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使用洗手液有講究,酒精含量過高過低都不好

使用洗手液有講究,酒精含量過高過低都不好

使用洗手液有講究

用洗手液洗手要講究方法。

先用清水充分濕潤雙手,取適量的洗手液於掌心雙手充分揉搓至少30秒鐘以上,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揉搓到指尖、指縫,並讓泡沫覆蓋到整個手的各個部分。揉搓完後用流水沖洗乾淨。最後,注意要用清潔的干毛巾或紙巾擦乾,最好不要烘乾機乾燥雙手,因為表面水的快速揮發會導致皮膚部分失水,造成皮膚髮干,使手變得粗糙。

使用洗手液有講究,酒精含量過高過低都不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很多人生怕洗手洗不幹凈,每次都要多擠出些洗手液在手上,而且洗的時候使勁揉搓。對此,專家提醒,這樣容易損傷皮膚,反而會讓病菌更容易侵入。每次用一小滴洗手液即可,如果掌控不好,可以在按壓嘴下方綁幾圈皮筋,這樣就不會將按壓嘴壓到最底端,控制用量。此外,雖然不少洗手液都含有護膚成分,但頻繁洗手仍會導致手部皮膚乾燥,因此洗完手後,最好塗抹保濕滋潤的護手霜。

其實,從清潔的角度講,肥皂的效果比洗手液更好些。從目前洗手液的成分看,主要還體現在殺菌消毒方面,但其中無論是酒精還是其他成分,都不能有效地去除附著在皮膚細小縫隙中的一些污物,如泥土、灰塵、血漬等。因此,一旦手上沾染此類污物,僅用洗手液是不夠的。一般說來,雙手上的污物較多時,應該先用香皂去污,然後再用洗手液,更好地達到清潔和消毒的效果。


酒精含量過高過低都不好

研究發現,洗手液中使用的酒精濃度不足60%是達不到殺菌目的的,酒精濃度應在60%至80%之間,才能達到殺菌或抑菌效果。但酒精濃度超過60%的洗手液如果沒添加皮膚保護劑又被長時間經常使用的話,對皮膚會有一定損傷。另外,實驗發現,以酒精作為主要成分的洗手液,殺菌作用也並非萬能。例如對梭狀芽孢桿菌(一種能引發致命腸炎的細菌),洗手液就無法有效抵禦,效果遠不如香皂。

使用洗手液有講究,酒精含量過高過低都不好

選擇洗手液還應注意一個重要指標:pH值。是衡量洗手液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洗手液中的成分要發揮作用,其pH值一定要在規定的範圍內,不合格的會傷肌膚。目前各廠家生產的洗手液pH值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選擇pH值呈中性的洗手液為好。pH過高或過低都意味著產品質量發生了變化,裡面的殺菌和抑菌成分的有效性也就變化和減弱了。

(謝斌、張靜)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每天照護好五大「保健特區」,讓身體始終棒棒的
發膜、護髮素、焗油膏該怎麼用才對才好?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