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國家榮譽!西南交大3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國家榮譽!西南交大3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西南交通大學主持和參與完成的3個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西南交通大學高仕斌教授、廖海黎教授作為獲獎人代表參加了大會。


電氣工程學院高仕斌教授主持完成的"高速鐵路弓網系統運營安全保障成套技術與裝備",土木工程學院廖海黎教授主持完成的"大跨度纜索承重橋樑抗風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分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土木工程學院黃國慶教授參與完成的"大型屋蓋及圍護體系抗風防災理論、關鍵技術和工程應用"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高速鐵路弓網系統運營安全保障成套技術與裝備"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科研團隊成員電氣工程學院劉志剛教授、吳積欽教授、陳奇志副教授、於龍副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也一併獲獎。項目緊密結合國家高速鐵路發展的重大戰略與行業需求,攻克了高鐵弓網系統運營安全保障系列關鍵技術,研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弓網系統檢測監測、診斷評估與檢修維護的運營安全保障成套技術裝備。已在我國所有18個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推廣應用,並輻射應用到重載、普速電氣化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為保障我國高鐵安全運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了高鐵接觸網修程修制的改革與創新,極大提升了高鐵弓網系統的安全運行與運維管理水平。

國家榮譽!西南交大3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高仕斌教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國家榮譽!西南交大3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接觸網懸掛狀態檢測監測裝置(C4)系統高鐵作業車車頂)

"大跨度纜索承重橋樑抗風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科研團隊成員土木工程學院李明水教授、李永樂教授、鄭史雄教授、馬存明副教授、王騎副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也一併獲獎。此次獲獎充分展示了我校在橋樑風工程方向的科技創新能力及國際影響力。項目在大型風洞試驗平台與試驗技術、大跨橋樑風振計算方法及氣動控制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及突破,自主研製了世界最大、性能先進的邊界層風洞,為大跨度纜索承重橋樑抗風設計提供了關鍵技術裝備;建立了高精度的橋樑氣動力模型和風振分析方法,發展和完善了橋樑抗風設計理論;建立了大跨纜索承重橋樑主梁氣動外形設計準則,提出了系統性的風振氣動控制技術。項目成果已在國內76座、國外8座大跨度纜索承重梁橋中直接應用,其中包括世界十大懸索橋中的5座、世界十大斜拉橋中的4座,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和國際競爭優勢,為我國大跨度纜索承重橋樑建造技術步入世界先進行列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國家榮譽!西南交大3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廖海黎教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國家榮譽!西南交大3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滬通長江大橋氣彈模型風洞實驗)

延伸閱讀: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主辦的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國家級獎勵,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項。

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78個項目和7位科技專家。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3項(含創新團隊3項)、二等獎148項;授予5名外籍科學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榮譽!西南交大3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關注"西南交通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關於「211工程」、"雙一流"建設高校——西南交通大學的精彩資訊!

素材來自西南交通大學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