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當大鎚掄向古迹,文化碎了一地:北京名人故居的生死存亡

當大鎚掄向古迹,文化碎了一地:北京名人故居的生死存亡

微信ID:周海濱微說。

『每個人都可以有姿態地說』

周海濱(微信:zhouhaibinweishuo)

2007年11月,米市衚衕64號涇縣會館被打上了「拆」字,這裡曾是五四時期叱吒風雲的《每周評論》編輯部舊址,胡適和陳獨秀等人常在此地。2009年7月,位於北京老城北總布衚衕24號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由於相關管理部門的失職而遭破壞,距廢墟僅一步之遙……

上世紀80年代,辜鴻銘的老宅變成了王府井旅館;1991年,李鴻章祠堂成為東城區檔案局;1998年,明代嚴嵩的別墅被拆。之後的十年,名人故居依然未得到北京這個城市的尊重,拆遷一直處於進行時。

1999年,為了展寬廣渠門大街,曹雪芹故居「蒜市口十七間半」數天之內成了一片頹垣敗瓦。有評論認為,「十七間半」的外牆在擴展後的廣渠門大街人行道上,人行道完全可以繞行,保留「十七間半」對擴寬道路並無影響。後傳出消息,曹雪芹故居在離原址不遠處重建。

蒜市口曹雪芹老宅

2000年10月26日,位於美術館后街22號的趙紫宸故居被拆,趙紫宸為知名的基督教領袖。這座10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曾被中國最權威的文物、文化專家侯仁之、吳良鏞、羅哲文、鄭孝燮、舒乙等稱為「集建築、人文和文物價值於一身」、「有巨大價值」,但最終仍未避免厄運。

趙紫宸故居

2002年,位於宣武區棉花頭條1號的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林白水故居被推土機剷平。一位在現場的大媽說:「除了掛了一塊牌子以外,根本看不出是文保單位。」林白水為民國時期著名報人,1926年被軍閥張宗昌殺害。

2003年,梅蘭芳的故居「無量大人衚衕5號」(後來的紅星衚衕5號)雖被列為文物,但仍然被拆除。無量大人衚衕5號曾是民間外交場所,「幾年間造訪的國際友人多達六七千人,包括瑞典王儲古斯塔夫六世夫婦,英、美、意、西、日等國駐華使節,文藝界、教育界、政界、實業界的知名人士等等」。《梅蘭芳珍藏老別冊》曾提及,宅內「亭台樓閣、山石曲廊、院宇深深、景色別緻、陳設典雅」。

梅蘭芳與姚玉芙、馮耿光、齊如山、李釋勘等友人在無量大人衚衕梅宅院內假山石上合影(1927年冬)

2003年,察院衚衕23號,著名詩詞學者葉嘉瑩祖宅被推土機剷平,葉家的四合院已有200多年歷史。葉家是蒙古裔旗人,本姓納蘭,與清初大學士明珠之子、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同宗,清亡後家族取祖居地「葉赫」的首字改姓葉。

衚衕保衛者華新民曾致信葉嘉瑩,描述拆遷時的場景:「那張著大口的鋒利的鏟斗,把一堵堵的牆抓起來,又摔到地上。還有高大的紅門,被撞飛到半空。還有鄰院那棵粗壯的核桃樹,喀嚓喀嚓地響著,撅折了。只半天的工夫,那裡就只剩下一地的碎磚。」

西城區察院衚衕23號已被拆除的葉嘉瑩祖宅,鄭希成繪於2002年7月。

2003年年底,東城區貢院頭條2號,法學家錢端升的私宅被拆除。

2004年,東城區西裱褙衚衕31號戲劇理論家齊如山的故居被拆。除了對北京有特殊意義的于謙祠外,西裱褙衚衕的建築大部分被拆除,其中包括西裱褙衚衕36號的何其芳故居

于謙祠的殘垣斷壁

2004年11月,磚塔衚衕95號張恨水故居被拆,成為高樓的施工現場。張恨水1955年搬入該處居住,直至去世。

2005年,孟端衚衕45號清代果郡王府被連夜「遷建」,這座王府曾被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稱作四合院的「上上品」。拆遷後,這裡成為北京金融街的開發項目用地。孟端衚衕拆遷後,開發商承諾將45號院遷建到歷代帝王廟東邊的一個工廠里。

孟端衚衕45號果郡王府

2005年6月16日,西城區趙登禹路北端東側的八道灣後院共9間周作人的住房被拆除。同年8月8日至10日,八道灣西側魯迅寫《故鄉》、《阿Q正傳》等作品時的三間書房在三天之內被拆除。

2005年,北京東堂子衚衕51號,沈從文曾經寓居的原歷史博物館宿舍院被拆,沈從文曾在此處完成《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該院為二進四合院,有起脊瓦房26間,建築面積為459平方米,院內空地面積為350平方米。

被拆除的沈從文故居

2006年,前民國總理唐紹儀故居麻線衚衕3號院被拆,該院名為「意園」。被拆時,3號院牆上的「北京市東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合院」的牌子被一張報紙遮蓋住,其後,這塊牌子竟被從牆上撬了下來。麻線衚衕3號院建築風格獨特,有中西合璧之風。據《北京地名典》記載,「宅內有太湖石砌門洞,兩邊大青石條有對聯,為乾隆御筆,是圓明園遺物」。

前民國總理唐紹儀故居麻線衚衕3號院

2007年,北京宣南古城區的名人故居在拆建中大量消亡。平坦衚衕內,京劇「後四大鬚生」奚嘯伯的故居被拆除一空;後兵馬街北側,京劇「四小名旦」張君秋的故居被夷為平地。此外,荀慧生故居、明代謝枋得祠等先後被拆遷。

明代謝枋得祠被拆

2007年11月,米市衚衕64號涇縣會館被打上了「拆」字,這裡曾是五四時期叱吒風雲的《每周評論》編輯部舊址,胡適和陳獨秀等人常在此地。

米市衚衕64號涇縣會館

2009年7月,位於北京老城北總布衚衕24號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由於相關管理部門的失職而遭破壞,距廢墟僅一步之遙。後在新華社記者王軍等人的呼籲下,梁林故居殘餘部分得以保留。「梁林」因保護老北京而聞名,卻未曾料到死後故居竟險遭拆除。與其一牆之隔的金岳霖故居也險遭破壞。

或許,在大鎚掄起時,崩塌的不僅僅是一座院落。我們與歷史生生的割裂了,前人的一切生活痕迹在現實中被推土機剷平,「保護性拆除」的幌子明目張胆,「保護性重建」讓我們摸著現代的一磚一瓦,只能在心裡想像當年的舊模樣。我們的城市不缺高樓大廈和GDP,卻沒有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敬畏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海濱 的精彩文章:

在龍泉寺出家8年後,北大尖子生柳智宇下山了!
小小屏幕背後竟有六重博弈:中國教育改革為何這麼難?

TAG:周海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