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臨終寫下遺囑,大臣氣得直接將其撕掉,皇帝卻感動得痛哭流涕

皇帝臨終寫下遺囑,大臣氣得直接將其撕掉,皇帝卻感動得痛哭流涕

封建時期國家本來是由皇帝做主,皇權不容侵犯,但是當臣子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之後,皇家與世家的鬥爭就在所難免了。對於有能力的皇帝來說,處理這些紛爭倒是沒什麼問題,他們可以很好地控制其他勢力,讓自己穩坐高台。然而那些沒有能力的皇帝就很可憐了,完全被架空,成為一個傀儡,比如這位東晉王朝的皇帝。

皇帝臨終寫下遺囑,大臣氣得直接將其撕掉,皇帝卻感動得痛哭流涕

我們知道晉朝從建立那天起就沒有太平過,雖然統一了中國但是很快就發生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事件,之後的晉朝就被稱為東晉。東晉王朝實力大不如前,而且皇室的地位也大大降低,國家之事基本上是由當時的大世家說了算。到了晉太宗司馬昱這一代,皇權幾乎被架空,朝中大小事都由重臣桓溫說了算。

據記載司馬昱之所以能稱帝也是離不開桓溫的擁護。為了建立功勛,在朝中樹立威望,桓溫舉兵北伐,但是卻大敗,既損兵折將又丟了面子。為了挽回顏面,桓溫廢掉了當時的皇帝司馬奕,擁立和他關係較好的司馬昱登基。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和司馬昱私交甚好而手下留情,繼續架空皇權,在朝中一手遮天。

皇帝臨終寫下遺囑,大臣氣得直接將其撕掉,皇帝卻感動得痛哭流涕

而司馬昱也清楚桓溫的手段,根本不敢反抗,老老實實地做他的傀儡皇帝,什麼都聽桓溫的。即使這樣,司馬昱仍然茶飯不思,擔驚受怕,生怕哪天就走了前人的老路。就這樣,沒過幾個月司馬昱就病倒了,他自知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就發詔令請桓溫回朝,但是桓溫並沒有理會他。

司馬昱只能先把自己的兒子司馬曜立為太子,並且寫下遺詔,同意桓溫像周公一樣攝政。因為在司馬昱看來,自己的兒子完全不是桓溫的對手,與其為了皇權丟了性命,不如放手保平安。為此,他還特意加了一句,說的是桓溫既可以輔佐司馬曜,也可以取代他自己做皇帝,只求桓溫能善待自己的後人。

皇帝臨終寫下遺囑,大臣氣得直接將其撕掉,皇帝卻感動得痛哭流涕

司馬昱寫好這份遺書準備向天下公布,沒想到被王坦之截了下來,他憤怒地來到司馬昱面前,將那份遺詔撕得粉碎。原來,這個王坦之是一個大忠臣,對晉朝皇室非常忠誠,看到自己的皇帝這樣安排後事,縱容權臣篡奪皇位,所以一氣之下闖到了司馬昱的寢宮,並且當面撕碎了遺詔。他用他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忠貞不渝。

這時候病榻上的司馬昱卻非常感動,痛哭流涕,但是面對目前的狀況他深感無力。他嘆了一口氣對王坦之說到∶「司馬家能夠坐上這個位置,本來就是意外,運氣好罷了,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你又有什麼不滿的呢?」王坦之聽到這裡,立馬反駁了司馬昱:「這天下是司馬家的先輩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陛下難道就有資格將它拱手相送嗎?」

皇帝臨終寫下遺囑,大臣氣得直接將其撕掉,皇帝卻感動得痛哭流涕

王坦之的一席話讓司馬昱啞口無言,這也讓他無比欣慰,看到了一絲希望。朝中像王坦之這樣的忠臣還有不少,只要他們還在,晉朝就還有希望,於是司馬昱另外口述了一份遺詔。這份遺詔的意思與上一份完全不同了,只是讓桓溫像諸葛亮一樣輔佐自己的兒子,不再提讓位之事。

司馬昱在立下遺詔的當天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司馬曜成了新皇帝。在王坦之等忠臣的阻撓下,桓溫一輩子也沒能當上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他的功績開國時至少是少將,卻只授大校,如今仍健在已有105歲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瞭然於胸,可有誰知道,他救的那個人是誰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