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社會的「慾望」越來越低?國民和企業何去何從

社會的「慾望」越來越低?國民和企業何去何從

這種無欲無求的傾向,在時代脈絡之下,也是一種合理的選擇。必須思考的是,身處於「低慾望社會」,國民與企業應該如何因應。

■本報記者 張晶晶

社會的「慾望」越來越低?國民和企業何去何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低慾望社會》,[日]大前研一著,姜建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近兩三年,「斷舍離」和極簡主義的風潮在國內掀起。很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真得需要這麼多物品嗎?囤積大量的廉價物品在昂貴且狹小的房子里,是不是得不償失?只持有必需品好像會讓我更輕鬆、更幸福……

從微觀視角來看,縮減物慾的確給個人帶來了好處,不必為物所累,輕鬆前行;但從宏觀視角出發,站在一個社會和國家的角度,當大家集體選擇低消費的時候,經濟前行的動力勢必會放緩,甚至帶來很多問題。

「斷舍離」的發源地日本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日本管理學家、有著「策略先生」之稱的大前研一敏銳地觀察和捕捉到了這一新的社會經濟現狀和特點,這也是其他發展成熟的國家尚未遇到的問題,他提出了一個新的詞語加以概括——「低慾望社會」。

7平方米的安心生活

同名圖書《低慾望社會》2015年在日本一經出版就成為超級暢銷書,從單行本到文庫本,印量達到幾十萬冊。對於身處其中的日本人來說,從未有人從這個角度概括自己的想法和行動。「低慾望社會」作為一種新鮮概念,迅速傳播開來。

大前研一觀察到的日本社會是什麼樣子呢?

人口減少,超高齡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背負危機、喪失上進心和正常慾望;國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企業也有高額的內部準備金,卻未能有效運用資金,無論是貨幣寬鬆政策還是公共投資,都無法提升消費者信心,撒錢政策亦無力振興經濟……

《低慾望社會》中文版譯者姜建強,1993年前往日本留學,在日本工作生活已有25年時間。在採訪中他舉例說,日本年輕人對於生活空間的要求變化就可以窺見低慾望社會的一角。

社會的「慾望」越來越低?國民和企業何去何從

「日本年輕人不買房,都是租房。原來租得比較大,兩室一廳,一個人生活,很長時間都是這麼個狀態。最近幾年開始把自己住的狀態縮小化,現在甚至就租個7平方米的房子,一個茶室的大小。裡邊什麼東西都沒有,但什麼都沒有也能生活。為什麼呢?不放洗衣機,家附近就有洗衣房、烘乾機;不放電冰箱,到處都是便利店,不需要冰箱也能生活;電視機、電腦也是不需要的,智能手機可以代替它們的功能。房子就是一個睡覺的地方,而且也能節省很多租金,日本年輕人就往這個方向發展。」

不再以《坂上之雲》

為動力的日本人

大前研一借用了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的作品《坂上之雲》來描述當下日本年輕人的狀態,稱他們為「不再以《坂上之雲》為動力的日本人」。

在《坂上之雲》中,一群年輕人為了讓日本成為匹敵歐美的近代國家而奮力拚搏。在大前研一看來,自己這一代人經歷戰敗、在經濟高速增長期成熟起來,進入公司之後更是以成為公司高層主管或領導者為目標,不顧一切地拚命工作。而且堅信這樣的行動直接關聯到日本這個國家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大家結婚生子,即使是超過8%或10%的利率,也照樣貸款蓋房買房。

社會的「慾望」越來越低?國民和企業何去何從

他寫道:「如今,放眼世界,與當時經濟高速增長的日本處於同樣發展階段的中等發達國家或新興國,他們也是與當時的日本人一樣,縱使利率再高,也要貸款蓋房買車,為自己的夢想而拚命工作。」《坂上之雲》中為國家奮鬥的精神難以復現。

但大前研一也指出,並不是要指責年輕人慾望低落,因為這種無欲無求的傾向,在時代脈絡之下,也是一種合理的選擇。必須思考的是,身處於「低慾望社會」,國民與企業應該如何因應。

「面對從未有過的現實,我們並不是要像以前一樣大肆揮霍稅金煽動消費,而是藉由驅動人的心理層面活絡經濟的方法還有多種。」

大前研一的預言

大前研一被英國《經濟學人》評為「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被認為是亞洲國家唯一可與彼得·德魯克與湯姆·彼得斯比肩的商業管理思想大師。他同時也有著「日本戰略之父」的稱號,很多日本大型跨國企業在制定長期戰略規劃的時候都要請他指導。

大前研一的個人經歷也非常有趣。中學時代想要攻讀音樂,被父親駁回,大學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之後在東京工業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獲得核工碩士及博士學位,曾在日立製作所擔任核能開發部工程師。直到1972年加入麥肯錫,才開始管理諮詢工作。

大前研一的觀點之所以如此值得參考,是因為他曾經有過兩次重要且準確的預言。姜建強介紹說,其中一次是關於日本房價必將下跌的預判,另外一次則是引進外來勞動力是解決日本老齡化問題的唯一辦法。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經濟泡沫還沒破滅的時候,大前研一就預測房價要跌一半。當時沒人聽,大家都去買房。泡沫破滅以後,房價一跌再跌,當時八千萬日元的房子後來售價三千萬日元,再過兩年只有兩千萬日元。第二個是關於移民,他也在20世紀90年代就不斷講,日本唯一的出路是開放移民政策,當時感覺是天方夜譚。但今年日本的一個轉向就是安倍政權開放了純勞動力市場,不需要什麼文憑,只要年輕力壯就可以來。重點是兩個領域,建築領域和捕撈領域。安倍說不是移民政策,但實際上就是變相移民政策,也是日本政府沒有辦法的辦法。當然如今人工智慧的發展讓大前研一對解決老齡化問題有了新的判斷。」姜建強介紹說。

社會的「慾望」越來越低?國民和企業何去何從

因而此次他的「低慾望社會」一經提出就引發了大量關注。低慾望的年輕族群,對企業帶來嚴重影響,其後的世代可能也擁有類似的價值觀。大前研一提出,企業必須確實分析他們的想法及行為,精準掌握他們的價值觀,重新擬定各種策略及商業模式。

針對慾望低迷、人力不足、經濟不振等問題,《低慾望社會》中援引了歐美有類似先例國家的做法,提出一系列相應的策略性建議,如都市再開發、閑置土地如何利用、移民政策改善、優化觀光地配套建設、刺激「熟齡大人」消費、人才教育轉型等等。

基於各種觀察和「身處21世紀,成就事業的關鍵是培養和擁有多少頂尖人才」的認識與危機感,大前研一對家長和年輕人,提出了「要有胸懷全球的憧憬教育」的理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美~一億年前的鳥類尾羽長這樣
你是「煙民」粉絲嗎,我們從59年扇起一場載入控煙史冊的蝴蝶效應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