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這是您不在的第43年:「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這是您不在的第43年:「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總理,約期恰是今朝。這是您不在的第43年。您深愛的國家,越來越好了。未曾見過您的中國兒女,循著您留下來的道路,一往無前。被您永恆愛著的孩子們,去向了您願望中的更遠、更好的地方。

 


1898年3月5日-1976年

1月8日

01


訣別與永在:不留墓碑只留豐碑



在那個失去您的冬天裡,長安街上有呼嘯十里的凜冽寒風,也有滴落七尺的男兒熱淚。堪稱簡陋的告別儀式後,赤紅的烈火掩映著您安睡的面容,直至您也化為烈火。您不要留下骨灰。您說,灰入大地,可以肥田。


於是,您的妻子拜託人幫忙,找來一架農用飛機,帶著您最後一次路過,您少年時代投身革命的地方——天津。再往前飛去,在母親河的入海口,人們將您化入海空。這便是徹底的別過,此間世人,欲祭無碑,從此以後,您的神魄與萬物相融。



世人都以存灰為記,這是逝者和人間最後的念想。您和先輩們一起留下了共和國,卻沒有留下骨灰,是因為您真的不曾有一點留戀我們么?不願等候我們長大嗎?



大人們說不是。他們說是您鞠躬盡瘁罷,不留身後名。於是您不留墓,便不用費神去推拒鮮花與香燭。您離開的轉身是乾脆的,但我想,背過去的瞬間,臉上會露出我們熟悉的笑意。



 02


嚴厲與柔情:不留兒女只留英傑



您也沒有留下兒女。您的妻子很喜歡一個叫周秉宜的小閨女。當然,您也很喜歡。



您每天又要工作十二個甚至十六個小時,您的妻子特別希望能有個孩子在她身邊。1949年的冬天,您弟弟恩壽和您說,可以把三女兒秉宜過繼給您。





在家人們的討論中,您一直沒有表態。後來,您對周秉宜的父親母親說,我要是要了這個孩子,別的孩子就會認為我這個做伯父的不公平,這個孩子也會將來養成驕傲、特殊化的習氣。



第二天,您的妻子跟周秉宜說:本來想讓你當我的女兒,但是現在不行了。9月份,周秉宜搬來了中南海,她繼續叫您伯父。而您愛她,也教她;讓她知道,在家裡您是伯父,上了外面您是總理,是大家的總理,不是小女孩一個人的。




您終究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女,但您待所有周家的孩子親如己出。您離去的時候沒有子女窩在您的病榻前,親吻著您瘦削的手掌,但您有中華的孩子們,在四十三年前為您在寒冬里送行十里,在四十三年後為您驀然垂淚——在溫暖的校舍、辦公室、地鐵公車上。這些溫暖是您寄了多年、寄給中國的禮物。


03


樸素與瑰麗:不留怨言只留宏圖



您兌現了16歲的諾言:吾將公之天下,使四萬萬人共得而仆之,必不負所托。



如今的我們再沒有見過,您一直用的那種,縫補破舊不堪的枕巾和解放時期的被子;您的搪瓷缸子——因為沒有時間吃飯,廚師在您的水杯里倒上點粥,喝下去抵擋些飢餓,聊勝於無;您衣服上唯一的飾物,就是那塊「為人民服務」的徽章,您戴著它,直到臨終時刻。它是您的精神寶石,修飾了您一生的人格。





您1974年6月1日住進醫院,而1月至 5月的139日中,您每天工作12-14小時有9天;14-18小時有74天;19-23小時有38天;連續24小時有5天。工作時間在12小時之內的,只有13天。

您好像總還有更多精力,好像還有更多時間。但那時您已經76歲了。識途卻老矣,寬厚而清癯。您不知疲倦,世人便不知您疲倦,只道您可以一直引著我們的馬車,向前駛去。


您告訴年輕人,這世界上,其實總有人能頂得住、也必須有人頂住的。而且,毫無怨言,竟能,毫無怨言。



您在青年時代寫道,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現在,您見過的國勢積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您操碎心的不得溫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這是真的。



所以,您可以再一次兌現您的諾言嗎?


周總理,您看到了嗎?中華騰飛世界時,就是今朝啊。




周總理,讓我們相會,趁著我們,與那時的您一樣年輕,趁著共和國,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改革四十正值青春。



周總理,我們很想念您。




您的孩子們敬上

喜歡,就給我一個

「好看」

灼見 2019



MORE

灼見熱文 


??醫者仁心!救人無數,為孩子們發明糖丸疫苗的爺爺去世了!



??真正的頂尖高手,都有這種思維


??知乎7萬贊回答:你思考問題的方式,決定了你的層次


??2019的正確打開方式:別再被你的焦慮「綁架」了


??1989年,已是30年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閻連科:我們一直在疏忽父母和長輩生命
黃覺:地球最後的夜晚,我不想被誰記住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