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爭」還是「讓」?禮讓之中見境界

是「爭」還是「讓」?禮讓之中見境界

「六尺巷」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清康熙年間,安徽桐城人張英中了進士,當了宰相,成了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桐城的老宅與一吳姓人家緊鄰。有一年,兩家修界牆,吳家欲擴張地界,張的家人寫信急報到京,意在讓張英出面予以制止。誰知,張英書詩一首寄回:「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就撤讓三尺。吳家被張家的義舉所感動,亦退讓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傳世。

「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為人們傳頌,主要在於它傳遞了中華民族禮讓寬容的美德。克己讓人,寬容大度,歷來是人們所稱道的處世原則。唐代詩人杜甫曾寫過一首《縛雞行》,其中兩句說:「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宋代詞人黃庭堅在《水仙花詩》中也說:「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他們都主張不計區區小事,而應該放開眼界朝前看。

宋人林逋在《省心錄》中講「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曹操在《禮讓令》中說「讓禮一寸,得禮一尺」,都是講的這個理兒。世界上許多事情,如果各自寸步不讓,那就只好怒目相向,持拳相待,而高姿態、好風格的帶頭禮讓,則可能使矛盾迎刃而解,進入柳暗花明、海闊天空的境地。

在禮讓寬容方面,古人不僅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諍言,而且流傳下來許多佳話。王泰讓棗,孔融讓梨,藺相如對廉頗讓出「將相和」,都為人們所熟知。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甄宇任青州從事,因其清廉有為,被拜為太學博士。每年歲終,皇帝都下詔賜給每位太學博士一頭活羊。因羊有大小肥瘦,怎麼才能分得公平呢?有人建議殺羊分肉,有人主張抓鬮分羊。甄宇覺得這都不妥,他不聲不響地牽走了一隻最小最瘦的羊,眾博士於是不再爭執。後人賦詩稱讚甄宇:「多少長安苦吟客,瘦羊博士最風流。」

晏子說:「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怨利生孽,維義可以為長存。且紛爭者不勝其禍,辭讓者不失其福。」讓還是爭,雖一字之差,內在的品質頗耐人尋味,而後果更是相差甚遠。讓看似失,其實是得,得到的是心安,得到的是信任,得到的是福而不是禍。而爭就不同了,爭看上去是得,可一旦過分越界,就會失去風格、人格等許多更有價值的東西。

若再往深處說,爭與讓永遠是一對矛盾,無不考驗著我們的品德和智慧。今天充滿競爭的時代,也應該大力提倡這樣一種「爭」的精神,即工作爭一流,個人爭上游,在克服困難中爭先恐後。這種爭,不但是必須的,而且應該大力褒獎。讓也不是一味的消極避讓。放棄原則和公平正義的讓,客觀上可能造成助紂為虐,使「小人」得寸進尺。正確的爭,能給人以朝氣、激情和力量;可敬的讓,能給人以溫暖、感化和醒悟。二者之間的界限並不難區分,只要用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去衡量和取捨,就可爭得有理、讓得其所,體現出寬廣胸懷和高風亮節。

實踐證明,禮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和劑、黏合劑,離開了一個「讓」字,就像恩格斯所說,即便是兩個人的社會,也無法維持下去。

史載,桐城人張英不僅學識淵博,留下許多著述,如《篤素堂文集》《恆產瑣言》《聰訓齋語》等,而且為官清廉,禮賢下士,頗有君子之德、仁者之風。一個「六尺巷」的故事流傳至今,足以說明禮讓是可以成人之名、成人之德、成人之美的。它不僅可以得安心之法,使自己的心靈免遭紛擾,變得豁達而純凈,而且可以提升人生之境,拓寬人生之路,使一生不毀其守、不舍其求,享受另一種幸福的美感,是謂讓者獲者,不亦樂乎!

「我家兩堵牆,前後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我家一條巷,相隔六尺寬,包容無限大,和諧詩中藏。」「讓他三尺」的新佳話如今也是有的,但期盼再多一點,蔚然成風,豈不更好!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向賢彪),原文有修改,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桑梓之情從何而來
不開心的時候,就來看看這20副對聯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