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晉風流中的三道環節,深受當時人們歡迎,現代人卻避而遠之

魏晉風流中的三道環節,深受當時人們歡迎,現代人卻避而遠之

魏晉風流是當時文人在三國和兩晉時期,因為統一王朝的崩塌混亂,自己的文學才能得不到施展之處,然後放飛自我,鍾情山水而產生的名詞。是魏晉時期人們對一種極具影響力的人格美的追求,在行為心理上追求豁達洒脫的解壓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三個行為就是吃藥、喝酒、閑聊。

要想成為魏晉風流中的佼佼者,這三樣是必不可少需要學會的,並要融會貫通的,當時文人知識分子沒有立足之地,只能依附於武力集團之下。正處於儒術緘默,"援老入儒"的局面,致使許多名仕避老莊哲學而轉為清談。何晏就是清談的組織創始人,清淡大概的形式內容與現在的辯論賽差不多,每次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探討研究,但是用語必須優美高級,所觸及的辯題也多是玄學領域的內容,與會人員也多是當時的出身貴族的高知識分子。

後期因為創始人何晏的獨特發明,清談之行新加了一個緩解,那就是"吃藥",而所服的藥物就是歷史中經常出現的"五石散",含有重金屬的一種名貴藥品。因為服用"五石散"之後會出現活力充沛,精神亢奮的持久狀態,清談之士對吃藥有了崇拜嚮往,再加上何晏的大量推崇,五石散在當時成為了一度熱潮,不過時間一長人體會對此藥品產生依賴。並且在服藥之後,因為體內過多的金屬元素會使人體燥熱不已,再加上何晏的隨性養生,於是就有了所謂的"行散",也就是"裸奔"。

除此之外五石散服用之後還會引起皮膚乾燥,新衣穿在身上還會加重摩擦,於是在名士之間就有了"捫虱而言",人們坐在河邊一邊高聲闊談,一邊互相幫對方抓身上的虱子,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其中還有美酒流觴而下,三大因素同時構成了魏晉風度的表現形象。對於飲酒而言,劉伶的典故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嗜酒如命的劉伶吩咐身後的僕人,若是劉伶一旦醉死無須挪動,就地掩埋便可以了,將當時魏晉風度的隨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魏晉風流時期很多的活動內容,用我們現在的價值觀所不能接受的。但是他們葯越吃筆尖越鋒利的文學,名士們對自然、自由和人性精神解放的極度追求,是我們現在所崇拜而不能得的,而他們所表現出來不願隨波逐流的意識還是值得讚賞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長最長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與魏延不合的楊儀是怎樣的人?自命不凡,心胸狹隘
妃嬪被打入冷宮中,為什麼還會有太監爭先恐後的要進去侍奉?

TAG:最長最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