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明史贊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明史贊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石灰吟》是明朝「救時宰相」于謙留給後人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他道德情操最生動的寫照。于謙生於明初,永樂十九年考中進士,很受永樂大帝朱棣的賞識。于謙在年少時很敬佩文天祥的氣節,所以處處模仿,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為人正直,不諂媚權貴,對腐朽的官場風氣嗤之以鼻,曾經賦詩一首以表決心,其中兩句是"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從於謙的詩句中也可以看出兩人的性格有多麼相似,一個人生自古誰無死,一個要留清白在人間,可惜君生我未生,否則他們肯定會成為一對至交好友!于謙的品格雖然不錯,但真正讓他成名的卻是土木堡之變後的挽狂瀾於既倒,硬是用自己的力量,讓一個即將傾覆的帝國又重新站起來了,這也是他被稱為"救時宰相"的由來。

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後,明英宗做了俘虜,整個京城人心惶惶,愁雲慘淡。皇太后在匆忙之下,只好任命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監國,代替皇帝掌管國家政權。侍講學士徐有貞在朝堂上大聲宣傳明朝氣數已盡,不如趕快遷都南京,還有機會像南宋一樣是國祚延續百年。于謙聽到後非常生氣,大聲斥責道:"京城是國家的根基,一旦放棄國家就亡了。誰要敢說遷都,就要先砍掉他的腦袋!"他這番義正言辭的言論,獲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

隨後在他的建議下明代宗登基稱帝,明軍也在京城周圍建立起了抵抗陣地。在同仇敵愾的氣憤下,誓與瓦剌大軍拚死作戰。瓦剌大軍沒想到京城民眾的抵抗意志這麼強烈,處處遇到伏擊,可以說完全陷入到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讓京城保衛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不過明英宗被釋放回國之後卻不甘寂寞,被軟禁了十幾年後,在大將石亨等人的輔佐下復辟了。而于謙因為平時剛直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這些人便趁機向皇帝進讒言,陷害於謙想立襄王之子為帝,這就有含冤遇害。直到明憲宗時期,才被複官祭祀,並且著書立傳,傳承後世。明史中稱讚其為"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與岳飛、張煌言並稱為西湖三傑,以供後人瞻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眼看他起朱樓 的精彩文章:

范進中舉後真的瘋了嗎?這才是其中根本原因,換成你也可能發瘋!
郭靖巔峰期的武功有多高?張三丰在倚天屠龍記中給出了答案

TAG:眼看他起朱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