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起訴InterDigital折射出華為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短板

華為起訴InterDigital折射出華為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短板

日前,媒體報道華為於2019年1月2日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對InterDigital提起訴訟,華為指控InterDigital違反了以公正、合理和非歧視性條款授權專利的義務。其實,這並非華為和InterDigital第一次對簿公堂,兩家公司專利授權糾紛可以追溯到8年前。

華為起訴InterDigital折射出華為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短板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InterDigital是無限通信先驅式的企業,建成過全球第一個無線網路,在GSM、CDMA、WCDMA、LTE等方面擁有不少專利,因為起步的早,所以有不錯的技術底蘊。當年,高通就從InterDigital公司手中買下了IS-95及相關專利,經過完善後發展出了高通在3G時期得以稱雄的CDMA。

早在2011年,華為在深圳對InterDigital提起兩起訴訟,分別涉及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2013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兩起案件分別做出如下判決:

1、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一案,判決華為按照0.019%的授權費率向Interdigital支付標準必要專利授權費;

2、在Interdigital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一案中,判決Interdigital賠償華為經濟損失人民幣2000萬元。不過,由於之後華為與Interdigital達成和解,對Interdigital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案件調查隨即中止。

到2016年,華為與InterDigital簽署了專利授權協議,雙方達成全面和解,華為將向InterDigital支付專利授權費。此外,華為會轉讓一批專利給InterDigital。當華為和InterDigital達成合作之後,兩家企業進入蜜月期。資本市場極度看好InterDigital,InterDigital股價連續大漲。除了股價暴漲之外,InterDigital的營收也隨之增長,InterDigital的季度營收從從2015年第三季度的1.004億美元增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2.083億美元。

華為起訴InterDigital折射出華為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短板

可惜,好景不長,正如高通收取專利費的貪得無厭,InterDigital在這方面也是類似的。正是因此,華為對InterDigital提起訴訟,認為其違反了以公正、合理和非歧視性條款授權專利的義務。

這裡說明一下關於通信標準專利授權的問題。

雖然很多企業用自己擁有多少件3G、4G、5G標準專利標榜自己的技術實力,但實際上,很多標準專利是非常水的,鐵流以前的文章介紹過,國內外通信巨頭為了增加話語權和收取專利費,工程師為了完成KPI拚命往4G/5G標準里注水,甚至很多專利技術根本就是負增益。

華為起訴InterDigital折射出華為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短板

因此,不能用專利數量來衡量企業在行業的地位和話語權。

為了防止少數企業「狹」標準專利自重,普遍的做法就是強制授權,換言之就是「不賣也得賣」,而近年來的一個趨勢是濫收專利授權費的行為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一個現象就是專利的授權變得越來越「便宜」了。

因此,本次華為起訴InterDigital,是在行業大背景和業界通行的做法基礎上,以起訴為武器,向InterDigital索要更加公正、公平的專利授權協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華為Hi1620發布 自研內核還是ARM改?
TDS標準制定大唐阻擾華為中興參與?來聽聽另一個版本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