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忠勇羅澤南戰死武昌城下,臨終寫大義大智兩句話,不愧是湘軍之父

忠勇羅澤南戰死武昌城下,臨終寫大義大智兩句話,不愧是湘軍之父

李商隱有首《憶梅》的名詩: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這後兩句幾乎就是「湘軍之父」羅澤南一生的寫照。在那個風雲壓頂,註定英雄輩出的時代,羅澤南早占亂世春意,卻又在躍上潮頭時早早地凋謝在了歷史的塵埃中,真真是一位」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人物。

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位塵封在歷史中的湘軍開山英雄——

忠勇羅澤南戰死武昌城下,臨終寫大義大智兩句話,不愧是湘軍之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有的人在苦難中麻木地活著,有的人在苦難中倔強地站著

嘉慶十二年十二月,羅澤南生在湖南雙峰一戶家徒四壁的人家,幸運的是他有一位堅信讀書能改變命運的祖父,羅拱詩。

那時的羅家經常斷糧,但祖父堅持把羅澤南送進私塾讀書,寧願餓死,不斷兒孫讀書路。

和曾國藩幼年時的呆笨不同,羅澤南打小就顯得才情奇異,有春秋格局。十一歲時,所居之地有一藥房,藥房隔壁是染坊,羅澤南為之撰寫對聯:」生活萬家人命,染成五色文章「,世人聽聞此聯,無不為之讚歎。

十四歲時,羅澤南讀《左傳》,竟能仿先賢智謀格局,做出相近文章,尤其是文章的義理,不點破,無人敢相信,十四歲少年竟有如此造詣。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不世出的少年人物,接下來卻走進了讓人難以置信的苦難。

道光五年六月,喪母;道光六年五月,喪嫂;道光六年七月,喪兄;道光七年,侄女早夭;道光十年,喪祖父;道光十二年,長子、次子早夭;道光十三年,喪妹;道光十五年,三子、侄子早夭。

十年,家中死十人。

因為承受不了接連喪子的打擊,羅澤南妻子哭瞎了雙眼,哭聾了雙耳,重病纏身,成了一個在生死邊緣痛苦掙扎的廢人;羅澤南本人亦被打擊成重病,因為沒錢買葯救治,也是在苦難的沼澤中苦撐。

由此,羅澤南曾寫下《殤侄殤子哀辭》,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恍恍惚惚,迷迷離離,是血是淚,終莫能辨。嗚呼痛哉,嗚呼痛哉!「

但在讓人窒息的「嗚呼痛哉」中,羅澤南沒有垮掉,他堅持一面教書謀生,一面夜以繼日地埋頭苦讀。很多人勸他,不要再捧苦寒之書了,去打打零工,或者憑自己的才學去幫人打理打理買賣吧,但羅澤南不為世俗所動,始終倔強地在苦難中站立著,堅持著。

忠勇羅澤南戰死武昌城下,臨終寫大義大智兩句話,不愧是湘軍之父

在窄路上海闊天空,是寂寞英雄的光輝歲月

苦難在羅澤南身上還有另一層涵義,在科舉之路上他一點不幸運,這一點和左宗棠頗為相似,一身雄才大略,卻始終叩不開正途寬門。

道光六年,十九歲的羅澤南童子試不第,直到道光二十年,三十三的羅澤南才中了長沙府的秀才,之後他的科舉功名便落定在了這個秀才上,再未更進一步。

從讀書到投筆從戎,羅澤南整整走了二十七八年窄路。

但就是在這條漫長的窄路上,他卻為日後的湘軍打造出了將星雲集的海闊天空。二十七八年來,羅澤南先後在同里、湘鄉縣城、長沙等地坐館教書,其教授的內容和方法很不拘一格,不僅應舉業,而且教授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以及經世致用之學。

用這一套精深有道的教授方法,羅澤南的書館裡都走出了哪些人呢?

王錱、李續賓、李續宜、曾國荃、曾國葆、蔣益澧、楊昌浚、李杏春——

來日的風雲如果可以折射進昔日的時光,羅澤南的書館裡怎一個書生領兵,金戈鐵馬可以形容。

忠勇羅澤南戰死武昌城下,臨終寫大義大智兩句話,不愧是湘軍之父


時勢來時,走出苦難,走向鐵血

咸豐二年八月,太平軍圍攻長沙,遭到失敗。年底,湖南巡撫張亮基調令羅澤南、王錱率領一千零八個湘鄉農民組成的勇團進駐長沙,協助防禦。

始練團勇,羅澤南便祭出了戚繼光之法,確定營制,規定每營為360人。郭嵩燾在其編製的《羅山遺集》中說:」公仿戚氏法部署其眾,教之擊刺,勖以忠義,紀律肅然。「

可以說,曾國藩未出山時,湘軍之制、之魂已經在羅澤南手中顯出了雛形。

恰在這時,咸豐頒發聖旨,命在籍侍郎曾國藩在鄉辦理團練。

因時勢相聚首,更因英雄惜英雄,曾國藩一出山便接過了羅澤南練就的勇團。在此基礎上,曾國藩對咸豐施以」瞞天過海「計,名義上說是編練大團,實則和羅澤南一起暗地打造起嶄新的湘軍來。

咸豐三年,楚勇統領江忠源在江西南昌遭到太平軍圍攻,情急之下四處請求援兵。

羅澤南的第一仗便是率還未成軍的湘鄉勇馳援江忠源。

此戰,羅澤南奮勇當先,率湘鄉勇猛撲太平軍營壘,鐵血喊殺聲震動沙場。

就在湘鄉勇即將取得勝利之時,太平軍突然派出一路奇兵迂迴襲擊了清軍背後,其他三路清軍先後潰逃,只有羅澤南的湘鄉勇勇不言退,孤軍奮戰。

一番激戰,羅澤南多位弟子陣亡。

當湘鄉勇最終從戰場上撤下來的時候,曾國藩讚嘆不已,此戰雖未完勝,但展現出的氣概讓曾國藩料定,湘鄉勇日後必能戰得輝煌之功。

忠勇羅澤南戰死武昌城下,臨終寫大義大智兩句話,不愧是湘軍之父

以靜制動,克敵制勝

咸豐四年,在岳州大橋,羅澤南迎來了讓眾將折服的成名戰,尤其是湘軍前期第一悍將塔齊布,此戰之前,他頗為看不起羅澤南這樣的」書生儒將「,此戰之後,刮目相看。

當時前來攻奪岳州大橋的太平軍有萬人之眾。

羅澤南從容調度,派五百人守營,五百人迎戰。前敵五百人又分為三路,每路不過一百多人,但哪路負責主攻,哪路負責旁擊,哪路負責抄尾,井井有條。

更關鍵的是,此戰羅澤南祭出了他標誌性的戰法,以靜制動。

當太平軍氣勢洶洶地向湘軍發起猛攻時,湘軍龜縮在營壘中,待進攻之敵離營僅一丈,太平軍以為遇到怯懦之兵時,羅澤南一聲令下,龜縮之兵隨即衝出營壘,奮勇拼殺。

一戰擊退後,旋即又龜縮至營壘中以靜制動。

如此克敵,萬人之眾的太平軍幾輪猛攻竟拿不下岳州大橋。

再戰,太平軍的氣勢就下去了。

如此,以靜制動更有克敵制勝之效。

由此贏下屢戰屢勝的威名後,眾將問羅澤南制勝心法。羅澤南說,無他,熟讀《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數語而已。

據說,左宗棠不佩服羅澤南的理學,但極佩服他這種不學而能、觸類旁通的軍事天賦。

忠勇羅澤南戰死武昌城下,臨終寫大義大智兩句話,不愧是湘軍之父


湘軍首攻大城市,羅澤南膽識過人,置之死地而後生

湘軍攻克岳州後,兵鋒隨即直指戰略重鎮,被太平軍佔領的湖北省城武昌。

得知湘軍來攻後,太平軍將防禦防禦重點放在了城外江邊的一處叫花園的地方。太平軍在此布置了三支軍隊,一支駐紮在江邊,一支駐紮在湖邊,一支駐紮在連接江與湖的大堤上。

而在花園主陣地,太平軍挖掘了一道寬二丈、長約三里的深溝。

如此防禦,怎麼攻才是上策?

羅澤南麾下第一猛將,弟子李續賓主張,先肅清城外之敵,再攻城是上選之策。

曾國藩與眾幕僚贊同。

這時,羅澤南拿出地圖詳談攻擊計劃,他說,從紙坊到武昌有兩條大路。一條經洪山,一條經花園。眼下敵軍精銳盡在花園。如果我們經洪山攻打武昌,駐守花園的敵軍必斷我後路,我軍將陷入前後夾擊險境。此路不可取,所以我們要集中全力進攻花園。只要拿下花園,武昌不攻自破。至於洪山一路,只需布置少量兵力牽制即可。

曾國藩與眾幕僚極贊成。

此時,湘軍兩大將,塔齊布手握八千精兵,羅澤南只有三千人。

很顯然,塔齊布應當擔任主攻任務。但塔齊布素來只懂作戰,一切謀劃均聽周鳳山的。周鳳山見此次主攻甚為兇險,便有推三阻四之意。

羅澤南見狀,大義而出,表示願捨命一搏。

曾國藩大為感動。

一戰,羅澤南拿下花園,其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概隨即點燃了全軍。塔齊布緊跟而出,掃平洪山。

花園、洪山相繼失守後,守城太平軍果然奔逃,武昌就此落入湘軍手中。

咸豐接到奏報,大喜之餘便要賞曾國藩湖北巡撫。

只可惜有人在此時放了曾國藩暗箭——曾國藩一區區在籍侍郎,振臂一呼,竟從者過萬,如再授予地方實權,萬一有反心,豈不是洪逆未剿,又來了曾逆。

咸豐大驚,連忙收回成命。

羅澤南助曾國藩攀登封疆大位,就此暫成泡影。

忠勇羅澤南戰死武昌城下,臨終寫大義大智兩句話,不愧是湘軍之父


亂極時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學

湘軍攻下武昌後,曾國藩統帥湘軍眾將又一舉攻陷了田家鎮,一時間湖南、湖北的太平軍近乎被湘軍蕩平。

在形勢一片大好的裹挾下,曾國藩犯了急功冒進的錯誤,揮師東進,在江西剛展開陣仗,結果便遭太平天國石達開當頭一棒,湖口一戰,湘軍水師被分割為外江、內江兩支,水師統帥彭玉麟完敗,曾國藩落水,險些成了石達開俘虜。

死裡逃生後,進退兩難的曾國藩就此坐困南昌,長達四年之久。

因為曾國藩坐困南昌,湘軍戰略重心隨之發生了偏移,簡單說,胡林翼欲攻取又失守的武昌成了此階段意義重大的優先選項。

但攻取武昌,則意味著要抽調走湘軍精銳。

因塔齊布已戰死,此時的湘軍精銳只剩下羅澤南一部。

毫無疑問,這個時候做抉擇,無論對曾國藩還是對羅澤南,又或者胡林翼都異常艱難。

羅澤南此時若去湖北助攻胡林翼,則是置曾國藩於萬分險境而不顧。

正因為如此,湘軍征戰史上極其震撼人心的一幕在此時出現了。

胡林翼未受世俗成見牽絆,執意要調走羅澤南。

羅澤南在戰略大局面前,亦未畏手畏腳。

曾國藩更難能可貴,他大義凜然地表示,以一己安危換大局轉機是大丈夫事。

如此,咸豐六年,羅澤南便踏上了馳援武昌之路,亦踏上了忠義而死之路。

羅澤南深知,此戰要想忠勇兩全,必須速戰、死戰。

正是因為心中壓著急克武昌,儘早回援曾國藩的兩難全,武昌屢攻不下後,羅澤南最終選擇了忘死猛攻。

這一次,運氣沒能站在他這一邊。

冒著太平軍猛烈炮火突進時,羅澤南被一顆槍子擊中了左額,血流如注。

但為了不影響攻城士氣,羅澤南雖然身受重傷,但依舊神色不變,照常指揮攻城。

一輪攻擊又告失敗後,羅澤南這才被護送回大營。

胡林翼和李續賓帶著醫者來到大營,給他治療槍傷。醫者檢查傷口後發現子彈入腦太深,已經無法取出,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隨時都有可能喪命。

但此時的羅澤南不僅拒絕治療,還執意要和眾將商議攻城事宜。

可以想像,這會是什麼結果?

一天後,羅澤南不行了。

眾弟子見狀,連忙拿來紙筆,讓他仰著頭把臨終遺言寫出來。

羅澤南寫了兩句話——願天再生幾個好人,補偏救弊,何必苦限此蚩氓。

這一句是寫給天下的,另一句是寫給眾弟子的——亂極時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句本 的精彩文章:

索然無味!驚世駭俗!黃昏奇緣!蔣夢麟三次婚戀,最致命的在最後
張作霖三遇危機,為何總能遇危不敗?第一次藏要訣,後兩次顯水平

TAG:黑句本 |