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隨著卡普空《生化危機2重製版》發售日期的日益臨近,一大批玩家正在等待著重溫當年被喪屍圍追堵截的恐怖感覺。作為一款"冷飯"作品,卡普空如此不遺餘力的將其重新製作搬上本世代的遊戲平台,而廣大玩家看起來也"甘之如飴",這一方面源於遊戲本身的超高素質,另一方面也有賴於近些年喪屍類型藝術作品的大行其道。

之前我曾寫過一系列關於《生化危機》系列遊戲及其衍生小說、電影、CG動畫的介紹文章,那些年,我們追的《生化危機》之起點 那些年,我們追的《生化危機》(1)對《生化危機》系列的各種元素進行了簡單的盤點和回顧,但其實在這些文章中有一個重要的元素並沒有被詳細介紹,那就是系列中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喪屍。今天我們就趁著《生化危機2重製版》發售前的這段時間,來和大家聊聊關於喪屍的那些事。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起源

1、喪屍一次來源於英文單詞zombie,又稱活死人(living dead),同吸血鬼、狼人等一樣,是存在於許多西方文藝作品中的一個藝術形象。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2、zombie一詞來源於巫毒教文化(Voodoo)。這是一個源於非洲西部,融合了祖先崇拜、萬物有靈論、通靈術的原始宗教。而巫毒教最著名也是最恐怖的特色便是喪屍,也叫還魂屍。傳說巫毒教的巫師可以讓死者復活並聽命於他,其實是巫師在受害者的食物中下入了以河豚毒素為主的藥物,使得受害者進入了假死的生理麻痹狀態,在下葬後,巫師再把"屍體"挖出來,此時受害者的大腦機能已被毒素破壞,成為了"活死人",之後巫師會用藥物讓這些喪屍聽命於自己。

3、15世紀後期,隨著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販奴活動的興起,無數非洲黑人被殖民者販賣到世界各地,而這些非洲黑奴也把巫毒教的信仰帶到了世界各地,並逐漸興盛于海地、加勒比海、美國南部及南美洲的部分國家。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4、喪屍這一形象的來源以及西方喪屍文化的興起與海地這個國家有很大的關係。海地是是全球第一個黑人共和國,也是美洲新大陸第二個獨立國,在1804年1月1日宣布獨立。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15世紀末探險家哥倫布發現了了海地,從此以後海地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島上的印第安原住民有的被屠殺,有的成為奴隸。直到1679年,海地被西班牙正式割讓給法國,成為了法國殖民者,這時候海地叫"法屬聖多明戈"。法國當局在海地大量種植甘蔗園,需要大量奴隸,可是當地印第安人已經幾乎滅絕了,於是法國殖民者便從西非運送黑奴到海地充當勞動力。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隨著黑奴的到來,巫毒教信仰逐漸在海地流傳開來。

1685年,路易十四頒布了"黑人社會法令",嚴禁黑奴繼續信仰他們的宗教並強迫他們改信天主教,黑奴們表面上答應改信天主教,但私底下仍然信仰著巫毒教。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新一代的黑人已經對兩個宗教的信仰區分的不是那麼明確了,於是一個融合了非洲巫毒教和天主教以及部分當地土著信仰的宗教初步形成了。

18世紀開始,部分黑人為了爭取自由開始了反抗殖民者的活動,在反抗運動過程中,逐漸出現了類似於中國白蓮教、義和團等所謂"刀槍不入""死而復生"的傳說。同時反抗的黑人也利用信仰的力量讓所有的戰士們相信自己永生不死,倒下了也可以再度站起來奮戰。

隨著1804年海地獨立建國,黑人們的信仰被正式命名為"海地巫毒教",和天主教一起成為海地的兩大官方宗教之一。

而關於"不死人""喪屍"的傳說也逐漸傳播到了西方各國。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5、20世紀初美國人一度佔領了海地,關於海地的風土人情隨著美國大兵傳回了國內,其中就包括關於"喪屍"的傳說。部分對此感興趣的學者和作家決定前往海地探究真相,這其中就包括著名神秘學作家威廉·西布魯克(William Seabrook)。

威廉1927年前往海地探尋"喪屍"真相,隨後在1929年,威廉出版了自己關於海地"喪屍"探險之旅的全新著作《魔力島》(The Magic Island),這本書被視為活死人文化與現代社會產生衝突碰撞的先驅,美國讀者第一次在流行文化中感受到了"喪屍"的恐懼。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6、在隨後的1932 年,美國環球影業根據海地喪屍傳說,由導演維克多·哈伯林(Victor Halperin)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喪屍片《白死喪屍》(White Zombie)。該片故事發生在海地,描述了一個巫師用巫術蘇醒了大群的喪屍,讓他們不分晝夜的在製糖廠里勞動。《白色喪屍》里的喪屍你可以認為是當年海地那些非洲黑奴的真實寫照。控訴了資本主義工廠的無人性,工作環境差,待遇低,還受到種種虐待……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7、1938年美國著名民俗學作家佐拉·尼爾·赫斯頓(Zora Neale Hurston)出版海地旅遊小說《告訴我的馬》(Tell my horse)。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她在書中提到自己在海地曾親眼目睹了一個被埋葬了很多年的黑人女性變為"海地喪屍"再次出現在村子裡,並且她宣稱拍到了這個"女喪屍"的照片,隨後這張照片在美國的生活雜誌(Life)上刊登,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中第一張涉及"喪屍"真實存在的證據。

喪屍文化漫談之喪屍形象的來歷

該事件迅速在美國國內引起轟動,"海地喪屍"再次在美國掀起熱潮。

在隨後的日子裡,"喪屍""活死人"這一形象開始頻繁出現在美國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當中,不過在這一階段,"喪屍"始終與"海地巫毒教""巫術""黑人"等聯繫在一起,且更多的只是被當成一個恐怖符號,並沒有真正進入主流文化當中。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喪屍"這一形象是如何一步步進入主流社會,並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樣子的。

我是主機遊戲愛好者守門員,請喜歡的朋友點贊點關注支持,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