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偃師商城遺址復原展示,城市發展水平令人吃驚

偃師商城遺址復原展示,城市發展水平令人吃驚

作者:易賢仁

偃師商城城址規模龐大,設計考究,布局嚴謹,起初建設小城,後期又擴大,大城城垣是在小城城垣的基礎上擴建而成。

小城城址平面形制呈長方形,南北約1100米,東西約740米,面積近80萬平方米,城牆寬約六七米。城牆走向及城內主要建築的朝向皆北偏東7度~10度,四面城牆中部,可能各有一座城門。

城址的布局特徵可概括為:面朝後市,擇中立宮,對稱布局。城南部地勢略高之處是宮城和官署區,國庫位於城西南隅;鑄銅作坊位於城外東北靠近河流的地方;普通居住區和手工業作坊主要分布在城的北部等。宮城平面大體呈方形,外圍有寬約2米的夯土圍牆,面積接近4萬平方米。

宮城布局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設施完備。由南往北,按功用可分宮殿區、祭祀區和池苑區三大部分。宮殿建築分為東西對稱的兩區,東側可能為宗廟區,西側是朝寢區。

朝寢區以南北平行排列的三大主體建築為基礎,構成前朝後寢制。祭祀區場面宏大,設置考究,祭祀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僅豬牲就發現近百頭之多。池苑區的核心是一人工開鑿、

石頭壘砌的長方形水池,長約130米、寬約20米,有石砌渠道引水、排水,形成完善的自流水系。府庫平面呈方形,外圍有寬約2米的圍牆,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裡面整齊而密集地布滿長條形的庫舍,總數超過90座。

大城時期即城址的繁盛時期。城址向北、東方向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新城南北超過1700米,東西愈1200米,城垣寬度一般為17米~19米,城外環繞以護城河,河寬約20米,深近6米。

城門共6個,以對稱、均衡為原則設置,東、西城牆上各設2門,南、北城牆中部各設1門。宮城改造的同時,規模進一步擴大,在保持原有格局的基礎上,宮殿擴建更加雄偉壯麗,呈現出閣影樓台、宇蓋錯落的盛世景象。整個國庫在原址被統一翻建;在宮城東北,按原有國庫設置布局,新建了又一座大型國庫。

商城在此後一百多年中又有了發展,儘管城池沒有再擴大,宮殿卻進一步擴展,在改擴建原有宮殿建築的同時,又新修了數座宮殿建築,後期甚至建設了超大宮殿,面積近萬平方米;府庫亦進行了修繕。

這裡無疑是一座商代都城,年代上早於以安陽殷墟為代表的商代晚期。

20多年來,由於受考古資料的制約,關於偃師商城的年代和性質,學術界多有歧議,先後出現湯都西亳說、太甲桐宮說、商初別都或重鎮說、盤庚亳殷說、太戊新都說、早商兩京之一說、夏桀都邑說等等,迄無定論。

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商湯滅夏後創建了這座都城。聯繫到古代文獻和古代碑文,商湯王陵在偃師山化鄉,這裡稱為西亳也無不可。此說已為越來越多的學者所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一塊風水寶地,二十五里內同時兩座都城兩個皇帝
天下名園重洛陽,洛陽歷史上的名園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