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任何工作,無非就這2個方面
人力資源心理學
優秀HR必關注的公眾號
關注
每天13:00不見不散
近年來,華為的手機業務增長迅猛,穩居全球前三。
在任正非的帶領下,華為衝破了一個又一個阻礙,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
其在管理上的探索,也成為中國企業頂禮膜拜的對象:「華為管理法」「華為企業文化」「華為人力資源管理」。可能沒有一個中國企業,能像華為一樣被360度地剖析。
華為的管理思想有沒有一個基點?任正非說,管理的灰度,是我們的生命之樹。那麼,什麼是「灰度」?它為何如此重要?
讓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
01
【任正非:開放、妥協與灰度】
1.清晰的方向來自灰度
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奏。
他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來自灰度、妥協與寬容。
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的,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並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和諧,這種和諧的過程叫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
「妥協」一詞似乎人人都懂,用不著深究,其實不然。
妥協的內涵和底蘊比它的字面含義豐富得多,而懂得它與實踐它更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我們華為的幹部,大多比較年輕,血氣方剛,幹勁沖天,如果不大懂得必要的妥協,也會產生較大的阻力。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變法,雖然對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產生了不滅的影響,但大多沒有達到變革者最初的期望。
我認為,變革者面對他們自身所處的時代環境,他們選擇的變革太激進、太僵化,衝破阻力的方法也太苛刻。
如果他們用較長的時間來實踐,而不是那麼急迫和全面,收效也許會好一些。其實他們缺少的就是灰度。
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但道路並不是一條直線,也許是不斷左右搖擺的曲線,在某些時段來說,可能還會畫一個圈,但是如果我們離得遠一些或粗一些來看,它的方向仍是緊緊地指著前方。
我們今天提出了以正現金流、正利潤流、正的人力資源效率增長以及通過分權制衡的方式,將權力通過授權、行權、監管的方式,授給直接作戰部隊,也是一種變革。
在這次變革中的一些選擇,也許與20年來的決策方向是有矛盾的,也將涉及許多人的機會與前途,我想我們相互之間都要有理解與寬容。
2.寬容是領導者的成功之道
為什麼要對各級主管講寬容?這同領導工作的性質有關。
任何工作,無非涉及兩個方面:
一是同物打交道
二是同人打交道
不寬容,不會影響同物打交道。
但是,任何管理者,一旦同人打交道,寬容的重要性立即就會顯示出來。
人與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謂寬容,本質就是容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要想將不同性格、不同特長、不同偏好的人凝聚在組織目標和願景的旗幟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寬容。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我們自己的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
寬容,不是軟弱。寬容所體現出來的退讓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無奈和迫不得已都不能算是寬容。
只有寬容才能團結大多數人與你一起認知方向,只有妥協才會減少實現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的道路上的對抗,只有如此才能實現你的真正目的。
3.沒有妥協就沒有灰度
堅持正確的方向,與妥協並不矛盾;相反,妥協是對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的堅持。
當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協的,原則也是不可以妥協的。
但是,實現目標過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協,只要它有利於目標的實現,為什麼不能妥協一下?
當目標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們妥協一下,繞個彎,總比在原地踏步要好,幹嗎要一頭撞到南牆上?
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協似乎是軟弱和不堅定的表現,似乎只有毫不妥協,方能顯示出英雄本色。
但是,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實際上是認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
「妥協」其實是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叢林智慧,凡是人性叢林里的智者,都懂得在恰當時機接受別人的妥協,或向別人提出妥協,畢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氣。
「妥協」是雙方或多方在某種條件下達成的共識,在解決問題上,它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在沒有更好的方法出現之前,它卻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它有不少的好處。
妥協並不意味著放棄原則,一味地讓步。明智的妥協是一種適當的交換。
為了實現主要的目標,可以在次要的目標上做出適當的讓步。
這種妥協並不是完全放棄原則,而是以退為進,通過適當的交換來確保目標的實現。
相反,不明智的妥協,就是缺乏適當的權衡,或是因堅持了次要目標而放棄了主要目標,或是因妥協的代價過高而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明智的妥協是一種讓步的藝術,妥協也是一種美德,而掌握這種高超的藝術,是管理者的必備素質。
只有妥協,才能實現「雙贏」和「多贏」,否則必然兩敗俱傷。
因為妥協能夠消除衝突,拒絕妥協,必然是對抗的前奏;
如果我們的各級幹部真正領悟了妥協的藝術,學會了寬容,保持開放的心態,就會真正達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紮實。
4.堅決反對完美主義
什麼是職業化?就是在同一時間、同樣的條件下,做同樣的事情的成本更低,這就是職業化。
在市場競爭中,對手優化了,你不優化,等待你的就是死亡。
思科在創新上的能力、愛立信在內部管理上的水平,我們現在還是遠遠趕不上的。
要縮短這些差距,必須持續改良我們的管理,不縮短差距,客戶就會拋離我們。
的確,我們要意識到管理改進的迫切性,但也要沉著冷靜,減少盲目性。
我們不能因短期救急或短期受益,而做長期後悔的事。
不能一邊救今天的「火」,一邊埋明天的「雷」。管理改革要繼續堅持從實用的目的出發,達到適用目的的原則。
我們從一個小公司脫胎而來,小公司的一些習氣還殘留在部分員工身上。
我們的一些員工也受20年來公司早期的習慣勢力的影響,在思維與操作上還不能完全職業化。這些都是我們管理優化的阻力。
由於我們從小公司走來,相比業界的西方公司,我們一直處於行業發展的較低水平,運作與交付上的交叉、不銜接、重複低效、全流程不順暢現象還較為嚴重。
在管理改進中,要繼續堅持「七反對」的原則。
堅決反對完美主義,
堅決反對煩瑣哲學,
堅決反對盲目的創新,
堅決反對沒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優化,
堅決反對沒有全局觀的幹部主導變革,
堅決反對沒有業務實踐經驗的人參加變革,
堅決反對沒有充分論證的流程進行實用。
我們不忌諱談我們的「病灶」,要敢於改革一切不適應及時、準確、優質、低成本實現端到端服務的東西。
但更多的是要從管理進步中要效益。
我們從來就不主張較大幅度的變革,而主張不斷的改良,我們現在仍然要耐得住性子,謀定而後動。
5.因地制宜實事求是
西方的職業化,是從一百多年的市場變革中總結出來的,認為它這樣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裝,打上領帶,並非只是為了好看。
我們學習它,並非完全僵化地照搬,難道穿上中山裝就不行嗎?
公司發展二十多年來,有自己成功的經驗,我們要善於總結出來,再將這些管理哲學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加以規範,使之標準化、基線化,以利於廣為傳播與掌握並善用之,培養各級幹部,使其能迅速適應工作上的轉變。
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是一個僵化的西方樣板。
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在中國的企業成功的不多,就是因為它們照搬了西方的管理而水土不服。
一個企業活的靈魂,就是要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這兩條要領的表現,就是不斷提升效率。
我們從雜亂的行政管制中走過來,依靠功能組織進行管理的方法雖然在弱化,但以流程化管理的內涵還不夠豐富。
流程的上下游還沒有有效「拉通」,基於流程化工作對象的管理體系還不很完善。
組織行為還不能達到可重複、可預期、可持續化的可值得信賴的程度。
人們還習慣於通過看職位等級來決定做事的方式。
工作組是從行政管制走向流程管制的一種過渡形式,它對打破部門牆有一定的好處,但它對破壞流程化建設有更大的壞處。
如果任由工作組滿天飛,流程化組織就會變成一個資源池,這樣下去我們能建設成現代化管理體系嗎?
一般而言,工作組人數逐步減少的地方,流程化的建設與運作就比較成熟。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面對未來的風險,我們只能用規則的確定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在發展中獲得自由。
任何事物都有對立統一的兩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們的生命之樹。我們要深刻理解開放、妥協、灰度。
02
【當心「灰度」被庸俗化理解】
田濤浙江大學睿華創新管理研究所聯席所長
華為國際諮詢委員會顧問
2012年元旦之後的一個晚上,我與任正非茶敘時提出:灰度理論其實才是華為全部管理哲學的核心基點。
任正非表示贊同,其實他也明確講過:管理的灰色,是我們的生命之樹。
何謂「灰度」?
華為依靠制度創新(「工者有其股」等)、文化創新(非中非西)、技術創新(全球專利申請排名前幾位)等獲得了高速成長,但「創新」尤其是「自主創新」一詞在華為的歷史文獻中是被提到得最少的。
任正非講,「創新就是在消滅自己,不創新就會被他人消滅」「快三步是先烈,快兩步是英雄」,總前提則是「建設性大於破壞性」,而又必須包容「破壞性創新」。
這即是灰度的系統性:高則抑之,下則揚之。
華為的「狼性文化」屢被學界某些人士詬病,也被部分商界中人泛化曲解,其實大多與任正非原本的「狼性」定義南轅北轍。
任正非的「狼性」概念有三義。
一是敏銳的嗅覺。
讀過《狼圖騰》便會知曉,狼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進化出了某種「先知般」的感知能力和設計意識。
二是不屈不撓的進攻精神。
西方文化中的清教徒主義精神、中國文化倡導的艱苦奮鬥精神,其內核無不是進攻精神,即一個組織的英雄氣。
三是「狼狽精神」。
一部華為史就是不斷培植英雄又不斷打掉英雄的歷史。
一切基於功利原則和實用主義,這是灰度哲學的又一特性。
華為在國際競爭中奉行「永不結盟」戰略,同時也廣泛開展「合縱連橫」。
過去多少年美國思科公司總在打壓華為,這兩家會是永恆的對手嗎?難說。
也許幾年後、十幾年後它們會完全走到一起。
理想主義是旗幟,實用主義為綱領,拿來主義為原則,這是任正非管理哲學與華為文化的源與流,但還得加上一句:漸進性與實驗主義。
有宏大的夢想,這是讓鬥牛士和牛們血脈賁張的那面紅色的旗子。
但無論誰要取勝,都需要設計感、進攻性、狼狽性,同時還要冒險實驗、一寸一寸地逼近目標,企圖一招、幾招或幾個回合完勝的想法都是危險的。
這需要組織領袖和整個團隊極大的忍耐精神。
灰度理論不可泛用、濫用。
任正非主張只在高中級幹部中進行學習,基層員工學不學不重要,因為他們可能會學偏。
在組織體系中越朝上越要講灰度,越朝下越要講黑白分明,規則清晰;
研發文化必須堅持「工程師思維」,不允許任何的模糊與中庸;
尤其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的核心價值觀,更容不得任何的扭曲與變形。
至於坊間對灰度的庸俗化理解,諸如「打擦邊球」「世故圓通的處人術」等,顯然與「狼性文化」的被誤讀一樣,被嚴重曲解了。
03
任正非經典語錄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勝利之本。
我們呼喚英雄,不讓雷鋒吃虧。雷鋒精神與英雄行為的核心本質就是奮鬥和奉獻。
在華為,一絲不苟地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奉獻,就是英雄行為,就是雷鋒精神。
10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心中只有危機感。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華為才存活了10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這樣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失敗的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的,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什麼叫成功?是像日本企業那樣,經九死一生還能好好地活著,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覺得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本文來源:職場視界JobSight
-END-
微信又又又要改版啦~
給我你的「小星星」,
跟步驟星標,
再也不怕看不到最新HR資訊~


※減稅降費!2019國家再出新政……新一輪「財富暴利」即將來臨!
※資深HR提醒:從4k到月入2萬,這樣經營自己,才能越活越值錢
TAG:人力資源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