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盤點歷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神威、雜交水稻均出自他們之手

盤點歷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神威、雜交水稻均出自他們之手

近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頒給了2人。兩位獎項得主為82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和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陸軍工程大學教授錢七虎。

劉永坦院士在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研製中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實現對海新體制探測理論、技術的重大突破,讓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新體制雷達的國家。

錢七虎院士六十餘載從事防護工程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建立了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體系,解決了核武器空中、觸地、鑽地爆炸以及新型鑽地彈侵徹爆炸等若干工程防護關鍵技術難題,完成了我國防護工程領域的時代跨越。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獲獎人員以中青年為主,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齡54.9歲,最年輕的38歲。

項目從立項到結題的研究時間平均為11.4年,其中近一成的項目經歷了超過20年的攻關和積累。

今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額度提高60%,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全部授予獲獎人個人,由個人支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設立,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那麼,歷屆都有那些人獲得了中國科技界的這項榮耀呢?

2000年

吳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嘉興。

吳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數學的諸多領域,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1930年9月生於北京,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

2001年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江蘇無錫人,出生於上海。他是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當代中國印刷業革命的先行者,被稱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被譽為"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

王選主要學術工作是從事計算機邏輯設計、體系結構和高級語言編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華光和方正型計算機激光漢字編排系統的研製,用於書刊、報紙等正式出版物的編排。針對漢字字數多,印刷用漢字字體多、精密照排要求解析度很高所帶來的技術困難,發明了高解析度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壓縮和高速復原方法,並在華光Ⅳ型和方正91型、93型上設計了專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實現復原演算法,顯著改善系統的性能價格比。

黃昆(1919.9.2-2005.7.6),浙江嘉興人,出生於北京。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中國固體和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

黃昆主要從事固體物理理論、半導體物理學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稀固溶體的X-光漫散射理論和晶體光學振動的唯象方程,並預見了晶體光學聲子和電磁場的耦合振動模式,被稱為"黃散射"和"黃方程";提出並發展了由晶格弛豫引起多聲子躍遷理論(包括光躍遷和無輻射躍遷),被稱為"黃一佩卡爾理論";提出了有效解決半導體超晶格光學振動模型,並闡明其光學振動模式的要點,被稱為"黃一朱模型"。與玻恩合著的《晶格動力學理論》成為該學科領域的第一部權威專著和標準參考文獻。

2002年

金怡濂(1929.9.5-),江蘇常州人,中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巨型計算機事業開拓者,"神威"超級計算機總設計師,有"中國巨型計算機之父"美譽。

金怡濂作為運控部分負責人之一,參加了中國第一台通用大型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此後長期致力於電子計算機體系結構、高速信號傳輸技術、計算機組裝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先後主持研製成功多種當時居國內領先地位的大型計算機系統。在此期間,他提出具體設計方案,做出很多關鍵性決策,解決了許多複雜的理論問題和技術難題,對中國計算機事業尤其是並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貢獻卓著。

2003年

劉東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 ,遼寧瀋陽人,籍貫天津,中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被譽為"黃土之父"。

劉東生畢生從事地球科學研究,平息170多年來的黃土成因之爭,建立了250萬年來最完整的陸相古氣候記錄,近60年從事地學研究中,在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環境科學和環境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中,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創立了黃土學,帶領中國第四紀研究和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躋身於世界領先行列。

王永志(1932.11.17-),遼寧省昌圖縣人,航天技術專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

王永志長期致力於中國戰略導彈和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與研製工作,參加和主持了6個導彈型號、2個運載火箭型號和"神舟"系列飛船的設計研製工作。他參與主持完成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主持了總體技術方案設計,組織了研製、試驗中的總體技術協調,提出了一系列推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跨越式發展的設計思路,正確處理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

2004年

空缺

2005年

葉篤正(1916.2.21-2013.10.16),又名葉平齋,出生於天津,祖籍安徽省安慶市,是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大氣物理學創始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開拓者。

葉篤正早期從事大氣環流和長波動力學研究,提出長波能量頻散理論;20世紀50年代,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熱源的見解,由此開拓了大地形熱力作用研究和青藏高原氣象學;提出北半球大氣環流季節性突變並引發一系列研究;60年代對大氣風場和氣壓場的適應理論作出重要貢獻;70年代後期,從事地-氣關係和倡導全球變化研究並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

吳孟超(1922.8.31-),出生於福建省閩清縣,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吳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的新見解,在國內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建立了完整的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診治體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膽外科疾病治療及研究專科中心,先後獲國家、軍隊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24項,出版《腹部外科手術學圖譜》、《肝臟外科學》等醫學專著19部,發表論文220餘篇。

2006年

李振聲(1931.2.25-),山東淄博人,遺傳學家, 農業發展戰略專家、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

李振聲主要是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育成了小偃4號、5號、6號等高產、抗病、優質小麥品種,及育成小偃麥8倍體、異附加系、異代換系和異位系等雜種新類型;將偃麥草的耐旱、耐乾熱風、抗多種小麥病害的優良基因轉移到小麥中,建立了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新體系,利用偃麥草藍色胚乳基因作為遺傳標記性狀,首次創製藍粒單體小麥系統,解決了小麥利用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單價染色體漂移"和"染色體數目鑒定工作量過大"兩個難題;育成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並利用其缺體小麥開創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奠定了基礎。

2007年

閔恩澤(1924.2.8-2016.3.7),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是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

閔恩澤主要從事石油煉製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20世紀60年代主持開發了製造磷酸硅藻土疊合催化劑的混捏-浸漬新流程通過中型試驗,提出了鉑重整催化劑的設計基礎,研製成功航空汽油生產急需的小球硅鋁催化劑,主持開發成功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20世紀80年代開展了非晶態合金等新催化材料和磁穩定床等新反應工程的導向性基礎研究。1995年,閔恩澤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策劃指導開發成功化纖單體己內醯胺生產的成套綠色技術和生物柴油製造新技術。

吳征鎰(1916.6.13-2013.6.20),江蘇省揚州市人,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吳征鎰參加並領導中國植物資源考察,開展植物系統分類研究,發表和參與發表的植物新分類群1766個,是中國植物學家發現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變了中國植物主要由外國學者命名的歷史。他系統全面地回答了中國現有植物的種類和分布問題,摸清了中國植物資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綱系統"的新觀點。

2008年

王忠誠(1925.12.20-2012.09.30),山東煙台人,世界著名神經外科專家、中國神經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

王忠誠在神經外科診斷、治療、科研、教學、預防及流行病學調研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和實踐,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腦幹腫瘤、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脊髓內腫瘤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和重大貢獻,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取得了科研成果66項,其中國家級獎勵8項,發表論文300篇,專著20部。

徐光憲(1920.11.7-2015.4.28),浙江紹興上虞人,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

徐光憲長期從事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學、化學鍵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和稀土科學等領域,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

2009年

谷超豪(1926.5.15-2012.6.24),漢族,浙江溫州人,數學家,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谷超豪主要從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齊性黎曼空間、無限維變換擬群、雙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規範場理論、調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論等方面取得了系統、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首次提出了高維、高階混合型方程的系統理論,在超音速繞流的數學問題、規範場的數學結構、波映照和高維時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孫家棟,1929年2月出生,遼寧復縣人,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

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擔任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 ,樹立了我國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2010年

師昌緒(1918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10日),中國著名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

他是中國高溫合金開拓者之一,發展了中國第一個鐵基高溫合金,領導開發我國第一代空心氣冷鑄造鎳基高溫合金渦輪葉片,可用作耐熱、低溫材料和無磁鐵錳鋁系奧氏體鋼等,具有開創性。他主要從事合金鋼、高溫合金及材料強度的研究工作。領導研製成功中國第一代鑄造多孔氣冷渦輪葉片,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王振義(1924.11.30-),江蘇省興化人,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血栓與止血專業的開創者之一,被譽為"癌症誘導分化之父"。

王振義長期以來從事醫學內科血液學領域的研究及臨床工作,開創了白血病和腫瘤的誘導分化療法,在國際上首創用國產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王振義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了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中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2011年

吳良鏞,1922年5月出生,江蘇南京人,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中國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吳良鏞長期從事建築與城鄉規劃基礎理論、工程實踐和學科發展研究,針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建設規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廣等特點,創立了人居環境科學及其理論框架。該理論以有序空間和宜居環境為目標,提出了以人為核心的人居環境建設原則、層次和系統,發展了區域協調論、有機更新論、地域建築論等創新理論;以整體論的融貫綜合思想,提出了面向複雜問題、建立科學共同體、形成共同綱領的技術路線,突破了原有專業分割和局限,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環境建設為核心的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和實踐模式。該理論發展了整合人居環境核心學科──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的科學方法,受到國際建築界的普遍認可.

謝家麟,1920年8月8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術專家,被譽為"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

上世紀80年代,他領導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他針對建造中國高能物理加速器的建議,最終確定2.2GeV的正負電子對撞機方案,使中國高能物理研究迅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他還確定了高能物理和同步輻射 "一機兩用"的方案,既為高能物理研究提供實驗裝置,也為同步輻射提供應用平台,同時填補兩項國內空白。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性能優異,我國從此在τ-粲物理領域占國際領先地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為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

2012年

鄭哲敏,1924年9月4日出生於山東濟南,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物理學家、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鄭哲敏早期在水彈性力學研究中取得成就,長期從事固體力學研究,擅長運用力學理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提出了流體彈塑性體模型和理論,並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應、穿甲破甲、材料動態破壞、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導海洋工程力學、材料力學性能、環境災害力學的研究,創建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連續介質力學實驗室,為推動中國力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王小謨(1938.11.11-),上海市金山區金山衛鎮人,中國著名雷達工程專家,中國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

王小謨從事雷達研製工作50餘年,先後主持研製過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雷達,在國內率先力主發展國產預警機裝備,提出中國預警機技術發展路線圖,構建預警機裝備發展體系,主持研製中國第一代機載預警系統,引領中國預警機事業實現跨越式、系列化發展,並邁向國際先進水平。

2013年

張存浩(1928.2.23-),籍貫山東無棣,天津人,物理化學家和激光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激光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

張存浩長期從事催化、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的研究。 研究雙共振光譜學和分子碰撞傳能,短波長化學激光新體系。 研究水煤氣催化合成液體燃料,在發展熔鐵催化劑和解決流化床傳熱與反混問題上有所貢獻。

程開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人,祖籍徽州。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

程開甲是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製和試驗中作出突出貢獻。開創、規劃領導了抗輻射加固技術新領域研究。是中國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領域的開創者之一。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固體物理學專著,提出了普遍的熱力學內耗理論,導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並發展了超導電雙帶理論和凝聚態TFDC電子理論。

2014年

于敏,核物理學家,1926年8月16日生於河北(現天津市)寧河。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核物理學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被譽為「氫彈之父」。

于敏在我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我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5年

空缺

2016年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葯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葯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青蒿素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優點的新結構類型抗瘧葯,對各型瘧疾特別是抗性瘧有特效。屠呦呦合成出了雙氫青蒿素以證實其羥(基)氫氧基族的化學結構,這種化學物質後來被證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還要強得多。

趙忠賢(1941-),遼寧新民人,物理學家,中國高溫超導研究奠基人之一。

趙忠賢長期從事低溫與超導研究,探索高溫超導電性研究。研究氧化物超導體BPB系統及重費米子超導性,在Ba-La-Cu-O系統研究中,注意到雜質的影響,並參與發現了液氮溫區超導體。 趙忠賢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和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2017年

王澤山,吉林省吉林市人,1935年出生,1960年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火炸藥專家,含能材料專家。

王澤山系統地研究了發射葯及其裝藥理論;發明低溫感技術,顯著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使發射威力超過國外同類裝備的水平;研究和解決了廢火炸藥再利用的有關理論和綜合性處理技術,實現了變廢為寶,減少了安全隱患,降低了公害,獲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明了一種高密度火藥裝葯技術,已推廣應用。

侯雲德(1929.7.13~),江蘇省常州市人,醫學病毒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因研究仙台病毒方面的突出成就獲蘇聯醫學科學博士學位。

侯雲德研究過干擾素和中藥黃芪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在國內首先研製成功臨床級人白細胞干擾素,建立人白細胞干擾素基因無性繁殖系,研製成功人α1型基因工程干擾素,並將其投放市場。

他分離了我國的副流感病毒Ⅰ、Ⅱ、Ⅳ型;發現人臍血白細胞具有較強的干擾素誘生能力,選育出高產病毒株NDV-F系,最終研製成臨床級干擾素製劑;研製出包括α1b、α2a、α2b、γ等亞型的基因工程干擾素系列產品。近年來,他又在干擾素基因的改造、導向干擾素的研製、妊娠干擾素及中國人基因組干擾素等位基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Twitter這一年:最無聊但又不可或缺 用戶停止增長但特朗普是鐵粉
深交所11月分地區交易量:上海人愛投資,但最「豪爽」的卻是這裡?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