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戰象軍隊,馳騁古代戰場的「裝甲兵團」,鼎盛時有20萬頭
作者:饒把火
圖文來源於百度貼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象兵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兵種,實際上,人類使用戰象的歷史幾乎就和使用騎兵的歷史一樣長。在中國,黃帝時期已經有了大象參與戰爭的記錄。沒錯,就是發生在那場著名的涿鹿之戰之前的,阪泉之戰。
《列子·黃帝》記載:「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此以力使禽獸者也」。它是炎黃二帝正面衝突拉開帷幕的開始。
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大象這麼龐大的動物,力大無比,不好控制,也就是拿來撐撐場面,應該不會認真用於主力戰場。其實並非如此,在歐洲和東南亞,古代戰爭中戰象一直都充當著先鋒軍的作用,打頭陣的主力,相當於現代軍隊的裝甲兵。
戰象身披護甲,鼻子上縛執利刃。在那威武雄壯、體軀最大的象背上,通常還置有一座方形的金屬片防護的塔樓,裡面藏有百發百中的弓箭手和機靈的投槍手,戰象不但是衝鋒陷陣的急先鋒,而且整個軍隊的首腦——指揮戰爭的司令部就設在戰象背部的塔樓里。
歐洲人最早見到戰象應該是在亞歷山大東征時期,征服波斯後,繼續東征的馬其頓軍隊遭遇了古印度的戰象部隊,身材魁梧的波魯斯騎乘巨象, 200頭身披鎧甲的戰象排成方陣,象背上端坐手執短劍的戰士,中間是待令衝鋒的步兵。在一片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中,開始了毛髮悚然的攻擊。
狂風呼嘯,塵土蔽日,蜂擁而來的戰象尤如滾滾鐵流,銳不可擋;喪魂落魄的馬其頓士兵紛紛被踩死在象腳下。波魯斯用戰象一舉攻克重兵據守的希達斯派斯河岸要塞的亞歷山大軍營。
在象戰中失敗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23年也籌建了一支戰象部隊。他的繼承人佩迪卡斯還精心設計了一種象戰車。這種車有四個輪子,由四頭象牽引,車上乘坐衝鋒陷陣的戰士。公元前 321年,他在攻擊埃及國王普圖利米的軍隊時大獲全勝。公元前 321年,埃及國王普圖利米吸取戰爭失敗的教訓,隨後依葫蘆畫瓢精心訓練了自己的戰象部隊,在加沙戰役中,重創羅馬執政官德米特里的軍隊。
公元前 280年春,希臘西北部的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以 20頭戰象為先導,率兩萬多精兵渡過亞德里亞海直搗赫拉克里亞要塞。面對急沖而來的兇猛戰象,羅馬士兵驚慌逃竄。皮洛士乘勢追殺,羅馬士兵死傷逾萬。許多國家都以他們擁有的戰象數量顯示權力和國威。古印度國王的每一支部隊都有數百頭戰象組成的象隊。古埃及國王普魯米利三世派遣士兵到北非地區捕捉野象,建立龐大的馴象基地。公元前 302年,敘利亞國王塞琉古不惜用幾個省的國土從印度換回 500頭大象,建立了強大的戰象部隊。
然而,這部電影中的古印度戰象有點問題,實際上根據現代史學家考證,古印度的戰象背上並沒有裝備過電影中的這種塔樓。
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後,馬其頓在古印度的殘餘勢力迅速敗退,亞歷山大的部將塞琉古在西亞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也許是因為見識過戰象的厲害,在和孔雀王朝簽訂的和約中,塞琉古本人不惜以割讓領土為代價,要求孔雀王朝給予他500頭大象,塞琉古王朝從此擁有了象兵這一兵種。
亞歷山大的另一部將托勒密建立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擁有戰象。與塞琉古王朝得到的印度產亞洲象不同,托勒密王朝的象兵部隊採用的是北非產的大象(據猛獸吧某大神的說法,托勒密王朝以及迦太基的戰象是一種現代已經滅絕的象亞種,和現在的非洲象不同。)在與塞琉古王朝的戰爭中,雙方同時都使用了戰象部隊相抗衡。圖中可以看出,作為同樣繼承亞帝衣缽的希臘文化國家,雙方的裝備十分相似。
希臘名將皮洛士和迦太基的漢尼拔是羅馬人早期的著名對手,他們都曾經使用戰象部隊給羅馬人造成了巨大殺傷。這幅圖是皮洛士的戰象攻擊羅馬步兵。關於希臘人的戰象是從哪裡來的,一般認為是塞琉古王朝送給他們對抗羅馬人的秘密武器。
漢尼拔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他率領大軍遠征義大利半島時,曾經將數十頭大象帶到羅馬,途中歷經各種艱難險阻,最困難的莫過於讓適應非洲氣候的大象翻越寒冷的阿爾卑斯山,在這場行軍中他的部隊死亡過半。
漢尼拔的戰象大戰羅馬軍團
扎馬戰役中,羅馬人已經適應了戰象帶來的挑戰,此戰中羅馬人通過及時散開隊形、為戰象的衝鋒留出空地的方法消除了迦太基戰象的威脅,然後通過巧妙的戰術打敗了迦太基軍隊,迦太基從此一蹶不振。
薩珊王朝被認為是古波斯文明的繼承者,戰象和人馬俱甲的重裝騎兵一起,作為薩珊王朝軍隊中的精銳力量,和羅馬人死磕了幾百年。只是,無論是戰象,還是重甲騎兵,都無法在瘋狂的msl面前守住泰西封的千年聖火,msl們最終還是滅亡了薩珊王朝。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東南亞,這裡自古就是盛產亞洲象的地區,他們有著悠久的象兵作戰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幅東南亞占婆古國的石雕中,出現了把中國傳入的床子弩安裝在大象塔樓上的設計,這可能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種安裝在戰象背上的重型武器。
十四世紀建立的泰國大城王朝的戰象部隊
大城王朝VS緬甸,雙方都使用了戰象參戰。圖中雙方士兵身穿的板甲是從葡萄牙商人手中買來的西洋貨。
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教皇綾波:血統不純!)作為卓越的軍事統帥,也是個善於使用戰象的軍事家,現存的畫作中展現了他用戰象對付敵軍的場面(沒有某中二遊戲里胡扯出的象背大炮!)
帖木兒用戰象對付察合台汗國的駱駝騎兵。(教皇綾波:蒙古人殺蒙古人!敗類!)
最後不能不談的就是印度由蒙古人建立的莫卧爾帝國了,他們真可謂是戰象戰術的集大成者。
莫卧爾帝國的戰象部隊
阿克巴大帝用戰象對付錫克人
阿克巴大帝用專門訓練的戰象進行攻城(說實話,儘管有相關的文字記載,我對此表示懷疑,大象在受過訓練後表演雜技可以,在槍林彈雨中干這個?)
現在保存在印度博物館裡的莫卧爾戰象鎧甲,十分厚重,以鎖甲連接鐵片的方式製成,結構類似於土耳其的鏈板甲。
另一套莫卧爾戰象的鎧甲,屬於鱗甲範疇。
一套保莫卧爾戰象頭部鎧甲
英國人征服印度全境之後,戰象這個兵種基本上就從人類歷史上消失了,雖然二戰中日軍曾經武裝了一支當地人組成的象隊來運輸物資,但這已經不能稱之為「戰象」了。
關於莫卧爾帝國的大象,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那就是莫卧爾貴族喜好騎乘大象狩獵猛虎的習俗,這一點後來被新的征服者完美繼承。
其實這些畫作中大象虐殺老虎的形象應該是莫卧爾為了誇耀自己戰象威力的吹牛逼.......看看英國人風格更寫實的畫作吧,老虎可不是大象鼻子一卷、長牙一插就能搞定的。
如果有人不相信孟加拉虎敢正面對抗亞洲象,那麼看看這些.....
著名的緬甸吳哥窟,是吳哥王朝留下的輝煌遺迹,在吳哥之前還有一個以戰象文明的神秘王朝,那就是真臘王朝,曾經統治緬甸兩百多年,對鼎盛的時期,據說擁有戰象20多萬頭。


※北京的守護神兔爺,兔首人身,騎著麒麟和鳳凰,它是怎麼來的?
※這一戰,成為史詩級奇襲戰案例,諸葛亮之子戰死,蜀國從此覆滅
TAG:符號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