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五穀是指:稻穀、麥子、大豆、玉米、薯類,同時也習慣地將米和麵粉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而五穀雜糧也泛指糧食作物,所以五穀也是糧食作物的統稱。

五穀雜糧六大好處

1.預防疾病,保持健康

2.抗癌

3.清除體內毒素

4.增強記憶力

5.美容養顏

6.促進脂肪代謝

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臟」的說法。

大豆重養腎、大米重潤肺、小米重養脾、高粱重養肝、小麥重養心。

21種五穀雜糧營養價值

1

小米:安眠健胃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小米能益腎和胃、除熱補虛、安神健胃。

小米所含豐富的色氨酸,可輕鬆被人吸收,色氨酸會促使分泌五羥色氨酸促睡血清素,是很好的安眠健胃食品。

2

高粱:健脾益胃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高粱能溫中澀腸、止霍亂、利小便、健脾益中、補氣清胃。高粱對小孩消化不良、大人脾胃氣虛現象有顯著的治療功效。

小兒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3克調服。但高粱性溫,含有具收斂止瀉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3

薏米:清熱強身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薏米,其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薏米有清熱強身、健脾補肺、止瀉和胃、消浮腫,

可緩和腸、胃輕度炎症的作用,適合腳氣病、浮腫者食用,也可改善粉刺、淡化黑斑、雀斑與皮膚粗糙等現象。

4

芡實:防止衰老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芡實能補脾益腎、收斂止瀉、鎮痛鎮靜、緩和腹瀉、神經痛、風濕骨痛腰膝關節痛等癥狀。

芡實也能健脾胃、補脾生血,使人耳聰目明,美化肌膚,防老抗衰。

5

蕎麥:降血脂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蕎麥能益氣力、開胃寬腸、清熱解毒。蕎麥在醫學臨床上被使用於防治高血壓、腦中風、動脈硬化、腎炎等疾病。

其中所含大亞油酸,可降低膽固醇與體內血脂。

6

黃豆:寬中益氣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黃豆有「豆中之王」之稱,被人們叫做「植物肉」,營養價值最豐富。

黃豆能夠健脾開中、潤燥消水、寬中益氣、清熱散血,脾胃虛弱者宜常吃。黃豆能預防改善乳癌、前列腺癌及改善婦女更年期癥狀、骨質疏鬆等;保持血管軟化、改善缺鐵性貧血、神經衰弱。

用黃豆製成的各種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也具有藥性: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宜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食用。

7

燕麥——降血糖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燕麥能夠補脾益腎、止血消腫、補虛強體。燕麥所含的亞油酸對糖尿病、便秘有很好的改善,並抑止膽固醇、調理病後體弱、預防心血管疾病、維持身體血糖穩定。

8

糙米:助消化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糙米能幫助消化,比白米更容易消化吸收,能預防腳氣病和排除毒素。糙米保留了胚芽,胚芽只佔米的百分之三,但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卻佔到了百分之七十,特別是維生素B1。

糙米保留了大量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有益菌增殖,加速腸道蠕動,軟化糞便,預防便秘和腸癌;膳食纖維還能與膽汁中膽固醇結合,促進膽固醇的排出,從而幫助高血脂症患者降低血脂。

9

黑豆:滋養壯陽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黑豆是一種清涼性滋養壯陽葯。適量食用黑豆,對糖尿病、視力下降、鬚髮早白、濕疹腳氣、貧血,有很好的療效。每天吃些黑豆粉,拌上芝麻粉、核桃粉,能使頭髮烏黑亮麗。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易出現體虛乏力的狀況。要想增強活力和精力,按照祖國醫學的理論,補腎很重要。黑豆就是一種有效的補腎品。

根據中醫理論,豆乃腎之谷,黑色屬水,水走腎,所以腎虛的人食用黑豆是有益處的。黑豆對年輕女性來說,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10

紫米、黑米:護眼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黑米是糯米中的珍貴品種,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理想的膳食調養品,也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紅樓夢】中稱之為「御田胭脂米」。

紫米和黑米等紫黑色的雜糧一般都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預防脂肪氧化和維護眼部血管健康。

11

芝麻——活血養顏

養生文化:葯補不如食補,21種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芝麻潤腸通便,而且活血養顏,生髮黑髮,更有健腦和增強記憶力以及延緩衰老的作用。

芝麻中含有防止人體發胖的物質,在節食減肥的同時,配合芝麻食用,粗糙的皮膚可獲得改善。

12

小麥:健脾、養心

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服食。

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13

玉米:降低膽固醇

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澱,對防止高血壓、冠心病有積極作用。

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家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

玉米中所含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人眼睛黃斑性病變的發生。

14

綠豆:清熱解毒

綠豆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營養豐富,是防暑的佳品,可製成多種糕點、粉絲、粉皮,釀製綠豆大麴。

15

紅豆:清心火、補心血

中醫認為紅豆清熱祛濕、消腫解毒、清心除煩、補血安神,還能為身體補充鉀、鎂、磷、鋅、硒等營養元素。

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谷」,紅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

另外,紅豆粗纖維物質豐富,有助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心臟活動功能等。

紅豆富含澱粉,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的功能。赤小豆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營養、多功能的雜糧。

16

花生:長壽果

花生是「十大長壽食品」之一,富含維生素、蛋白質、脂肪、核黃素、不飽和脂肪酸和鈣、磷等,其對脾胃失調、咳嗽氣喘、貧血、便秘、腸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品。

17

紅薯:預防心血管疾病

紅薯是低熱量、低脂肪的食品,還能阻止碳水化合物變成脂肪,在秋冬季食用能夠起到減肥的作用。

而且紅薯富含鉀、β-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B6,這5種成分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18

蠶豆:增強記憶力

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磷脂等,並含有豐富的膽石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

蠶豆中的鈣,有利於骨骼對鈣的吸收與鈣化,能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

19

芸豆:有益心臟

芸豆含有皂苷,尿毒酶和多種球蛋白,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激活淋巴T細胞,而尿毒酶更是對肝昏迷患者有較好療效。

芸豆還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很適合於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和忌鹽患者食用。

20

扁豆:降低膽固醇

小扁豆可以提供蛋白質和能夠降低膽固醇的可溶纖維,它的含鐵量是其他豆類的兩倍。

小扁豆中維生素B和葉酸的含量也較高,葉酸對女性非常重要,可以降低胎兒畸形率。

21

豇豆:理中益氣

豇豆具有理中益氣、健胃補腎、和五臟、調顏養身、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解毒的功效。主治嘔吐、痢疾、尿頻等症。

養生吃法

1

薏米煲湯最滋補

飯前一碗湯,苗條更健康!薏米煲 湯是所有女性養身、養顏的佳品。同時,蓮子、薏米等食材都具有健脾補胃,滋補元氣的功效,最受備孕夫妻歡迎。

主要食材:花生米,薏米 。

做法:

1.把花生米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後放入煲湯鍋中。

2.在鍋中依次放入薑片、蓮子、百合、薏米(少量)、陳皮兩片,倒入適量開水。

3.待湯褒好後出鍋時加少量鹽即可食用。

2

長身體吃蕎麥麵條

蕎麥麵是一種灰黑的麵粉,但是別看它其貌不揚,營養價值卻很高。蕎麥麵有著各種各樣的食用方法,不過人們最為習慣的還是用它做麵條。

最適合食用蕎麥的就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偶爾吃一吃蕎麥麵條,老年人可以用來減血脂、降血壓。

小孩子在成長期間更是少不了蕎麥,蕎麥麵條雖然好吃,但是並不適合早餐和晚餐,容易讓胃部受損,或者不容易消化,每次不應食用過多,適量原則最好。

3

糯米適合做煮粥

糯米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用來做湯圓。糯米可以幫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夠緩解疲勞和頭昏眼花的癥狀。

4

燕麥八寶飯好瘦身

燕麥通常被人們用來泡在飲品中食用,其實用燕麥做一做八寶飯,更能起到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作用,燕麥中含有多種酶,不但能抑制老年斑的形成,而且能延緩人體細胞的衰老,是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最佳保健食品。

5

五穀雜糧豆漿

每天多喝一杯五穀雜糧豆漿,健康程度比不喝的多3倍以上,所以大家可以多選購幾樣,可以直接打幹五穀雜糧的豆漿機,早上刷牙的時候放五穀雜糧下去打,刷完牙洗臉臉收拾好,你會發現這時已經一杯香噴噴而且高蛋白的豆漿可以喝了,這樣給你一天的精力來源提供最好的保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傳統文化:僅34個字的文章,被譽為民國最好的教育範本!
楞嚴經 第九卷 第三講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