子的朱常洵,神宗時常給這個兒子額外的優待,不但不顧群臣反對對其大行封賞,對朱常洵的無理要求均無條件應允。

有了父親的寵愛,朱常洵不但坐擁大量的田產莊院,還負責當地的食鹽販賣,洛陽所有商稅均被福王收入囊中。此外,在朱常洵大婚之際,神宗為兒子準備了三十萬兩黃金來籌辦婚事,在洛陽翻修王府,比其他兒子的王府多花了十倍的經費。朱常洵希望父親能賞給他四萬頃良田,由於,洛陽根本沒有那麼多閑置的田產,神宗不得不將賞賜減半。

福王來到洛陽後,洛陽人民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暴政之中。

朱常洵命人四處強行圈地,霸佔百姓田產,千方百計從農民手中剋扣錢糧。相傳,福王府中的糧倉裝滿了糧食,朱常洵任由糧倉中的糧食發霉腐爛,也不布施救濟平民。當時,正趕上豫西地區爆發災荒,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朱常洵眼睜睜的看著數不清的饑民餓死在自己的封地中,也不願拿出半斗米賑濟災民。

福王的所作所為激起了當地民眾的不滿,老百姓都盼著闖王能夠早日打下洛陽。李自成響應民眾號召,著手準備攻城,1641年,李自成的軍隊在豫西逐漸壯大,南京兵部尚書覺得洛陽危如累卵,便給朱常洵寫了封信:

「洛陽爆發了前所未有的三年災荒,村鎮之中的老百姓九死一生,城裡的民眾易子而食、殺人而食,到處都有土匪流寇的蹤跡,加上,這批流離失所的災民不斷投入李自成的麾下,使李自成的軍隊勢如破竹,將洛陽周邊城鎮全部攻佔。如今的洛陽城雖然駐紮著兩支明軍精銳,但是,他們並沒有充足的糧餉,你看城牆上的守軍餓得像餓鬼一般,洛陽城已守無可守... ...」

與此同時,他希望朱常洵能聯絡河南巡撫,從河南搬來救兵鞏固城防,還希望朱常洵能替自己的封地考慮,拿出一部分錢糧來養活守軍賑濟災民。呂維祺以宜陽、永寧兩地被攻陷的失敗作為教訓,希望福王能引以為鑒,兩個地區的鄉紳土豪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盤剝百姓、奢靡度日,遇到災情一毛不拔,根本不伸出援手,最終,落得城破人亡的下場。

朱常洵卻根本聽不進這番肺腑之言,只是一心一意的做守財奴。

幾十萬農民軍兵臨城下,嚴陣以待。洛陽城內的守軍則兵分四路,分別防守四座城門。由兵備副使王胤昌負責西門,知府馮一俊負責南門,知縣張正學負責東門,通判白尚文負責西門,總兵王紹禹則帶著一支隊伍四處巡遊補位。

雖然,明朝守軍做出了完全準備,但是,由於軍隊缺少糧餉,士兵毫無士氣。城裡的士兵不論軍官小卒都抱怨道:「王府里有成千上萬的金錢,酒肉糧食多得發霉,卻讓我們飢腸轆轆死在賊人手裡。」十八日一早,鎮守在洛陽東關的兩員守將表示要出關應戰。

之後,他率眾開城前進到七里河,直接投降了闖王軍,臨陣倒戈。沒過多久,李自成便親率軍隊向洛陽進發,一路旌旗招展,士氣震天動地。經過一天一夜的拼殺後,李自成的探子獲知東城的守軍戰鬥力高漲、布防嚴謹易守難攻,而西北城門的明軍則士氣低迷,缺乏作戰能力。

有了這些情報,李自成勝券在握,當即變更了前進路線,由兵分四路分別攻城,改為集中兵力進攻西北城門。負責鎮守洛陽西北角城牆的正是總兵王紹禹,這個傢伙平日里十分腐敗,剋扣部下糧餉,手下的士兵根本不想替他賣命。

眼瞅著農民軍兵臨城下,西北角的守軍相互通氣,臨陣倒戈,將王蔭昌五花大綁丟在城樓上,放火燒城,將北門大開配合農民軍。就這樣,闖王帶著軍隊湧入洛陽城,城裡的老百姓就像是迎接親人一樣,簇擁著拱衛李自成進城。

第二天凌晨,李自成正式宣布攻佔洛陽。此時朱常洵無路可逃,只能逃進迎恩寺中躲避,與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一起被農民軍捆到李自成帳下。

在見到李自成後,朱常洵對呂維祺求救道:「呂先生一定要救我一命啊!」呂維祺苦笑著說:「如今我也自身難保。」呂維祺勸福王說:「不要忘了自己是皇親國戚,切不可向賊人屈從。」此時,懦夫一樣的朱常洵哪裡還記得自己是皇帝的親叔叔,在見到李自成後面如篩糠,趴在地上不停的磕頭求饒。

李自成坐在大殿上提審朱常洵,對其怒喝道:「你貴為福王,手裡有數不清的財富,洛陽發生災荒時,你不肯拿出一分錢救濟災民,你就是個懦夫。」說罷,命人將其按在地上痛打四十大板,又把他的腦袋砍下來示眾。出身草根的農民軍對福王咬牙切齒,將他的屍體砍成肉泥,伴著鹿肉做成肉醬下酒分而食之,將其美其名曰為「福祿酒」。

然而,之前出土的朱常洵壙志,卻打破了這個長期被人們信服的福王屍體被做成「福祿酒」宴的傳統說法。上面記載了李自成起義軍攻克洛陽城的日期及處死福王朱常洵的經過:「大明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賊數萬攻陷府城……王獨挺身抗節,指賊大罵,慷慨激烈,與城俱亡。」還有「剛腸浩氣,雖死猶生」等美化福王的內容。

雖然,福王死的時候不至於「剛腸浩氣,雖死猶生」,但是,根據《明史》和《壙志》的記載,顯然,與朱常洵被活活煮成人肉湯的稗官野史不符,福王被義軍殺害後,屍體仍存。也就是說,「福祿酒會」是民間杜撰的故事。

李自成在審問呂維祺時,闖王說道:「呂上書今天向朝廷請求援兵,明天又向朝廷請求糧餉,想要將我們誅殺殆盡。現在,我們的處境截然不同,你又作何打算呢?」第二天,農民軍在城西周公廟舉行集會,將一眾官紳砍頭示眾,大快人心。

李自成攻陷洛陽後,總共俘虜了明朝士兵三千餘人,繳獲了一大批裝備輜重,使農民軍的裝備煥然一新。查抄了福王府後,李自成獲得了無數金銀財寶和糧食,闖王並未獨吞,而是張貼告示賑濟災民。洛陽附近的災民聽說這件事後,紛紛趕來洛陽求食。

有了李自成的先例,各地災民紛紛效仿,他們殺掉官吏,打開官府糧倉。李自成在洛陽總共獲得了幾萬石的糧米,以及幾十萬金錢,其他無法估價的財物更是不計其數。李自成命令農民軍留下其中一小部分作為日後行軍的糧餉,其餘全都分發給當地的窮苦難民。

自此,他在老百姓中的聲望更是水漲船高。

攻陷洛陽是李自成起義生涯中的關鍵節點,洛陽城破,天下皆驚。有了充足的糧餉裝備以及窮苦百姓做後盾,闖王軍在極短的時間內直逼開封河朔,各地向朝廷求援的奏摺像是雪花一樣傳入京城。滿朝文武愁眉苦臉,崇禎皇帝氣得發抖,下令將洛陽倖存的幾員守將全部問斬知罪。

吃不飽飯的老百姓,在聽說李自成的部隊不納糧後,紛紛群起響應,投身行伍。沒過多久,李自成就有了雄兵百萬,成為他顛覆明朝的主力。並且,他更是提出了「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 ...」。

可以說,「均田免糧」,這既是農民軍的起義口號,又是一項政治綱領。這項政策客觀上滿足了人民對土地的渴望,因此,起義軍深得人民擁護。在「割富濟貧」,平均分配社會財富的呼聲中,起義隊伍迅速壯大起來。

據史籍記載:「遠近饑民荷旗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自是而後,所過無堅城,所遇無勁敵,諸將皆望風走。即秉鉞者以名節自許,不過以身予敵而已矣。」

之後,李自成攻破潼關,殺死孫傳庭,佔領陝西全省。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定都西安,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

參考資料:

【《明史·卷三百九·李自成傳》、《壙志》、《中國通史》、《闖獻發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岳飛死後,他的後人寫了一本書,可謂一石三鳥之計,但卻至今成謎
一女子因吞食燕子蛋,生下了一個兒子,多年後,他的後代統一全國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