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安分累德為之道,好生貴生福壽臻

安分累德為之道,好生貴生福壽臻

《唐太古妙應孫真人福壽論》收錄於正統道藏正一部,作者孫思邈真人不僅是一位高道,在醫學上也是一位神醫,道教尊奉為「妙應真人」。

有真知而後真人,真人不知月生,不知物死,視死生為一體,體徹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其中。真人是非常超脫的,了悟清凈無為之道。

祖師以及歷代真人都是根據眾生不同的世現,顯化不同的法相來濟度眾生,我們的老君爺就是道德天尊的分神化氣,降生於人間濟世度人,又在樓觀台傳《道德經》為世人啟迪智慧,所說的妙法和經典也都是應機緣而說的。

每部篇經文,每一篇經典都有它現世的意義。

道教齊同慈愛,濟世度人(資料圖)

《唐太古妙應孫真人福壽論》在文章開頭就說「聖人體其道而不為也。小人反其道而終日為也」,是為了讓我們要學習聖人了悟生死,順應自然之道。

道教一直在追求「天人合一,天人相應」,讓我們的身心意可以和自然之道融為一體,了悟體悟世間的規律,並以道德為依歸,達到人與天地宇宙和諧共存的境界。

《道德經》中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王侯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真正的有道之士能用「自然之道」的純、真、朴來鎮服我們自身因慾望所產生的貪慾、邪惡之心,從而使天下萬物自生自化。

這就是孫真人在《福壽論》中提到的「聖人體其道而不為也」的道理。賢人、達人、信人、仁人、士人都是在成為聖人的道路上前進著的人!對於聖人來說,就是以道、德二字作為自我修身、自我完善的本源。

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身份,努力做一名有道之士。無論處於何時何境,我們都不能淪散我們內心的「道」。

在世俗中,人們往往以財富來劃分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於是,有錢人大多被稱為上等人,沒錢人就被貶為下等人,其實這種劃分是非常錯誤的。真正判斷一個人是上等人還是下等人的標準,應該是智慧和善惡。

通過修鍊而延長壽命(資料圖)

安於所處的地位和環境,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價。能看破金錢的誘惑,能淡泊名利,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誰的後代,待人和藹可親,為人敦厚,接物處事平易近人。這才是真正的遵守「本分」。

如果你做了好事,上天自然會對你予以回報。就算世間的人不知道,但神明早就知道了。上天有善惡童子,把你每天所做善惡之事,如實記錄在案,等到了相應的時候,上天自然會對你進行賞善罰惡。

如果你做了好事善事,你就一定會得福得壽,人丁興旺,子孫也將因為你的善行而受到你的蒙蔭。

但是,如果有人心裡存有作惡的念頭,不做善事,比如說:姦淫別人的妻子婦兒,妒嫉他人的技藝、才能,就會得到惡報。子孫後代就多出敗類,遭受諸種亡家之禍,男子為強盜,女子穢淫等等。

神明的監察是毫髮不亂的,小過就會減去壽命百日,大過便會被減去一紀,一紀換算一下就是十二年的陽壽。道教就是長生的宗教,追求健康長壽,相信通過自己修鍊能夠使自己的壽命得到延長。

道教經典當中就說,上壽是活120歲,中壽是活100歲,下壽是活80歲,我們學道修仙,就是要追求長生久視之道。

道教講這個長壽分兩種意思,一個是肉體生命的長生,一個是精神生命的不死。經文說,死而不亡者壽。說的是肉體生命雖然不在了,但是這個人的精神卻永恆存在。

這兩種長壽在道教里稱為性和命。也就是我們道教常說的性命雙修。性是指我們的神,命是指我們的形。最終修鍊的目的,目標就是要形神俱妙,與道和真。

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資料圖)

我們修鍊這個壽命。是為了更好地提升我們的神,也就是我們的性,我們的一靈真性。所以道教的長壽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意思,是指你的精神永恆不死。

第二種意思,是指你的肉體健康長壽。一個肉體生命,一個精神生命,這兩個都要長生,才叫做真正的長壽。大家都喜歡長壽,誰都不喜歡早死。

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是人。我們都喜歡活得健康,活得長壽。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作為三才之長的人類,更該要有好生之德。有了好生之德,才能夠延長自己的壽命。

有一人到朋友家裡去作客,朋友準備殺掉一隻雞來款待這個人。但是這人於心不忍,於是勸阻。夜半聽到雞群在吵鬧不休,他就起床來去看看雞窩,沒想到他剛起身,樑柱剛好砸到床上。

白天的時候起了一念的善心,有了好生之德,晚上的時候雞給他報信,讓他躲過了一劫。這就是我們說的好生能夠延遲我們的生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清凈。

要保持中和的狀態,要好生更要貴生。貴生就是要寶貴自己的生命,貴生和重生是一個意思。

就是你自己的身體你要重視,更要重視其他生命,你不要因驕奢淫逸透支自己的生命,要使自己的生命保持一個中和的狀態。

人身有眾神(資料圖)

這樣我們的生命才能延長。長壽需要躲過三災八難。第一是這個人因為自己造了太多惡或者祖上的罪沒有還清,需要他來償還。

第二是世間中的各種各樣的災難,比如說水難。比如讓水給淹死,被火給燒死。有了深厚的德,三災八難都能躲過。

傳說有一人,看相的說他三天以後要被雷劈死。三天以後,真的晴天霹靂。但他念及父兄弟,於是帶一把傘到僻靜的地方。

地雷公知道後,來到天上跟天雷公說,這個人有善心有孝心,劈不得。於是天雷公讓辛元帥下凡一趟。這個辛元帥是鳳嘴銀牙的法相,元帥收了法相變成了普通人來到他身邊。

他趕緊勸其遠避並贈予雨傘。天雷公知後便收了雷威,與地雷公辛元帥一同到了大羅天上通明天宮面見玉皇。

玉皇說:「善哉善哉,此人有三善,消三世之業,賜三十年福祿。敬重上天,不罵天不恨地此為一善,怕父母受其連累遠避兄弟此為二善,人來到他身邊勸其遠避並贈雨傘給予人。

此為利物利人是三善,人有此三善消三世之業賜三十年福祿。」那個人本來要死,結果非但沒有死,反而生命得到了延長。

我們要延生要長壽就要積累陰德,就要行時時之方便。我們的身體以及五臟六腑當中都有神靈,凈口神咒中說,我們身中有萬餘神。

掌管我們嘴的神名為丹朱,掌管我們舌頭的神名為正論,掌管我們心臟的神名為丹元等等。世人就是因為守不住自己的正心,被慾望控制住了,才使體內神魂不定,導致神靈出離。

《太清神鑒》中就說神不足則百病生,多有牢獄等厄運。無論是安分守己,還是好生貴生,這些都是在積累陰德,積累陰德就自然可以遠離禍患,福報隨身。

心存善念,神靈護佑(資料圖)

如果我們現在不積累陰德,那麼一切享受都會變成消耗福報的奢侈品。

陰德就像銀行裡面的存款一樣,只有一點點積攢,才會變少成多,如果一下子把所有的陰德都用掉,最後必然會貧窮匱乏

道家經典要求人們對一切善事都以堅定的信心,持之以恆的態度去做。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使他人不至於滑到,這也是積陰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積累陰德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做起。人在世時所犯的罪責,皆由地府作詳細記錄,絲毫不差。

無論你身居高位還是家財萬貫,都要有一個度,不要因為有錢有勢就自覺高人一等,不尊重他人。

「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真等到了那一天,後悔就晚了。

很多道觀財神殿前的楹聯寫出了我們道教的智慧,楹聯說:「囊中確有幾個余錢,你也要,他也要,給誰是好?胸間若無半分善念,這也求,那也求,憑恁施予?」

很顯然,那些貪得無厭之人,在財神爺跟前燒香磕頭,想要求發大財交大運,但是心中連善念都沒有,財神爺是不會佑護他的。

人行陰德,鬼神報之,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編輯:見石)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道」:略談今人對「道」的幾種解讀
吾師乎!吾師乎!莊子大聲疾呼的老師究竟是誰?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