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都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如何放個又臭又響的屁?

都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如何放個又臭又響的屁?

都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如何放個又臭又響的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屁乃人生之氣,豈有不放之理?」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需要,但在某些時候,比如電梯這種狹小密閉的空間,或是會場這類嚴肅重要的場合,突然「一鳴驚人」、「回味悠長」地來上這麼幾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恐怕在場眾人都是面面相覷,啼笑皆非,而始作俑者更是尷尬不已。

那麼,放屁太臭是不是和飲食有關係?是吃肉太多了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尷尬的小事情。

是什麼讓我的屁又響又臭

放屁,在醫學上叫做肛門排氣,也就是人體消化道內的氣體從肛門排出,肛門排氣是腸道正常運轉的表現,正常人每天大約有5-10次排氣。

正常情況下人體消化道內僅有少量的氣體,肛門排氣的氣體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人進食吞咽時和食物一起吞進消化道的空氣,二是一些富含多糖和纖維素的食物,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卻可以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發酵,產生大量氣體。

這些氣體在腸道內聚積多了,就會隨腸道蠕動向下運行,直到經肛門括約肌由肛門排出。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壓力較大的氣流通過狹窄通道時,會因摩擦空氣振動發出響聲,這就是有時放屁會發出較大聲音的原因。

都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如何放個又臭又響的屁?

屁的主要成分是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等,這些氣體是無色無味的,屁的臭味來自於腸道內蛋白質的分解產物,如吲哚、糞臭素、硫醇、硫化氫等。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正常糞便的臭味也是來源於吲哚、糞臭素、硫醇、硫化氫這些蛋白質分解產物,肉食者較重,素食者稍輕。

患慢性腸炎、胰腺疾病、結腸或直腸腫瘤破潰等疾病患者的糞便有惡臭;阿米巴痢疾患者糞便帶有血腥臭味;脂肪及糖類消化或吸收不良時糞便帶有酸臭味。


我是不是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

前面說了,屁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食物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發酵產生的氣體,那麼屁的「質」和「量」自然和食物有著脫不開的關係。我們先來看看「質」。民間有「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的說法。

這主要和攝入的食物種類有關:攝入薯類、蘿蔔等澱粉含量較高的食物,會在腸道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排氣時聲音較響,氣味卻不一定太刺鼻。

攝入豆類、肉類等動植物蛋白和油炸食品較多,則會因為蛋白質在腸道被分解,產生有獨特臭味的胺類物質,導致氣味比較酸爽。如果進食大量韭菜、大蒜、洋蔥等刺激性食物,腸道氣體也會臭味較重。


我為什麼總是放屁?

說完了「質」,該聊聊「量」了。有的人進餐時狼吞虎咽,或是喜歡嚼口香糖,這些行為看似體現豪放,或彰顯瀟洒,但都會增加進入消化道的氣體。

而在飲食方面,攝入過多甜食,豆類、南瓜、玉米、土豆、蘿蔔、花生,蛋類及大麥等含有較多粗纖維的食物,還有洋蔥、大蒜、生薑等刺激性食物,或是乳糖不耐受人群攝入牛奶等乳製品,都會造成腸道產氣增多。

都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如何放個又臭又響的屁?

另外,長期服用一些能夠影響胃腸道正常蠕動節律的藥物,也可能會導致腸道產氣增多。

怎麼讓自己變回一個低調排氣的淑女

最後來說說如何避免這一尷尬。按著以前某大師的說法:「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大師雖已腦梗躺倒,綠豆湯也不再神奇,但這句話倒是可以借來一用。想要避免尷尬,主要就是在「吃」上做文章。

進食時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不要暴飲暴食。在出席重要場合之前,適當減少攝入洋蔥、蘿蔔、麥類穀物、豆類、肉類等食物和汽水、啤酒等產氣較多的飲料。

消化功能不好的朋友也可以嘗試使用含益生菌的飲料或益生菌製劑來調節腸道菌群,維持正常的腸道微生態環境。除此之外,養成每天按時排便的習慣,對便秘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不讓代謝廢物在腸道內逗留時間過長,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都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如何放個又臭又響的屁?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住月子中心VS把月嫂請回家,哪個更好?
孩子太熊不聽話,打兩下可以嗎?只打屁股呢?

TAG:春雨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