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玄慶:皈依三寶孝宗帝受籙 急流勇退張天師致仕

張玄慶:皈依三寶孝宗帝受籙 急流勇退張天師致仕

弘治八年(1495),龍虎山殿宇,被一場火災焚毀殆盡。而張玄慶天師的幼子張彥羾出生。

弘治九年(1490)九年,上遣太監李瑾、李珍捧敕命其建保民大醮於大上清官,以江西撫臣鄧原、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陪祀。

弘治十一年(1498)冬天,上命祈雪於朝天宮,醮畢次日雪深盈尺,其神驗如此。弘治十二年(1499)春,孝宗命張玄慶天師為其傳太上延禧篆,明朝皇帝授籙,也很有歷史。

其實皇帝本人以及皇室成員參加道教授籙,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北魏太延六年(440),太武帝改元「太平真君」,親至道壇受籙,其後北魏歷代皇帝即位時均受籙。

龍虎山(資料圖)

時至唐宋,也有數位皇帝、十餘位公主及多位后妃受籙入道。唐代就有詩歌形容唐肅宗時太上皇唐玄宗本人參加授籙的詩句:

日光斜照集靈台,

紅樹花迎曉露開;

昨夜上皇新授籙,

太真含笑入簾來。

到了北宋真宗之章獻皇后劉氏受上清籙,在《道藏》中還有單行本之《章獻明肅皇后受上清畢法籙記》詳載此事籙文及其經過。

到了明代,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有六位皇帝命張天師七進太上延禧籙。

據《皇明恩命世錄》載:明太祖於1366年,敕張正常天師「命進太上延禧籙」;明成祖於1408年,敕張宇初天師「命進太上延禧籙」;

明宣宗於1429年,敕張懋丞天師「命進太上延禧籙」;

授籙儀式(資料圖)

明英宗於1437年,敕張懋丞天師「命進太上延禧籙」,又於1459年,敕張元吉天師「命進太上延禧籙」;明孝宗於1499年,敕張玄慶天師「命進太上延禧籙」;明世宗於1522年,敕張彥頨天師「請太上延禧諸階法籙以進」。

其中,英宗是兩次授籙。明代甚至還有海外國王參加道教授籙。1438年,明王朝藩屬國琉球國王尚巴志致書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請求授予正一法籙,

天師答允其要求,琉球國丞相懷機致書張懋丞,表示感謝張天師的授籙之恩。張玄慶天師為孝宗授籙之後,孝宗賜牙刻印記二函並金幣還山。

年五月,張玄慶天師一次行舟到了沽頭閘的時候,由於水涸無法通行,張玄慶天師做法書鐵符投於白象潭中,頓時烏雲密布,大雨傾盆如注,水漲而舟得以行駛。

弘治十四年(1501)冬,詔天師入朝覲見,張玄慶天師攜子彥頨同赴,錫衣帶,命坐,宴於便殿。一段時間以來張玄慶天師被疾病困擾,所以向孝宗請求致仕,孝宗允之。所謂致仕,就是退居休息。

明代天師自列朝官品秩之後,就有了致仕的情形,而張玄慶天師,是明代第一位致仕的天師。據《大明會典》卷13記載,洪武元年,令「凡內外大小官員,年七十者,聽令致仕。」

弘治四年(官員1491)奏准,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張玄慶天師以印劍付子彥頨,悠遊林下,以符水濟人。弘治十五年(1502)春,遣祀長陵回復,賜宴便殿,授致仕敕書以榮之。

《賜准致仕敕》曰:敕正一嗣教大真人張玄慶:惟爾祖宗,世領道教,嗣有封秩,以至於爾,繼承不替,蓋亦有年。

近因爾朝賀至京,奏稱有疾,自乞退閑,令男張彥頨替襲真人職事,茲特允所奏。

明朝有很多皇帝受籙(資料圖)

爾既優閑,宜深居習靜。保養形神。而彥頨亦要精通法業,善守名秩,以紹宗風,以無忝於前人,斯不負朝廷寵遇之意。爾其慎之,慎之,故敕。

廣運

弘治十五年三月十九日

之寶

憲宗的致仕敕書,既表現了對於張玄慶天師的關心,也強調了要好好教育張彥頨天師潛心學習道法,並能夠稱得上精通。

同年四月,詔遣張玄慶天師齋香幡達天目,葛仙,華蓋,武當,鶴鳴五山。還報命獎勞宴賚逾常,差通州衛指揮率官兵護送歸山。孝宗在位後期也是開始優禮道教。

同樣以道官為例,弘治十六年(1503),「傳旨升朝天等宮高士杜永琪等五人為真人,左右至靈錢雲嵄等三人俱為高士,右玄義伯尚寬等四人俱為道錄司左右正一,陳良福等三人俱為左演法。

李得晟等七人俱為左至靈,李雲嵱等三人俱為右至靈,道士余允謙等三人俱為左玄義,朱尚美等十五人俱為右玄義」,一次性升用道官43人,其於道教之態度可見一斑。

弘治十七年(1504),嗣子張彥頨入覲,以自畫聖像及上意所欲古劍等物附獻,上以祖天師畫像及金幣回賜之。

弘治十八年(1505)二月二十二日,特降《錫褒問書》以示慰懷問安注念之情。並於三月二十二日同一天,下三道聖旨,一為仿憲宗例頒《諭禁止偽造符籙敕》,二為頒《賜畫軸銀幣敕》以示嘉貺,三為《命齎香燭敕》。

道教法事(資料圖)

諭貞一天師往武當、鶴鳴、葛仙三山攜上賜香燭九份轉致神前。《錫褒問書》曰:

皇帝書致正一嗣教致仕大真人張玄慶,朕惟玄風丕振,三極建於春台。化雨均沾,八荒躋於壽域。

派延仙譜,慶衍皇圖,業惟精於凈修,功斯顯於贊翊。惟爾丰標散逸,氣質純誠,傳祖宗百世之休,揚天地萬年之譽。

方其分符受命也,既嘗盡職於委身,及其解組還山也,輒乃歸真於遁跡。一塵不染,瑩三尺之冰壺,萬慮咸消,澄九霄之霽月。超凡入聖,伏虎降龍。泉石養高,琴樽適興,顧沖虛之妙道,實利濟之真光。

蚓茲繞膝,斑斕嘉袍笏之有托,滿前蒼木,幸榮辱之。無干佇想清容益懷遠,況致言重複,注意勤虔,惟其亮之。

廣運

弘治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之寶

孝宗頒給的褒獎問候敕文,極力讚揚了張玄慶天師法術精湛,陰翊國家。特別是讚揚了他急流勇退致仕的高風亮節,說其超凡入聖,清靜無為。

敕文還提到了張玄慶天師自從娶了錦衣衛都指揮使宋清之女宋氏之後,接連生了三個兒子,這讓子嗣匱乏後繼無人的明朝皇室甚是羨慕不已,贊其盡享天倫之樂。《諭禁止偽造符籙敕》曰:

皇帝敕諭正一嗣教致仕大真人張玄慶:邇年以來,各處符錄,恣意妄傳。近已命禮部行文,一體禁約,務要遵照。

洪武,永樂年間事例,悉從嗣教大真人門下請給,爾惟鑒察朕意,亦要拘禁家下人等,謹守法旨,毋得偽造褻慢,庶幾清規不紊,妙道益崇。故諭。

廣運

弘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之寶

天師獨攬符籙大權(資料圖)

這則禁止偽造符籙的敕文,一如既往的維護嗣教天師獨出符籙的權利,禁絕偽造。

不同的是,敕文中還特別提出要嗣教天師禁止其身邊家屬和下人等,私出符籙,以保證符籙的神聖性,使其更具效力。《賜書軸銀幣敕》曰:

敕正一嗣教致仕大真人張玄慶:爾子大真人張彥頨來朝,附至聖像、靈符、古劍等儀,珍修之餘,備諗誠悃。

知爾動止,清嘉天和安養,深慰朕懷。茲具畫軸、蒼銀、幣帛,用將遠恍,爾其鑒納。故敕。

廣運

弘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之寶

未完待續……

(編輯:見石)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張元吉:史上唯一被流放處罪的天師
張玄慶:命途多舛的第四十七代天師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