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協畫家王忠義藝術品鑒
花鳥畫的歷史源遠流長,從王忠義的畫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歷史進程中的花鳥畫,如何突破已有的樊籠,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來。但是時代的進步並不是要拋棄一切舊的,還是要吸收歷史中藝術的真諦。可以說歷史是埋沒不了的,王忠義的花鳥畫中有五代時期「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精髓,這是肯學習,肯下工夫的結果。
中美協畫家王忠義寫意花鳥畫《蘭生林樾間》(作品來源:易從網)
花鳥畫不可能繞過短暫的五代十國走,因為中華民族的藝術是傳承的藝術,唯有傳承才會經久不衰。其實,很多人是不熟悉五代歷史的,了解了五代的歷史,藝術就會隨之跟進的,沒有政治,是不會有藝術的,這是我國國情所決定的。
中美協會員王忠義四尺橫幅荷花圖《夏塘野趣》(作品來源:易從網)
五代,又稱為五代十國時期。907年,朱溫滅唐建立了後梁,從此中原地區走馬燈似的歷經了後梁、後唐,後漢,後周五代;同時,南方形成了吳、南唐、後蜀、吳越、楚、閔、南漢、北漢、南平所謂的「十國」。此外北方的契丹族建立了遼國。
中美協會員王忠義四尺橫幅花鳥畫《百年好合到白頭》》(作品來源:易從網)
其中某些割據國,在文化方面很有發展。特別是地處江南的南唐,江南文化特色開始凸顯。同時西南天府之國的西蜀,傳承了唐代文化。這兩處較安定的環境使生產力繼續發展,社會繁榮。兩國國主也都雅好文藝並著力提倡,特別西蜀首開宮廷畫院,南唐繼之,兩地吸引了不少人才。為避戰亂,不少中原畫家紛紛來到西蜀和南唐,從而促進了兩地的繪畫發展。
中美協會員王忠義畫冊作品《春風暖開吉祥花》(作品來源:易從網)
在當代的歷史大發展中如何讓花鳥畫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每一位花鳥畫家所思考的。在戰亂的五代十國,能出現很多引領花鳥畫前行者,值得我們思考,更值得我們研究,尤其要用精銳的眼睛來讀懂五代的花鳥畫。從王忠義的花鳥畫中我們讀到了富貴和野逸的感覺,穿插在一起,畫出自己的風格來。我們要讀懂藝術的歷史,才能看到王忠義畫中所折射出來的社會人文因素,藝術可以在夾縫中生存,也可以在皇宮大院中前行。這就看一位藝術家需要什麼了,但藝術的歷史絕不能丟。
畫家王忠義
王忠義,1961年生於山東省,1981年畢業於青島工藝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花鳥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會員,山東省畫院高級畫師,易從網簽約畫家。應邀參加全國六至十屆中國花鳥畫邀請展,個人及作品被錄入《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TAG:藝術高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