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為什麼會失敗?一個致命錯誤導致滿盤皆輸

李自成為什麼會失敗?一個致命錯誤導致滿盤皆輸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闖王」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不久之後,李自成親率十萬大軍,從西安出發,一路向東挺進,目標是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西安離北京有一千多公里路程,帶著十萬人的軍隊邊打邊走,按理說應該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可讓人想不到的是,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兵臨北京城下了。

李自成為什麼會失敗?一個致命錯誤導致滿盤皆輸

北京有著一流的城防體系,在明朝歷史上曾多次遭受過敵軍包圍,但最後都能夠化險為夷,因此用固若金湯來形容也毫不為過。但是這一次,僅僅過了兩天時間,李自成的軍隊已攻入北京城內。三月十九日拂曉,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縊殉國,明朝滅亡。

從西安出發到攻下北京,李自成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而且沿途將整個黃河流域全部收入囊中,李自成制勝的秘訣是什麼呢?答案只有四個字:人心所向。

李自成為什麼會失敗?一個致命錯誤導致滿盤皆輸

作為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在底層百姓中早已取得大眾支持自不必說。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率軍在潼關擊潰了名將孫傳庭所率領的明軍主力。此戰之後,李自成在士紳階層中的形象也迅速轉變。原先大家都把李自成和他的軍隊視為「闖賊」、「流寇」,而到了此時,許多人士紳已開始意識到明朝即將完蛋,李自成很可能會成為這個國家新的統治者。因此,不少「有識之士」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不惜放棄個人名節,改投到李自成的陣營之中。1644年初,李自成揮師北京,一路上明朝的文臣武將望風而降,極少出現打硬仗的情況。結果出發的時候李自成帶了十萬人,到攻下北京後,軍隊人數還多出了好幾萬。

此時對李自成而言,可謂形勢一片大好。在整個北方地區,從百姓到士紳,基本都承認了改朝換代的事實。原來明朝的在京官員都爭先恐後前往大順政權管理官吏的部門報道,請求被錄用。百姓們更是高聲傳唱「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李自成建立一個新王朝都已經成了無可爭議的事情。然而,李自成在進駐北京後卻犯下了一個致命錯誤,結果將大好形勢徹底斷送掉了。

李自成為什麼會失敗?一個致命錯誤導致滿盤皆輸

李自成之前為了獲得底層百姓支持,曾宣布三年免賦。可是行軍打仗要花很多錢,既然不向百姓納糧,李自成如何解決軍費開支呢?答案只有四個字:追贓助餉。也就是打下一個地方後,沒收當地士紳的家產,說白了就是明搶。

不過,從前李自成是舊制度的破壞者,所以他採用這一辦法並沒什麼不妥。可是當他攻下北京,大批官僚士紳紛紛歸附到他的大順政權後,他就成了新制度的維護者,原來那套追贓助餉的辦法就不合時宜了。但李自成顯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個做法的危害性。在翻遍了紫禁城卻沒找到預期中的「金山銀山」後,李自成果斷決定向明朝在京的三千餘名官員追贓助餉。為了讓這些官員們能乖乖從兜里掏出銀子,李自成的手下趕製了五千副夾棍,通過嚴刑拷打來逼迫大家交錢,不少官員因用刑過度或是實在交不出銀子而當場喪命。在把官員們都徹底榨乾後,李自成的手下又把目標盯上了北京的商家、富戶。一些士兵甚至直接進入普通老百姓家裡搶東西。一時間,整個京城都籠罩在恐懼的氛圍之中。一位當時正身陷北京的明朝官員在絕望中憤慨地說道:「是豈興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賊而已矣。」

李自成為什麼會失敗?一個致命錯誤導致滿盤皆輸

官僚集團統治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時間,李自成要想坐穩江山,勢必要大量起用明朝官員,讓這些人幫助他維持整個國家的正常運轉。可是,李自成卻只吸納了極少數人,而將大部分人作為打擊目標。這樣一來,形勢就完全變了。明朝在南方地區的文臣武將們原本還處於觀望狀態,結果聽聞北方同僚們的悲慘遭遇,那就鐵了心要跟李自成對抗到底了。各地士紳也自行組織民團,發誓要與「闖賊」拼個魚死網破。

李自成和他手下的所作所為徹底失去了全天下的士子之心,卻讓滿清撿了個現成的便宜。清軍入關後,大批漢人士紳紛紛選擇歸附清廷,使得滿清實力迅速壯大。之後清軍趁勢追擊,很快平定了大江南北,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參考文獻:鄭廉《豫變紀略》、彭孫貽《平寇志》、錢甹只《甲申傳信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此人為國背負起一空前使命,卻被噴子的唾沫星子淹個半死
台灣原本是座孤島,這個武夫入台後卻將其變成了寶島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