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活躍了?日本6.4級強震之後又一小震,5天5級以上地震24次

活躍了?日本6.4級強震之後又一小震,5天5級以上地震24次

根據科學數據顯示,最近的地震在全球似乎也變得活躍起來,不少區域都在發生地震之中,並且在最近的幾天強震也是不少了,當然在科學角度來說,這都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其實也可以反應一個問題,就是地球的板塊運動在這短暫的時間之中還是較為活躍,當然說回來,每天我們的地球板塊都是在運動之中,只是強度的大小,所以大家也沒有必要擔心。

根據科學數據顯示,北京時間1月8日晚8時39分,日本鹿兒島縣近海也發生了一次的強震,等級大小為6.4級地震,初步判斷引發了海平面的波動,但所幸的是本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所以算是日本一個比較幸運的事情,一般強震都會引發極大的海嘯產生。在本次地震之後,北京時間9日8時18分,位於關島附近海域又發生里氏4.7級地震,算是一小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雖然等級不大,但是可以看出來日本附近短暫時間地震還是比較活躍的。

根據EMSC的全球地震數據顯示,從1月5日(包括5日)過後,全球的強震數據稍微有點多,我們來看下。通過5級(包括5級以上)的地震數據來看,截止EMSC時間1月8日14時49分,全球總計發生5級以上地震數據為24次,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數據為4次,在時間上來算的話也就是5天左右,就發生了4次6級以上的強震,數據還是不低。

科學數據顯示出,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分布在巴西,美國,日本,MOLUCCA SEA。所以這些區域的朋友多多注意地震的影響。數據就是這樣,單獨從短暫的數據來看,確實強震比較大。當然還是那句話,地震屬於正常的現象,在全球幾乎每天都有地震的發生,只是等級的大小而已,所以大家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了。

地震在科學之中,如今是無法精確預測的,說可以預測的都是「偽科學」,科學界沒有公布任何一個可以預測地震的說法,說得最多的都是地震發生概率,一般都是通過板塊運動,歷史地震等數據來進行預報的,所以這個數據沒有「百分之百」的精確,大家作為參考即可,倒是最近關於地震提前預報的消息倒是不少,這樣也可以緩解一部分地震的傷害。

根據科學報道顯示,在我國宜賓地震的時候,中國地震預警網預測到宜賓地震,提前14秒向宜賓發出預警,這個科學技術工程是值得點贊的,要想到以前根本不能實現這種模式,如今能夠提前10多秒已經非常的不錯,其次就是有個好消息,我國將在2022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先進之一的地震預警系統,專家正在全國各地安裝15000個感測器,它們將被連入統一網路,所以說這項科學工程是「地震翻轉」最好的工程,以後在地震發生之前能夠更快的接收到預警撤離,值得為科學家們點贊。謝謝大家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號 的精彩文章:

自然災害或增加2倍!北半球也是如此,逼近溫室氣體「安全值」?
WMO警告!厄爾尼諾出現概率達80%,2019年氣候可能混亂

TAG:環球科學貓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