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慶親王屢次被舉報貪腐,但每每都能安全過關,靠的竟是這兩個字

慶親王屢次被舉報貪腐,但每每都能安全過關,靠的竟是這兩個字

晚清名臣岑春煊在《樂齋漫筆》中自述,他覲見慈禧時曾當面奏道:「親貴弄權,賄賂公行,以致中外效尤,紀綱掃地,皆因慶親王貪庸誤國。」慈禧想調停岑春煊和慶親王奕劻的緊張關係,要岑春煊主動上門拜訪奕劻,岑春煊答道:「彼處例索門包,我做不來,就算有錢,也不幹這事。」慈禧聽後也不作正面回答,只是顧左右而言他。可見慈禧心知肚明,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據說岑春煊面奏之事很快傳到奕劻耳中,他便親自書寫一張嚴禁收門包的手諭貼在大門口,欲蓋彌彰。就在手諭貼出的第二天,被派任江西提學使的林開謩按慣例在出京赴任前要遍謁軍機大臣辭行,可他去了奕劻家三次都被門子擋在門外。第四次上門,他問:「各大臣均以謁晤,一見王爺,即可成行,究竟何時可以得見?」門子笑著說,要給門包。林開謩指著牆上所貼的手諭責問道:「王爺都發話了,我還敢嗎?」門子笑眯眯地給了一個神回復:「王爺的話不能不這樣說,林大人你這個錢也不能省。」

難道就沒有人舉報奕劻嗎?晚清兩次以反腐敗的名義出現的台諫風潮,矛頭都直指奕劻。

第一次是1907年的一起「權色交易」。奕劻的兒子、商部尚書載振出差路過天津,看中了名歌姬楊翠喜,候補道段芝貴隨即用重金為美人贖身,獻給載部長。順理成章,不久,段芝貴便被破格提拔,一躍成了黑龍江巡撫。御史趙啟霖立即上奏彈劾,認定是「性賄賂」。朝廷派了載灃等人去查,結果「查無實據」,趙啟霖反被革職。

第二次是三年之後,另一御史江春霖又向奕劻發難,彈章的題目就是《劾慶親王老奸竊位多引匪人疏》,火藥味很濃,震動朝野。誰知,江春霖被責為「沽名釣譽」「莠言亂政」,但處分僅是「回原衙門行走」,換個工作崗位。結果,江春霖乾脆辭職,一下子名動四海。御史們群起效仿,聯名上奏,掀起了輿論監督的大高潮,逼得奕劻只好請假躲避。

奕劻為何每次都能安全過關呢?因為在慈禧看來,御史們羅列的罪狀都是一些皮毛,她看中的是奕劻的「大節」就是「政治過硬」「忠誠」。因此,奕劻依舊財源滾滾,當時北京的一家畫報曾刊登一幅關於奕劻的漫畫:慶王爺頂戴花翎,身著官服,戴著一副大眼鏡,雙手拿著一隻大耙子,滿地摟著金銀財寶……然而,腐敗的忠臣只是獨裁專制維護地位的一劑慢性毒藥,清朝的命運證明一個江湖遊戲規則: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普魯士與奧地利爆發戰爭,可雙方沒有作戰行動,竟都在忙著收這個
歐陽修被舉報有不倫之情,他百口莫辯,此人一發聲,歐陽修哭了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