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六大考古發現公布,包括中國最早可確認葬式的青塘遺址

中國六大考古發現公布,包括中國最早可確認葬式的青塘遺址

1月10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考古文博單位、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高校學生以及媒體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宣布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六項入選項目,它們分別是: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四川渠縣城壩遺址、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據中國考古網等報道,六項入圍項目分別為:西藏申扎縣尼阿底舊石器時代遺址、山西襄汾縣陶寺北兩周墓地、甘肅寧縣石家東周墓地、新疆奇台縣石城子遺址、江蘇張家港市黃泗浦遺址、醫巫閭山遼代帝陵。此外,宏都拉斯瑪雅文明科潘遺址8N-11號貴族居址的發掘榮獲國外考古新發現項目。

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

出土葬式為蹲踞葬的人骨化石一具,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也是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還發現華南考古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萬年的廣東年代最早的陶器。青塘洞穴遺址全面展現了華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態特徵。據了解,青塘遺址發現於1959年,2016年至2018年正式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三年來,總計發掘面積54平方米,發現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連續的地層面積,清理出墓葬、火塘等重要遺迹,出土古人類化石、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及動物骨骼化石等各類文物標本一萬餘件,尤其是發現了華南地區可確認葬式最早的墓葬、廣東最早的陶器與蚌器等。

青塘遺址

「發現古人類人骨是一個很大的意外。原本我們與北京大學共建的史前考古基地計劃展開一個綜合研究,目的是考察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文化遺存、年代與古氣候環境,以及古人類棲居形態或者叫聚落形態。」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鄧宏文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說。

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城河遺址王家塝墓地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嶺文化墓地。首次發現史前獨木棺、發現同穴多「室」合葬墓。這些獨具特色的墓葬群與城河遺址發現的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築、祭祀遺存等重要遺迹共同構成了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體的完善的聚落形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彭小軍此前表示,在發掘區內已發現的墓葬遺存中,面積在10平方米以上的墓葬有5座,32座墓葬的開口面積在4平方米左右,61座墓葬在2.5平方米以上,其餘墓葬多在1.5-2平方米左右。同時,根據觀察,墓葬在空間分布上似乎存在分組現象。這種墓葬面積的差異和空間分布,很可能意味著社會分層和群聚現象。

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

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現四座大型夯土台基,每座台基之上坐落著規劃有序的圍牆院落和建築群,相當於四座相對獨立而聯繫密切的小型夯土台城。建築群始建於廟底溝文化二期,可能為中國較早的宮殿或宗廟建築早期形態之一。發現大量精美玉器。

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

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

兩周時期芮國後期的都城遺址及墓地,大墓出土的金首權杖、青銅鍑、鐵矛等,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狀金耳環、金手鐲等飾物,具有濃厚的北方草原文化特色。發現春秋早期最高級別的懸樂和最早的床榻。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

城壩遺址是川東地區目前尚存的歷史最早、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古城遺址。由城址區、津關區、一般聚落區、窯址區、墓葬區、水井區等部分組成,出土遺物1000餘件,初步構建了遺址自戰國晚期至魏晉時期年代序列。

經過連續5年的發掘,去年還發掘出土了疑似津關遺址,如果確認,這將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水路津關遺址。在遺址區,15枚漢代竹木簡牘異常珍貴,總字數近200字,既有包括「河平二年」「競寧元年」等紀年的官方文書性質木牘,也有《倉頡篇》這種最早的用於識字的「教科書」。

城壩遺址出土文物

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太子城遺址為近年發掘面積最大的金代中後期高等級皇家城址,推測為金章宗避暑的行宮(捺缽)泰和宮,是第一處經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太子城遺址為一座平面為長方形的城址,總面積14萬平方米,牆體外均有護城河,城內勘探共發現建築基址28座,城內主要街道為南北向3條,東西向1條,基本成T字形分布。同時,發現1座南門,門外有瓮城。

太子城金代城址位置圖

宏都拉斯瑪雅文明科潘遺址8N-11號貴族居址

值得一提的是,宏都拉斯瑪雅文明科潘遺址8N-11號貴族居址,已有100多年的發掘和研究歷史,一直都是美國學界的「主場」,但近些年卻在科潘遺址上出現了「中國聲音」。2015年起,由李新偉研究員帶隊的社科院考古所科潘考古隊走進南美洲熱帶雨林,探索瑪雅文明最繁榮的城邦,通過對8N—11號居址的發掘。逐步釐清貴族院落的發展演變過程;發現的24座墓葬中出土了精美的玉飾。近四年的發掘為深入認識科潘城邦的社會結構、貴族與王室的關係、社會變革及其衰落等提供了新材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