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研究:用於心臟病篩查的「臨床風險」和生物標記物

新研究:用於心臟病篩查的「臨床風險」和生物標記物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近日,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生物標誌物,可以用來識別有三種「臨床風險」患者的房顫,房顫是一種心臟疾病。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患者能夠明顯地感覺到心臟彷彿猛烈地撞擊、顫抖,或者不規律地跳動。有時房顫不會引起任何癥狀,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心率是紊亂的。

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確定,如果患者有三種「臨床風險」,那麼他們就更容易患有房顫。這些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大、男性且身體質量指數(BMI)高。研究人員說,這些患者可以通過血液測試來檢測是否有兩種生物標誌物水平升高,從而對房顫進行篩查。一種是由心臟分泌的叫做腦利鈉肽(BNP)的激素,另一種是負責磷酸鹽調節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 (FGF-23)。

伯明翰大學醫學和牙科科學學院癌症和基因組科學研究所以及心血管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完成了這項研究。該研究1月7日已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研究第一作者Winnie Chua博士說:「房顫患者更容易發生血栓和中風。為了避免中風,他們服用抗凝藥物來防止血液凝結是很重要的。然而,房顫通常只有在患者中風後才會被診斷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對面臨風險的患者進行篩查,以便讓他們及時服用抗凝劑,以預防潛在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共同第一作者Yanish Purmah補充說:「心電圖(ECG)是一種測量心臟電活動以顯示其是否正常工作的測試,通常用於篩查患者的房顫。但ECG篩查非常耗資源,對於患者來說負擔很重,因此選擇合適的患者進行此類篩查非常重要。我們已經確定的這兩種生物標誌物具備在社區環境中使用的潛力,比如在全科醫生的診所就可以通過血液測試來評估,從而簡化選擇ECG篩查患者的過程。」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房顫患者中識別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都是基於假設的,涉及對單個或者少量血液生物標誌物的分析。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招募的638名醫院患者的40種常見心血管生物標誌物。為了獲得這個結果,他們將傳統的統計分析方法與全新的機器學習技術相結合。

通訊作者Larissa Fabritz博士說:「研究結果非常令人驚訝。雖然BNP是一種已知且被廣泛應用於臨床的生物標誌物,但是圍繞FGF-23生物標誌物有效性的研究結果卻是個令人意外的新發現。FGF-23目前只在基於研究的環境中使用,但我們已經展示了它在臨床環境中的價值。」

研究負責人、伯明翰大學心血管科學研究所主任Paulus Kirchhof教授說:「我們希望,更多患有這種不易察覺疾病的人可以被及早診斷,從而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英國心臟基金會(BHF)助理醫學主任Metin Avkiran教授補充說:「房顫增加了中風的風險,中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只英國每年就有超過36000人死於中風,但中風往往發現得太晚。我們使用複雜的統計學和機器學習方法來分析患者數據,並提供令人鼓舞的證據,即可以使用易於測量的指標組合來預測房顫。這項研究為更好地檢測房顫患者鋪平了道路,並有助於利用血液稀釋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以預防中風及其嚴重的後果。」

這項研究始於2013年,並且仍在進行中,接下來的工作將對招募到該研究中的患者進行隨訪評估,以進一步改善對房顫的預防和治療。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生物物理所等解析手足口病毒柯薩奇A10高解析度三維結構
一億年前「神秘花」現身:被子植物起源依舊成謎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