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畢加索來說,「傑作」的概念是什麼?

對畢加索來說,「傑作」的概念是什麼?


澎湃新聞 湃客 目刻時光

I paint objects as I think them, not as I see them.

我畫什麼東西是在我思考它們的時候,而不是在我看到它們的時候。——畢加索

對巴勃羅·畢加索來說,傑作的概念是什麼?

2019年北京最令人矚目的展覽,當然包括夏天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的畢加索大展。據說展出106件作品,其中包含32幅繪畫、12件雕塑、53件紙上作品,以及由畢加索個人收藏的9件作品,包括馬蒂斯、塞尚、盧梭、布拉克、米羅和維亞爾的作品。

作品的數量與質量,絕對值得反覆觀看。

而此刻。

名為「畢加索:傑作!」的大展正在巴黎畢加索博物館展出。

一個展覽,看大師的一生。

在夏天到來之前,或許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他。

從他的傑作開始。

畢加索

現代主義發展是一個驚人的歷史時期。儘管存在各種動蕩,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藝術仍在蓬勃發展,其中湧現出多位影響力深遠的大師,而Pablo Picasso是當時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這個真正的創新者的非凡作品通過各種風格詮釋了藝術,同時出現在流行文化中並影響了各種藝術運動,

所以,他成為一個偶像,成為一個劃時代的藝術大師並不奇怪。

他在大約75年(享年91歲)的創作生涯中完成了四萬五千多件作品(包括繪畫、雕塑,素描、版畫、速寫、陶瓷等);還有大量的書籍插圖、銅版和掛毯。

數量如此驚人,

對他來說,傑作的概念又是什麼?

「畢加索:傑作!」海報

巴黎國家畢加索博物館。

《畢加索:傑作!》是目前為止最完整的一次畢加索作品展,從畢加索創作開始到他去世,共計約1000件作品,其中就包括觀眾熟知的畢加索作品——— 《小丑》、《山羊》、《泳客》等。

通過彙集這些畢加索最偉大的作品,對「傑作的概念是什麼」這一問題做出解答。有些作品甚至是首次在巴黎進行展出,而其中外借的珍貴藏品更促進了世界各地的畢加索傑作與巴黎國立畢加索博物館館藏的對話。

展覽特別聚焦藝術評論與批評,從而對畢加索的作品給出了一種全新的解讀。本次作品展同時也回顧了包括往期展覽、刊物與書籍在內的一系列與作品相關,並在時間的洗禮中將它們推向「傑作」的文獻資料。

這個激動人心的展覽已於2018年9月4日開放,並將持續到2019年1月13日。

畢加索博物館:?



畢加索(Pablo Picasso),他是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一起開創了立體派,還發明了拼貼畫,對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個畫家,但他的雕塑有很大的影響力,他還探索了版畫和陶藝等領域。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他與女性的諸多關係不僅滲透到他的藝術中,而且可能指引了藝術的方向,他的行為也體現了大眾想像中的波西米亞現代藝術家的行為。

Pablo Picasso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法國,並於1973年4月8日在法國里維埃拉去世。

他的藝術時期分為:

藍色時期: 1901年至1904年

玫瑰時期: 1904年至1906年

受非洲影響的時期: 1907年至1909年

立體主義時期: 1909年至1912年

古典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時期: 1918年至1945年

最後幾年:於1973年去世之前

展覽現場:










?《畢加索:傑作!》展出的是精選傑作,體現了畢加索極佳的天賦,驚人的創作力和藝術家的獨特魅力,他的內心嚮往渴望,以及意識形態。

現場也展出了大家所熟知的《格爾尼卡》:



除了《格爾尼卡》,他以下的幾幅作品,也堪稱為傑作中的傑作:

Science et Charite

這幅特別的畫作創作於1897年,是畢加索在世時為自己保留的為數不多的早期作品之一。

當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他決定創作一件「時髦」的作品——當時一個流行的主題是參觀醫院病人。通過將日常生活中的影像與模型相結合,他創造了一個令人驚嘆的場景。有趣的是,作品裡的父親以醫生為原型,而整幅作品是為了紀念1895年藝術家妹妹康奇塔的離世。

Science et Charite非常受歡迎,藝術家甚至在他的家鄉馬拉加省展覽會上獲得金獎。

亞威農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亞威農少女》也許是畢加索最有爭議的代表作。這幅革命性的畫作引發了對繪畫表面的一種完全不同的理解——它是一幅重要的作品,體現了立體派作為一種藝術運動的理念。

1924年,安德烈·布雷頓(Andre Breton)推薦雅克·杜塞(Jacques Doucet)購買這件作品,但這位設計師去世後,這件作品又回到了藝術市場。最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1939年買下了這幅畫作為收藏。

此後,《亞威農少女》不再「長時間旅行」。但畢加索對這幅畫進行了許多解讀,這些解讀闡明了作品的起源,並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丑角人物Arlequin au miroir

Arlequin assis

Le peintre Salvado en arlequin

人物被認為實際上是Picasso的分身,例如另一個自我,並且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

這種獨特的性格表現在古典主義的肖像畫中,畫家深受西班牙畫家哈辛托·薩爾瓦多所畫的哈勒昆斯的影響。通過這幾部作品,模特總是穿著相同的服裝,幾乎相同的姿勢,處於一種深深的憂鬱狀態;這些主題在整個系列中不斷重複和修改。

有趣的是,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這個主題在藝術交易商中很受歡迎,這使得巴塞爾市購買了Arlequin assis用於收藏。

Femmes Leur Toilette

這幅拼貼畫創作於1937-1938年冬天,於2018年修復後首次展出。畢加索通過描繪親密的女性空間,比如女性互相梳理毛髮的場景,為他的戀人朵拉·瑪爾、瑪麗·特蕾莎·沃爾特和奧爾加·畢加索創作了一首「頌歌」。

這幅作品是在畢加索位於巴黎的Grands-Augustins工作室完成的,比標誌性的格爾尼卡早幾個月,所以可以說Femmes a leur toilette是後者的前身。

這幅畢加索的傑作完美地體現了支配他一生的革新理念。

La Chevre

1946年,畢加索住在昂蒂布附近的Golfe-Juan,在那一年,Romuald Dor de La Souchere邀請他在格里馬爾迪博物館(Grimaldi museum)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他是那裡的導演。這位藝術家在那裡工作了一個月,創作了23幅油畫和44幅素描。有趣的是,20年後,該博物館成為法國第一個以畢加索為主題的博物館。

La Chevre創作於那個時期,是畢加索繪畫中一種重要動物的代表。動物的身體是寫實主義繪畫和立體主義幾何化的共同作用。

Le Chant des Morts

1945年,畢加索在巴黎開始與平版畫家弗爾南多·莫拉特(Fernand Mourlot)合作。他們參與了幾個項目,在1948年,莫拉特出版了一本皮埃爾·里維迪的《死亡聖詠》,並配以畢加索的插圖。重要的是,藝術家和平版畫家增加了他們對這一媒介的興趣,並嘗試了海報藝術。他們兩人在平版印刷過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以及這些探索的紀念品,都是首次展出。

莫拉特於1970年出版的《Picasso Lithographe》反映了畢加索在與不同媒介合作方面的無限才華和興趣。更重要的是,這一出版意義重大,因為它揭示了畢加索對版畫的研究和他對複製藝術的工藝探索,所以印刷的圖像在畢加索的傑作中名列前茅是很正常的。

保羅·塞尚和亨利·盧梭以及古代和部落藝術對畢加索有很深遠的影響,由此畢加索藉助了那些人物更多的內部結構,並最終使他走上立體主義的道路。這些創新對幾乎所有的現代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徹底改變人們對空間形式描繪的態度。

畢加索沉浸在立體主義中也最終使他發明了拼貼畫,他放棄了畫面作為世界物體窗口的想法,並開始將其視為一種使用不同的,有時隱喻的符號的構成。這也在後來幾十年內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他對風格有著不拘一格的態度,儘管在任何時候,他的作品通常以單一的主導方式為特徵,但他經常在不同風格之間互換 - 有時甚至在同一件藝術品中。

他與超現實主義的接觸,雖然從未徹底改變他的作品,但不僅影響了他情婦瑪麗-特蕾莎·沃爾特(Marie-Therese Walter)肖像的柔和形式和溫柔色彩,也影響了本世紀最著名的反戰畫作《格爾尼卡》(Guernica, 1937年)中稜角分明的形象。

畢加索總是渴望將自己置身於歷史中,而他的一些最偉大的作品,如《亞威農少女(1907)》,展示了大量歷史的痕迹。他的晚期工作與Ingres,Velazquez,Goya和Rembrandt等大師進行坦誠的對話,創作了大量作品。

展覽中有一幅素描眼睛:

透過畢加索的眼睛,我們能看到什麼?

藝棧薦書

透過畢加索的眼睛:與非洲和大洋洲的藝術面對面

Through the Eyes of Picasso: Face to Face with African and Oceanic Art

進口英文原版

通過藝術作品、攝影作品和文字,這本書探討了畢加索對部落藝術的迷戀,以及他對自己的作品所反覆強調的影響。

「非洲藝術?我不了解」 以這種挑釁的口吻,畢加索試圖否認他與歐洲以外的藝術的關係。然而,通過數以百計的檔案文件和照片,展示了來自非洲、大洋洲、美洲和亞洲的部落藝術如何成為他靈感的源泉。

本文作品圖來自網路,版權屬於原所有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英特爾回應AMD 7nm:製程重要 但用戶更關心產品整體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