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書協這位理事說:學習書法,光入門就要十年

中書協這位理事說:學習書法,光入門就要十年

選擇了書法,

就得慢慢「熬著」,

火候不到,

就無法「純青」。

中書協這位理事說:學習書法,光入門就要十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今天學習書法,可能三五年,甚至兩三年,就可以寫得有模有樣。尤其是年輕作者,入手很快。

今天我們所擁有的書法資料比任何時代都多,而且很多印刷品比原作都清晰。並且今天我們有更多機會看到原作。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好東西都在皇家及官宦家中。

今天的學書者,只要方法得當,藉助現代科技方法,下功夫,很快就可以進入「高級臨摹」階段,即可以用經典作品的風格進行不同文學文字內容的書寫。

「高級臨摹」是書法學習的入門階段,是進入書法藝術的第一道門坎。「高級臨摹」並非進入到了書法的核心之中。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第一道門前徘徊。

即便進入了第一道門,也不能說就懂書法了。展覽的入選甚至獲獎,都說明不了未來。

技法可能比較快就完成。但是任何藝術,技術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另一個方面是格調。而這些是修養問題,是需要思考、需要積累。

中書協這位理事說:學習書法,光入門就要十年

年份不夠,出不了「包漿」。

書法是養出來。

書法,十年才有可能入門;沒有二十年成不了專家。

書法是一輩子的事。

前人說「書畫乃寂寞之道」。

書法藝術不同其他藝術:學養的支撐比其他藝術要明顯與必需。

米芾38歲寫《苕溪詩》《蜀素帖》,蘇東坡約47歲寫《黃州寒食帖》,顏真卿50歲寫《祭侄文稿》,王羲之51歲寫《蘭亭序》。

古人大多數在六七歲就開始讀書寫字了。代表作的產生時間都已經寫了四五十年了。早一點的也寫了三十年以上。

選擇了書法,就得慢慢「熬著」,火候不到,就無法「純青」。

根據2003年發言整理,2018年改稿

中書協這位理事說:學習書法,光入門就要十年

張公者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來源:書藝公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