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書,對於藏書愛好者意味著什麼?

我想,寧波的一個家族最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最初對古籍的熱愛到把藏書當成一生的事業,

從一個人的藏書變成家族世代的保護傳承

從收集第一本古籍開始到存放在書閣里成千上萬的書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我們已看不到藏書的主人是如何千辛萬苦地將這些書收集到一起,

我們也看不到這個家族是如何一代一代將它保護完好的,

我們更不明白的是

究竟是怎樣的力量支撐著他們

將這項偉大的事業進行到底的?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有些地方就是這麼神奇,它可能是一個偉大的存在,可是,尋常的我們卻又難以察覺到它。於是,冥冥之中總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它發聲,讓它重新綻放出昔日的光輝。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滄桑四百年,天一閣也許在過去的幾百年對於讀書人來說,都是夢寐以求但卻無法企及的地方。而它走到近代,被人重新開始關注的原因則得益於一人。

這個人就是余秋雨。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作為寧波人的余秋雨寫了一篇文章《風雨天一閣》,以一個文人的角度,更以一位同樣愛好讀書的家鄉人的角度,來寫他心目中的天一閣,可想而知,在這樣擁有濃烈情感的作家筆下,天一閣是如何地動人心魄!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它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

——余秋雨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天一閣位於浙江寧波市區,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

天一閣之名,取義於漢鄭玄《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 所以取名「天一閣」。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它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

它是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僅僅這三句話,就意味著它背後這個家族四百年來付出的血與淚。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寧波歷來是中華藏書文化的重地,特別是自宋代以來,私人藏書蔚然成風,名樓迭出,歷代著名的藏書樓有80餘座。

歷經430餘年的天一閣是寧波藏書文化的典範,也是中國藏書文化的生動象徵,如今已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寧波的書房」。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閣主人范欽(1505-1585年),字堯卿,號東明,嘉靖進士,浙江鄞縣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進士。范欽性喜讀書,宦遊各地時悉心搜集各類典籍,辭官返里後又收得許多藏書,經多年累積,所藏典籍達七萬卷。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范欽

范欽生平好學,性喜藏書,為搜集圖書,遍訪藏書名家和各地坊肆。范欽收藏日富,又因見著名的一代藏書之所-藏書樓毀於火災,而決心修此天一閣藏盡天下名書。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范欽臨終前,把家產分為兩份,一份是「天一閣」及其藏書;一份是一萬兩銀子,讓兩個兒子挑選。長子范大沖挑選了「天一閣」及藏書,並遵照父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訓,立有許多規矩。

藏書櫃門鑰匙由子孫多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不得開鎖,外姓人不得入閣,不得私自領親友入閣,不得無故入閣,不得借書與外房他姓女性不能入閣。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常人想要進天一閣看書是難乎其難的事,就連一個家族的人也不能擅自進入天一閣。對於范氏家族的人來說,如果沒有按規定進入天一閣就是受到家族最嚴厲的懲罰,處罰內容是當時視為最大屈辱的不予參加祭祖大典。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同時,他們還標明處罰規則:子孫無故開門入閣者,罰不與祭三次;私領親友入閣及擅開書櫥者,罰不與祭一年;擅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罰不與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懲外,永行擯逐,不得與祭。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寥寥幾語,略帶介紹的冰冷文字敘述,怎可道盡這個家族守護天一閣一路走來的艱辛?怎可道儘是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成就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藏書閣?

余秋雨在書中曾說過這樣的人應該具備怎樣的條件:

這種人必得長期為官,有足夠的資財可以搜集書籍;

這種人為官又最好各地遷移,使他們有可能搜集到散落四處的版本;

這種人必須有極高的文化素養,對各種書籍的價值有迅捷的敏感;

這種人必須有清晰的管理頭腦,從建藏書樓到設計書櫥都有精明的考慮,從借閱規則到防火措施都有周密的安排;

這種人還必須有超越時間的深入謀劃,對如何使自己的後代把藏書保存下去有預先的構想。

將這些條件全都集於一身的人,並把它做到的人,古今只有這個人——范欽,這個家族——范氏家族。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正因為如此,天一閣的藏書才得以保存到今日。一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才有幸成為外姓人登閣第一人。自此以後天一閣才進入相對開放的時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學者才會被允許登天一閣參觀。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黃宗羲

可想而知,能夠進入天一閣的人,是有多麼大的榮幸才能一覽其中的浩瀚古籍? 以至於一代大家黃宗羲在登上天一閣之後,便發出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的感嘆。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但是,眾所周知,它的大門打開的瞬間,也意味著它失落歷史的開始,天一閣也經受了它有史以來最慘痛的損失。

1773年,乾隆帝詔修《四庫全書》時,范欽八世孫范懋柱進呈天一閣珍本641種,其中包含大量珍本、善本。但所有藏書未歸還,使得天一閣藏書下降到4819部。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1年,寧波府城陷落。英國佔領軍掠奪《大明一統志》等輿地書數十種。至1847年,天一閣中僅存書籍2223部。

1861年,太平軍攻陷寧波,盜賊乘亂盜取天一閣藏書出售,後部分書籍被范欽十世孫范邦綏儘力購回。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中華民國成立後的1914年,大盜薛繼渭潛入天一閣,與樓外盜賊裡應外合,將盜走的天一閣書籍運往上海,在書店中出售,後被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巨資贖回一部分,藏於東方圖書館涵芬樓,但在抗日戰爭中由於東方圖書館被炸而焚毀。這一事件使得天一閣藏書損失千部。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古老的藏書樓不斷地經受著一次又一次的歷險。但是好在也同樣有一大批仁人志士想盡辦法來保護著它。所幸它還存在,我們為之驕傲的古老文化傳承仍在繼續!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四百五十年來,這個家族世代守護著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